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德育学分制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实施德育学分制,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构建了具有导向性、评价性、激励性的综合实践平台。构建以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德育学分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德育学分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下,自主、自觉地参与德育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不断促进自身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和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2.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德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也是职业学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业者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职业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给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抓好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极为紧迫。  相似文献   

3.
学生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主,德育先行;坚持民主法治,完善学校管理;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职体育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与学生的职业需要相结合,把课堂教学实践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改变传统体育学习的被动方式,以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校德育和职业指导工作有着共同的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二者的本质是统一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与德育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高等教育只有借助二者的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与德育的融合,要深入分析,找准融合点,积极推进实施载体的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二者的融合,发挥文化、实践、服务的育人功能和跟踪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意义 建立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保证学校德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加强评价,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德育改革,增强德育效果,推动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扬长避短.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建立完善的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是检查、督导、  相似文献   

7.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以“德能相济,知行合一”的校训引领德育工作,坚持“修身养能,倾情打造职业人”的德育工作理念,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形成了具有自主特色的《整体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着力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向玲 《教育探索》2003,(12):83-85
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几方面的偏失,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片面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运动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德育方式的单一化、封闭化。这些偏失的形成有化传统的因素,也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构建全面的、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革新德育内容,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开辟多种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发展德育方面,音乐教育利用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力地促进德育更加全面地发展,它不但与德育相辅相戍,而且起着德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明确提出"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这说明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有效可行的教改,不但能改变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关系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