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将“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文化共鸣,并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就业及后继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将“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文化共鸣,并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就业及后继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数学文化在教科书中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学文化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实现.历经三版教科书编写研究,初步构建了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有“数学的形成和发展”“数学在人类文明中的贡献和意义”“数学的人文价值”“中华民族数学成就”4类;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的方法主要有“片段式”“旁注式”“问题式”“短文式”4种.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基于此理论框架的2019版高中教科书,初步实现了内容和方式融入的较为均衡的整体分布,并且特别关注了数学文化学习的活动性、传递数学文化的情感温度、展现传统数学的特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数学文化视域中数学学习具有游戏性、流变性和融贯性等特征,就必须系统地设计内蕴人类社会的数学历史经验,学生个体的经验及其“整个人”,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数学学习经验,学生个体或群体逐步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数学观念、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和数学意识、能力、习惯等有机结合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思维结构与过程;理性地明确“数学地思考’就是‘在大脑中’解决问题”这一信念;具体地落实“定法多用’也能够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5.
我们数学老师,要以数学活动为抓手,力求探寻数学文化的内涵,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欣赏数学之美,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进行数学交流.同时接受人格品行的教育,充分发挥数学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是我们数学教育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重申“数学文化”,呼吁“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就成为数学实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数学课堂特有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综合性文化、情境性文化、持久性文化和理性思维为主流的文化.反思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数学课堂教学有重“知”轻“识”的功利化取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文化的缺失,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的主权文化等.数学课堂教学文化建设应立足于:构建整体的数学课堂文化,重视数学生态课堂的生成,创建充满理性精神的数学课堂,构筑和谐文化交流的氛围等.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数学新教材“数学文化”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小数新教材中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数学文化”便于学生学习,易被学生所接受,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8.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教师以“剪窗花”的教学为例,通过实施“欣赏剪窗花艺术,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实操剪窗花过程,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性”“追溯剪窗花历史,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等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学文化以文化为视角,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审视和理解数学,为人类认识数学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但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过多地强调了数学的概念和运算,忽视了数学文化在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在“微积分”数学教学中,整篇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和计算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只知道一味地在考试中套用现成公式,更不要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文拟借助教改的这次机会,把数学文化知识融入到“微积分”教学中,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加深学生对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性,注重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各版本的新教材也已经将数学文化作为新的教学要求融入其中,以西师版最新教材为例,探究教师对数学文化板块“你知道吗?”的不同使用策略,以及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文化内容的方式,以期不断提升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陆佩香 《江苏教育》2007,(24):43-45
“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于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起的重要影响。”(郑毓信先生语)如何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笔者以为,除了从历史层面考察数学的进步能给予学生“文化的滋养”外,还应该有微观的深刻的一面,即以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过程本身为载体,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感悟过程中去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传播数学的精神,这才是“数学文化性功能”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不断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产生。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生应该适当地学习“数学文化”,从中领悟数学的文化内涵,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有效提 高。尤其在近年来,很多高考试题中逐渐开始出现与数学文化 相关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文化的融 入,将数学文化在数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数学文化”这一角度切入,在对“数学文化”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了研究,提出:开设“数学文化”课,是提高大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并进一步具体阐述了“数学文化”课的特点、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擅长理性思维,高中数学可以提供抽象的数学知识与严密的数学逻辑体系。在此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数学文化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最终形成数学学习文化,就可以获得数学教学的本质性认识。基于这样的理解,高中数学教师需要理清文化与学习的关系,需要知道发掘数学史实知识中的文化因素,并最终构建属于学生个体学习的“生本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文化是数学课堂教学特有的文化,它是一种特殊文化、综合性文化、情境性文化,持久性文化和以理性思维为主流的文化。数学课堂数学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学习文化,消除数学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的主权的文化的意识等;建立整体的数学课堂文化、重视数学生态课堂的形成,构建充满理性精神的数学课堂,构筑和谐文化交流的氛围等。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积极融入数学文化,利用数学建模课、大学生创新计划和数学文化专题讲座来传承数学文化;特剐是针对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分别对文理科学生开设数学文化课,这些方法措施形成了数学文化传承与数学建模的立体化网络,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最大程度的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在调研省内外20多所院校的基础上,打破几十年《大学数学》课程一贯制的传统模式,构建融“高等数学、数学文化、数学建模”为一炉的综合《大学数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教学文化走进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孩子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习数学,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参加的“创设数学文化氛围与学生情感态度发展”的课题研究.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种文化体系。”这是美国数学家怀尔德从数学人类学的角度提出的数学哲学观,是当代数学哲学史上对数学本质的最新的认识。这一观点,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个热点课题:“整合数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前,数学文化正逐步走进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必然带来较大的影响。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和案例分析透视出数学文化对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激发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意志,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数学文化"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结果显示,“数学文化”作为通识课程,深受高师院校学生的喜爱.数学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丰富和深化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提高数学的感受性和鉴赏水平;可以促进数学学习价值观的转变:从“考试”导向下的数学学习向“提高自身数学素质”导向下的数学学习转变;可以树立良好的数学教育观念.总体来看,高师院校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比较模糊,相关知识比较贫乏,需要进行教师指导下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