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教育知识是影响教师教育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丰富、更新和优化教师的教育知识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而知识管理则是教师教育知识更新的一条重要途径.知识管理以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知识共享为手段,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和标志,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组织的知识更新,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教师个人的教育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必然得到不断更新.促进教师教育知识更新的知识管理策略有:运用"师徒观摩"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运用"反思教学"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运用"研究课"促进显性知识的隐性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教育人工智能等关键概念发展演进及内在关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内涵与关系,阐述了面向K-12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及特征:智能教育素养是以创意为内核,教师基于知识、能力、思维、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借助教育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创意设计、创意应用与创意生成的教学实践过程,体现内生性、关联性、持续性、创价性等特征.文章还以教师角色重塑为核心基点,以学习文化、社会活动文化、技术文化为境脉,构建了包含知识基础层、能力聚合层、思维支撑层、文化价值深化层的K-12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结构模型,并阐明了各层结构中的核心构成要素,以期为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供引导,为开发智能教育素养测评工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来临、并喻文化甚至后喻文化对前喻文化的超越及教育改革自身,都对教师角色扮演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偶像的角色受到冲击,代之而起的是教师以"促进者"的身份出现,"促进者"是教师新的角色扮演的核心。教师新的角色不是自发形成,需要师范教育提供条件,从而对师范教育产生影响;师范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教育技能与教育智能,以便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实践性知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所处的专业知识场景中以独特方式建构的教育教学经验,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内隐的知识.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意识、提升教师实施不确定课程能力的关键.立足于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以真实的教育情境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为基本形式,以幼儿园组织的推动为保障,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目的,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PCK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6年舒尔曼教授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中舒尔曼教授首次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将其定义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舒尔曼认为,教师除了必须拥有所教学科的具体知识外,还应该具有将自己拥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表征形式的知识.PCK的实质是一种"转化"的智能,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科学智能,即教师根据课程理念、目标,进行系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正在对教师的专业性存在发起有力挑战,"何以为师"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主要从教师智能教学素养的视角进行阐述,而忽视了从社会学意义上对教师面临场域变革挑战的观照.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本质上是传统教育场域的解构,是新的智能教育场域的建构.基于此,文章以场域中的变革性能量"资本"为统领,剖析了场域演进的"蝴蝶效应",对比了传统与智能教育场域在价值取向、运行逻辑、教师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智能教育场域中教师专业资本是教师重构专业身份的能动力量,是教师用以实现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价值的价值,它包含三个要素: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表征教师个体系统的主体实践力;智能教学社会资本,表征教师人际系统的能动整合力;智能教学决策资本,表征教师人机系统的协同决策力.在价值意蕴上,智能教学人力资本赋予教师从传统到智能教育场域跃迁的能量,社会资本赋予教师借助他人专业资本开展智能教学的权力,决策资本赋予教师合理、合法地开展智能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教育的规模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然而它并未突破传统教育知识传授模式的局限,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应当从"机器教人"向"人机共生"的知识创造性发展。"人机学习共生体"这一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的学习形态,是在分析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和学习者角色演变的基础上,以经验之塔理论和知识创造螺旋理论为基础提出的。后人工智能教育时代人机共生的学习形态,即在学习者的客体观、主体观、主体间、共生观和他者观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连续统样态的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人机学习共生体围绕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学习者与智能体的共生关系,通过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和内在化等知识转化过程,持继促进知识创造。人机共生学习是学习者、智能体和教师所构成的以知识共生为核心的学习过程。未来人机学习共生体的实现,需要解决智能体的主体性技术、学习绩效支持以及学习模式创设等挑战。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学知识被誉为"教师最有用的知识代表形式",其实质是"转化",是教师将学科知识"转化"成学生有效获得的一种学科教学智能.对于师范生而言,这种教学智能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师范生的自主建构,即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主要是在实践教学中生成与发展起来的.其中,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实践教学资源教育是促成师范生习得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使教育教学形态发生革命性变革,传统教师角色因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受到冲击,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成为制约智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教师角色焦虑的概念界定,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的具体表征为:知识飞速更新与教师自身发展滞缓引发的专业素养焦虑,智能教育场域的无界化与教师谋求稳定引发的职业前景焦虑,智能教育期望与教师主体诉求冲突引发的伦理焦虑.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焦虑的纾解路径:一是厘清智能教育场域下教师的知识诉求,构建校本化教师信息素养培育体系;二是建构教师技术领导者身份,坚守教师在智能教育场域中的职业优势;三是精确诊断与满足教师的智能教育诉求,关注基于证据的焦虑消解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0.
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共生,增加了教师知识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要求教师知识结构的框架随之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教师TPACK知识结构的脉络,绘制了TPACK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展图谱。随后,文章构建了智能时代教师知识结构的发展框架,提出基于跨学科理念设计学科教学知识、依托智能技术设计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结合智能教育空间设计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通过智能教育境脉设计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以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动态转换。最后,文章阐释了智能时代教师知识结构发展框架的实现路径,包括组织个性化学习、创设智能教育空间、构建智能教育境脉、打造“人本”教育生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教师TPACK知识结构,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并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文摘     
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旧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可以比喻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成为知识型人才。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加,大量的资料可以储存于知识库,随时按指令提取使用。这使面向未来的教育发生重大变化,即由知识储备式的教育转变为智力开发式的教育。培养人才不再以知识储备为追求目标,而以提高智能水平,培养运用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创造能力为主要目的。这一转变要求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随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由于这些改革都是通过教师来完成,因此教师由知识型转变为智能型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一、知识素质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文化科学素质和智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育目的实现。教师的知识素质包括:精深、透彻的专业知识;扎实、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灵活的教育教学知识;现代教育观念和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围绕课堂知识传授为主展开教学,以单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将现成的知识和经验"填鸭式"地输给学生,形成了"定理-例题-练习"模式的机械式课堂教学,用题海战术达到应试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新西兰教育学家克里斯蒂为中国教育带来了崭新的理念———"友善用脑"。克里斯蒂提出要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友善用脑"能给学生带来自信,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本文浅谈了友善用脑在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外语学科教学知识是外语教师知识的一部分,是外语教师对外语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与整合,其实质上是外语教师的个人知识。文章旨在分析新手外语教师知识的"实然"与"应然",探究新手外语教师建构学科教学知识从"实然"走向"应然"之路径,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和促进新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摆脱"以教师为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文章在这一教育思想指导下,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坚持"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指出当今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已不再是传统的"权威"角色,"控制者"角色和"知识传授者"角色,而应是一个积极的课程学习者、教学研究者、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17.
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自读能力为目标的“语文导读法”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讲与练,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这些基本矛盾.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基本原则.所谓“导读法”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教师教育发展中,"知识"的地位特别重要,教师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情意等问题都是关键的专业性问题。现阶段,教师专业化逐步从以技术熟练为核心向以实践为核心的范式发展,从掌握公共教育知识逐步转移为掌握个体实践知识。培养教师专业知识离不开课程体系,教师教育改革也要以课程改革为着眼点。高师院校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基于问题探索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解决策略,以有效增强课程体系的专业发展,提高实践体验,达到融通整合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使教与学和谐发展,教师全面更新观念,改变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智能培养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网络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1.教师要具备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