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华 《新闻传播》2015,(2):36-37
广告对受众的消费理念及整体社会价值导向有很大的诱导和影响作用。部分涉及到女性形象的广告着力从男性视角渲染女性对男性的崇拜、臣服,这是一种极大的误区。《红楼梦》对女性自我价值和独立意识的高举,对于当下广告创作物化女性的错误倾向有极大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2.
传播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尼  尹山鹰 《新闻界》2005,(5):77-78
一、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很多都是针对女性的,女性还成了广告商的追逐对象,但是有一种现象不可忽视,那就是一些广告属于歧视女性的作品.目前我国的商业广告中存在着许多性别视角的盲点,男性的审美标准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科技手段不停地述说着一个男性最古老的心愿:既要贤妻良母,也要“花瓶”美女。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大众传媒一直体现着男性和女性的性别气质.性别气质在社会、文化、经济、风俗等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和改变.广告折射出的性别气质也会有相应的变迁,并且反作用于社会中性别角色的建构.本文旨在探讨广告建构什么样的男性形象、广告中男性气质的演变,以及造成这种演变的原因,揭示广告中男性气质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张甄 《新闻世界》2010,(10):93-94
本文以两则香水广告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关系地位,认为不论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在被观看和消费,二者均依照异性的审美和价值而塑造。现代商业广告的理念标准不是男权社会的价值投射,而是商业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广告通过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理想典范,诱导男女受众进行模仿消费,以达到销售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中,广告已经成为消费社会中最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大众文化形态。在广告中,大量的女性形象不仅作为黄金符号被使用着,同时也以一种社会承认形态,或借助社会承认影响着女性消费者的身份认同与角色认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消费主力军,甚至主导着消费潮流。因此,研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以及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形所起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敏 《新闻世界》2011,(8):210-211
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广告的包围中。女性作为广告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消费导向有着重要作用,但女性却在这一过程中常常被放在一个不平等的地位。本文试用结构主义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被权力主体的眼光所过滤,未能反映出多样化的真实的社会现象,存在着对女性固定成见、性别歧视等刻板成见,并跟随权力主体的要求而创造着新的女性形象,笔者将其概括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并结合以往的相关材料、案例,予以分析和讨论,旨在呼吁改善广告中那些失实的女性形象。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利于两性平衡发展的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在当今世界,人们生活离不开三样东西,那就是水份、空气和广告.的确,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确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无法回避的一部分.无论是看电视、听广播或阅读报刊,还是乘飞机、坐火车或街头漫步,广告都会主动地进人你的视听领域,即使是深居简出,不接触任何媒体,广告也会主动地找上门来.广告的威力巨大,美国的历史学家大卫·波特曾经指出:“现在广告的社会影响力可以与具有悠久传统的教会及学校相匹敌,广告主宰着宣传工具,它在公众标准形成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因如此,人们对广告作了如下界定:广告是有…  相似文献   

9.
张青 《青年记者》2012,(35):15-16
女性商品广告基于其明确的产品性别定位,需考虑女性特有的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的策略以突出其女性化特征,以期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传统的女性商品广告大多以女性形象为主,但近年来,男性也渐渐在广告中扮演重要角色。女性商品广告对男性形象的建构1.居家男人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用品  相似文献   

10.
新的眼光看广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现代广告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告传播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美国经济史学家D·M·波特认为:“论社会影响,广告可以同由来已久的机构(如学校、教堂)相比,它对大众标准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它是很有限的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①从不同的视角,考察当前中国广告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广告的作用不仅仅是推销产品那么简单美国广告协会对广告的定义是:广告是由已确定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  相似文献   

11.
电视广告影射并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念,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是依男性话语而塑造,是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女性身份构建的缔造,她是一种被电视机前观众观看的主体.对于电视媒介而言,视觉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有两点:一是广告影像的清晰度;二是广告所带给观众的美感.  相似文献   

12.
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的社会资本由社会制度导向下社会宏观资本和个体关系导向下社会微观资本组成。借鉴国外社会资本定量测试方法对不同类型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社会资本作了客观评价,整体上属于认知型社会资本体系。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社会资本分布有明显地域差异,与地域经济密切关联,但并非唯一决定要素;有隐蔽性别失衡,女性总体社会资本指标不亚于男性,但是核心资本指标低于男性。研究为探究女性图书馆员成长与开发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大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告,是窥探特定时期女性社会形象的窗口,对女性的社会认同的形成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申报》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其广告塑造了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成为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审美与角色标准。本文以《申报》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其意指的深层内涵来探究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及世俗观念中对女性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当下我们的生活充斥着五花八门的广告,在达到商业目的的同时,还折射、反映现实,传递着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性别观念,反过来对现实文化起到引导作用。所以广告中所反复再现的女性形象,会影响大众对女性的认知,同时影响女性的自我意识,这就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在广告传媒  相似文献   

15.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相似文献   

16.
陆红梅 《青年记者》2003,(10):48-49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形形色色的广告扑面而来。在这些广告中,小到一袋洗衣粉,大到一幢住房,女性形象占据着主体地位。于是在广告性别形象中,似乎有了“女尊男卑”这一特征。学术界对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颇多,基本上是从批判的角度对男性的话语霸权作了剖析;此外,学者们注意到了广告中逐渐出现的男性形象。本文在借鉴这些研究材料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广告中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3,(12):15-16
呼吸着时代的空气,人们总是有意识地、潜意识地接受着时代信息的感召,无论是新闻、广告、歌曲、还是街景。在传媒影响无处不在的今天,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也在被媒体有意无意地传播,其时间跨度上积累的负面效果惊人。传媒往往强调其主流导向的正确性,但是评价传播效果的标准远不应是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女性形象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被广告界和商家所运用。2006年中国广告统计报告显示,在所有使用人物形象的广告作品中,女性人物广告占60.8%,男性占15.2%,男女都有的广告占24%。纵观女性广告的形象定位,感觉到令人难以接受的或是违背女性自身愿望的因素仍然存在,即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存在某些偏差,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广告为人们创造了无数商机与财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催生和杠杆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广告文化如同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一样,已经走进我们的社会和千家万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思想情趣。考察文化视野里的广告的地位和作用,除它的经济功能以外,更应着眼于它的文化教育作用和影响。广告文化的这种“作用”和“影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肌体有益亦有害,有利亦有弊。  相似文献   

20.
李丽  雷鸣 《新闻爱好者》2011,(15):64-65
现代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应用非常广泛,女权主义者认为广告中的女性要么被塑造成"被看"的对象,作为愉悦男性的客体,性感而色情;要么被塑造成做家务、带孩子的依赖男性的贤妻良母,存在性别歧视。但是,古今中外不同的伦理观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女性形象合理存在的理由,广告形象的跨文化传播也引发了道德伦理的冲突。本文通过对广告中女性形象不同的伦理解读来审视现代女性的人性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