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话太阳     
太阳是一颗恒星,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直径为1.39×106km,比地球大109倍;质量为2.2×1030kg;是地球的3.32×105倍;平均密度为1.4g/cm3,约为地球的1/4.人类与太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太阳上的聚变反应是我们各种形式的能...  相似文献   

2.
“199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填空题的第2题,题目是“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检查产品的质量,密度在 ——kg/m~3至——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其答案是“密度在 0.8 X 10~3kg/m~2至 0.82 X10~3kg/m~3范围内为合格产品.”有些竞赛指导书(注①)对以上题目的解答是(以下简称“解法一”):“解:产品的含水量最小为0时,产品的密度即为酒精的密度 0.8X10~3kg/m~3.产品的含水量最多为 10%时,为研究问题,我们取产品的体积为1m~3.由此可得水的质量为m_水=ρ_水V_水=1.0 X10~3kg/m~3X0.1m~3= 0.1X10~3kg,酒精的质量为 m_酒精=ρ_酒精×V_酒精=0.8 X 10~3kg/m~2X 0.9m~3=0.72 x10~3kg,水和酒精的总质量为0.82X10~3kg,这时产品的密度为 ρ=m/v=0.82X10~3kg/m~2.所以密度在 0.8 X10~3kg/m~3至0.82X10~3kg/m~2范围内为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假如有一种铜和石蜡的混合物体,体积不规则,需要我们测定这个物体中所含铜和石蜡的质量各是多少。已知条件:铜的密度为ρ_1=8.90×10~3kg/m~3,石蜡的密度为ρ_2=0.72×10~3kg/m~3,水的密度为ρ_0=1.00×10~3kg/m~3。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测量:首先用物理天平称出试样的质  相似文献   

4.
1.2012年12月12日有颗小行星和地球"擦肩"而过日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到,编号为"4179"号的小行星将于2012年12月12日以每小时35 000千米的速度接近地球,届时它与地球的距离只有0.04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即1.50×10~8千米),约为600万千米。这颗小行星直径为5千米,虽然与地球相撞的概率很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等九大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而向外发出的大量辐射能,太阳每秒钟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1026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就使得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开发利用太阳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试验的科研课题.太阳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本文撰取几则以太阳为题材背景的估算题,跟大家共同赏析之.  相似文献   

6.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太阳是大家的》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  相似文献   

7.
1 例题选析例1 儿童练习游泳时穿的一种"救生衣"实质是将泡沫塑料包在背心上,使用时,穿上这种"救生衣"泡沫塑料位于人的胸部,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必须使人的头部露出水面,儿童体重约300N,人的密度约为1.06×10~3kg/m~3,人的头部约占人体总体积的十分之一,泡沫塑料的  相似文献   

8.
英国牛津大学的天文学家小组首次准确地测量了宇宙中一个黑洞的质量为24×10~(27)吨,是太阳的12倍。这个黑洞名叫V404CYGNI,距离地球大约6000光年,目前它正在吞噬一个比太阳略小的恒星。  相似文献   

9.
数学中,我们常用"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理运算结果.那么,解答物理题时能否照搬这个原则呢?答案是否定的!简而言之,解答物理题时,应视具体情况来决定"舍"与"入".例1某油桶刚好装下质量为272kg柴油,如果用这种油桶改装煤油,至少需要多少只这样的油桶才能装下32.1吨的煤油?(煤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柴油的密度为0.85×10~3kg/m~3)  相似文献   

10.
闫俊仁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23-24,16
众所周知,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等九大行星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转。太阳能是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反应而向外发出的大量辐射能,太阳每秒钟辐射出来的能量约为3.8&;#215;10^26J,地球只接受了其中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就使得地面温暖,万物生长。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一、理解ρ=m/v例1一铝块的质量为2.7千克,切掉1/4后,求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是多少?(ρ_铝=2.7×10~3kg/m~3)分析与解答:本题已知质量与密度,物体切掉1/4后,其质量为原来质量的3/4,其密度应保持不变.另外只要运用V=m/p,即可求出体积.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2004,(5)
就大小而言,太阳是一颗很普通的恒星,不过,与地球相比,这颗恒星仍算是个庞然大物,因为它的直径几乎相当于一字排开110颗我们这样的行星的长度,而它的体积则相当于100万个地球!太阳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由氢构成,并逐渐转化为氦),中心温度达到1500万度!它的物质经受着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发生着一些热核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一直放射到太阳系边界以外。与此相反的是,太阳表面的温度比较低,只有6000度。顺便请注意一下,用“表面”这个词并不恰当,因为,作为一个气体构成的球体,太阳纵然大到自身的重力足以确保其凝聚力的程度,却仍然无法像固体物…  相似文献   

13.
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5千万公里。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远。太阳直径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  相似文献   

14.
现用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密度”一节中,以现代物理知识窗口的形式介绍了白矮星和中子星的密度:“水是地球上常见的物质,宇宙中的白矮星密度大约是水的100万倍,中子星的密度大约是白矮星的1亿倍。”地球上的水是以分子状态存在常压下的,典型密度是1克/厘米~3。白矮星中的物质主要是以原子核状态和电子简并态存在的。其典型密度为10~6克/厘米~3的数量级,理论上可达10~6~10~(11)克/厘米~3。  相似文献   

15.
如果教师自己对"数学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充分,那么他就很难把"数学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做到位.笔者拟就最近观摩的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环节1:发现问题先让学生思考问题: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10~2s,光的速度大约是3×10~8m/s;那么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教师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利用乘法交换率得到:15×(10~2×10~8)后,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风能是指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各处受热不同,产生温差,从而引起大气的对流运动,形成风。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但其总量仍是十分可观的。据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全球的风能约为2.7×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兆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1.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下列物体质量与你所在教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A.一个人B.一个苹果C.一本书.-张A4纸2.用金属铝和铜制成的导线,如果两者的质量和长度都相同,则铝、铜两根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是(ρ_铝=2.7×10~3kg/m~3,ρ_铜=8.9×10~3kg/m~3)()A.1:1 B.27:89 C.89:27 D.8:3  相似文献   

18.
豆振锋 《物理教师》2002,23(10):37-37
2000年春季高考物理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地核的体积约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整个地球质量的43%,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____kg/m~3。(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不少学生是这样做的:他们根据密度公式,设地球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则地核的密度  相似文献   

19.
李启 《语文新圃》2007,(1):27-29
红矮星是银河系中与地球近邻的一颗恒星,它的体积是太阳的8倍,在它的周围有一颗行星围绕其旋转,这颗行星半边星体面对着红矮星,充满着"阳光",而另半边星体却无法接受到红矮星的"照射",一直处于黑暗之中.科学家们对红矮星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大胆推测这个红矮星就相当于我们的太阳,它的存在条件有可能在其行星上孕育生命体.……  相似文献   

20.
欧洲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在距地球30多光年的另一个星系中发现一个颗奇异行星。在这一星球温度高达300℃的表面,水竟然呈固态。科学家将这一星球称为"热冰"行星,并解释说,"热冰"存在缘于强大压力。冰质行星这颗行星代号为 GJ436b,直径约5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4倍,体积与海王星相当,质量约是地球的22倍。这颗行星基本由冰构成。天文学家还发现,这颗行星距离它围绕运行的行星 GJ436很近,仅有400万千米,约是距日最近行星水星和太阳之间距离的14分之一。科学家据此推测,GJ36b 的表面温度高达300℃。按照常识,在如此高温下,水只能以气态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