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法律英语是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逐步形成的特有的表达模式和规范,它在词汇用语、句法选择和语篇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体现了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庄重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因此,在翻译法律英语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专业术语、正式用语及法律条文的句法运用,要针对法律的专业特点,适当采取一些翻译技巧,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泛化翻译理论对法律语言的独特性关注不够,不足以指导整个法律文本翻译的进程,法律文本翻译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翻译策略。在法律文本翻译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法律语言的精确性;坚持谨慎的创造性;长句翻译时,应采取顺译为主,拆分为辅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翻译技巧与一定的文体相对应,决定着某一类型的文本翻译的基本倾向。法律语言严谨,有比较强的逻辑性,应通过大量例句,从中译英和英译中两个方面说明法律文件的翻译技巧。中译英方面重点探讨选词、用词和句子结构,英译中方面重点探讨专门用语和长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翻译日文法律论著必须遵循"忠实"、"通顺"和使用"法言法语"这三条标准。"忠实"要求准确传达原文内容,是法律翻译的根本和前提。"通顺"是字句要顺、明白、流畅,使译文更加完美。而"法言法语"要求使用法律专业用语,是法律翻译的"点晴"之处。从事法律翻译,除了具备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有较好的日语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5.
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英语在词汇用语、句法选择和语篇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体现了法律语言的专业性、庄重性、严谨性和准确性。法律英语文体是各种文体中正式程序最高的一种,不同的是,法律文件的格式也不尽相同。因此,翻译法律条文时应特别注意专业术语、正式用语及准确选词,同时还应注意法律条文的句法运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法律语言和法律翻译的特点,笔者尝试着对影响法律翻译准确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描述性研究;通过对宏观的整体把握与微观的具体操作的综合分析,证实了法律翻译工作人员在翻译实践中重视翻译目的、文本功能、句法结构和用词特点等诸因素的必要性,从而为实现法律翻译的准确性交际功能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到了国际贸易中。同时许多学者也认识到了翻译国际法律的重要性。就法律文本英译汉来说,Shal l一词的译法很多,如“必须”、“应当”、“可以”等。它既是法律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法律翻译的一大难点。法律条文可以分为:规范性法律条文和非规范性法律条文,而规范性法律条文又可分为授权性法律条文、命令性法律条文和禁止性法律条文,这一分类使得我们对于shal l的翻译研究有了脉络。这篇文章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两个中文译本为对比文本,具体分析了shal l在上述不同法律条文中的诸多译法,并结合法律文本的特点、中国法律用语的习惯,初步总结出关于shal l的几条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8.
法律语言是一种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精确性的专门用途语言,有其独特的风格。长期以来,翻译界几乎都提倡用直译的策略去翻译法律文本,以忠实于原文。然而,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存在差异,一味地直译有时不仅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还会使译文艰涩难懂,甚至出现谬误,因此,法律翻译中同样需要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英译本证明了法律翻译创造性叛逆的客观存在及其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作为跨文化法律交际桥梁的法律翻译在法律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首先阐述了法律语言在语篇、语句和词汇方面的特点及法律翻译的基本原则,进而论述了法律语言的特点对英汉和汉英法律笔译的影响及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国在更深层次上与国际接轨,法律翻译也成为日益受关注的一个领域。然而,在当今中国的翻译市场中,翻译的专业化分类并不明显,同时,因法律语言的专业性,以及各国的历史、语言、文化、习俗等的差异,法律翻译需要译者具有良好翻译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扎实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上述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当下法律翻译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本文重点放在了一些翻译技巧与原则的应用,旨在指导法律翻译,规避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法律英语语言特征角度,分析了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并举例加以具体说明,以展现出法律英语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英语,其翻译原则也具有独特特点。针对实用文体法律英语的翻译,本文在阐释了准确性及精确性、一致性及同一性、专业性与规范化三种翻译原则后,提出了直译、意译和增减词法的法律英语词汇翻译方法,以期探索法律英语词汇翻译的有效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法律语言与法哲学的关系,分析了法律文本的类型及其翻译,并以法哲学的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在翻译法律文本时,要注意译文形式与其法律内涵、译文准确性与其模糊性的辨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加强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2016年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需要既懂得外语、又懂得园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ESP课程能够培养具备外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开设ESP课程过程中,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目的论的翻译理论视角下,从法律英语的特征出发,展示法律英语作为一种特殊用途的英语,其专业性和行业性决定了目的论对法律英语翻译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规则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的使用,以举例的方法进行阐释和说明,以期探索更适合法律英语翻译的有效翻译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我国高校都拥有了自己的英文名字。但是,目前高校校名的英译状况非常混乱,其原因非常复杂,造成了对外交流的误解,影响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从语言规划的视角来探讨中国高校校名的英译问题,进而提出一个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法律书作为法律活动的字载体,真实客观地记载了立案、侦察、起诉、审判、执法等诉讼活动的始终。作为体现法律尊严和公正的书,法律书语言比一般公用语要求更高、更特殊。研究法律书语言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法律书质量,因此本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法律书的用语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杰出翻译家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戏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拟以朱生豪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探究其翻译策略、原则、风格及其所使用的语言特色,彰显他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后世翻译界的影响,以便继承他的翻译思想,积累翻译理论研究的资料,丰富我国的译学宝库。  相似文献   

18.
李璐 《海外英语》2011,(9):255-256
As a form of cultural exchanges,it isn’t avoidable for translation and culture to be closely connected and influenced by each other.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target work is influenced by all kinds of cultural elements so that target work is different from source work in some degree.The content of source work remains the same,but the form of that is changed more or less as the resul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Sometimes the cultur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tha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may be on equal footing complementary but sometimes they might be unequal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posi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one culture is neglected.The cultural elements of translator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arget work.The target work is the recreation of the translator.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语种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评价语言能力相似的弊端,但同时高端翻译市场又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这种矛盾的存在需要对培养外人才的模式进行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