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对就业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社会面临着大学生就业难和高级技术人才缺乏的双重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协调。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不仅需要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保持二者的一致性,大学生本身还要积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努力提升自己的就业技能。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高校专业及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多方面因素,并立足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就业困境的对策思考,以期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使之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供应链管理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供应链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供应链是推动式供应链,前端和末端的运行机制不同,各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存在牛鞭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将高等教育供应链由推动式变为拉动式,建立高等教育供应链协调机制,实行供应链全过程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供应链管理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供应链和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供应链是推动式供应链,前端和末端的运行机制不同,各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存在牛鞭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存在负面影响。因此,应将高等教育供应链由推动式变为拉动式,建立高等教育供应链协调机制,实行供应链全过程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难是近年来出现的现象,它的严重程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其表现形式不同,原因也多种多样。为使在任一形式下失业的大学生最大限度就业,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因为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口红利消失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与新增就业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经济持续增长必然会带来新增就业量,一方面形成适龄劳动力人口巨大缺口,另一方面我国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尤其是本科层次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就业率最低,两者之间形成悖论。通过高等学校热衷于"升格"、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规模激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路径依赖和普通本科院校没有退出机制等四个方面解释高等教育供给结构性问题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与适龄劳动力缺口之间悖论的根源,最后从普通本科院校主体分层设置总体思路、普通本科院校各层主体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高等教育多元化供给结构等三个方面论述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研究认为:就业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职业选拔耦合的过程,就业难的实质根源是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折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错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建立良性互动机制,职业能力教育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大学生就业难使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发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避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成功经验,确立了以就业为中心,政府、社会和高校全面参与、相互协调,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是关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由于体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渐入困境,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系统工程,必须把"保增长"与"保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大学生就业稳步扩大的双重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其着力点应该是加强经济调节、加强结构调整、加强政府调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人才供求的矛盾,大学生职业选择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等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原因也多种多样。为使在任一形式下失业的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就业,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因为它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必须积极顺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适时调整专业和学科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机构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功能以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等教育质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谈到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频见报端,在诉求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时,很多人把这一问题的责任推向高校,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在此问题上仅负有限责任,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14.
毕业生就业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结合长期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认为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要加强宏观调控,使类型、地区、层次、学科结构更符合我国国情;要切实深化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率,促进高等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提出了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社会现象,短期的措施和政策可以短期内扩大就业,但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必须实现由计划招生、计划培养向市场化招生、市场化培养转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由同质化教育向多层次、合理分工、特色化转型,由行政化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型,由层级投资、管理、招生向动态、平行投资、管理和招生转型,由垄断、封闭型管理、办学向竞争、开放型转型。因此,只有推进高等教育转型与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新经济时代下的必然要求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创立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曾以18岁~21岁学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认为大学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英才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该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迅速引起国内同仁的极大关注,探讨、研究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并成为政府决策的一大理论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民族…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改革应当面向信息社会就业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迎接信息化的挑战,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世界各国把希望寄托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上。我国一般劳动力严重过剩,但符合产业结构、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要能在信息化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面向信息时代社会就业市场,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培养社会发展急需的劳动者和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离校毕业生失业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政策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改革教育模式,探索实施创业教育的新路子等,是解决大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工作实际,深入探索和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格局的变化及根据格局之变提出相应的对策,创新新形势下的就业机制,多渠道、多视角和多形式的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