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指明的教学方向是什么 新课标这样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三句话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分别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自然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然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的特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渗透情感教育,离开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只能是语言文字的机械传播,也就是只体现了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  相似文献   

3.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有了新课标,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要求,也就有了依据,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学习了新课标后,我觉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口语交际”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教学要不要讲求文学性?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把"人文性"(文化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强调了其重要性。"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中学语文课程正在经历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出发点,第一次明确定位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体系,口语交际能力跻身于五大目标之一,体现了观念的转变与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而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此相应,人文性、语文实践、开拓语文课程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渐次成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热点话语。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识字教学对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基于民族文化积淀之上的审美心理意识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琴 《小学生》2010,(11):41-41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课程应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表明,朗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积极作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11版课标这样定义语文课程:“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应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课改以来的一段时间内,相当数量的语文课,内容的分析翻来覆去,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淡而又淡。2011年版语文薪课程标准划出了与“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分界,从而使语文走在回归的路上。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果忽视诵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生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新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目标清楚地指向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晓雯 《学语文》2012,(3):26-27
执教《桥之美》,是应邀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年会上的初中语文教学观摩活动。选教这篇课文,其中一点是为了比较好地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倡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4.
罗德新 《小学语文》2013,(10):48-49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轮课程改革我们走过了11年。我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基础上,针对课标关于作文教学的“坚持”与“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任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充实、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是个体通过对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宗  相似文献   

1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明确提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找到"审美"与"教育"的联系。语文审美教学法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  相似文献   

17.
新近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关于“语文素养”提到很多,如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从以上我们可知“语文课标”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新要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式教学。所谓“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感悟式教学是基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而产生的,其要义是指导学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我感悟文学作品,从中得到教育,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感悟式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说:"我要发起一场世界教育的革命。"[1]他认为人不仅要学习工作技能,还应该学习幸福的技能——如何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意义、更好的关系和更积极的成就,这与语文课程理念是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  相似文献   

20.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