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4 文章看懂了吗叙述完误解的过程、根源和性质之后,对文[1]的分析本来已经完稿了,这一小节是后来才补充的,它看上去与全文“一本正经”的风格有点不同,但确实是以上分析的延续.“文章看懂了吗?”首先,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追问,意味着我们当初的确有并未看懂的地方.这还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更为尴尬的事情:自己对自己的文章也未看懂,日后或发表之后才看到里面有明显的解题愚蠢没有消除,或有闪亮的解题智慧被自我埋没.言归正传.本节要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和一个可完善的思路,与读者一起挑战自我,超越自我.(1)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文章看懂了吗?文[1]的结论错了,谁都可以对这个错误结论评头品足、说  相似文献   

2.
外婆的“甲骨文”是怎么回事呢?习作的文题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吸引着我们往下读。这悬念直到习作的末尾处才揭开:原来外婆在本子上记录了许多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符号,来帮助自己记忆汉字,这就是外婆的“甲骨文”。看到这里我们恍然大悟,顿觉“甲骨文”一词用得很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解题中,“会而不对”现象一直困扰很多同学,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平常学习时只停留在“听懂”“看懂”,独立解题实践太少,重复解同种题型太多等因素.解决的主要对策是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安振平 《数学教学》2008,(2):14-15,28
目前的中学数学杂志,解题的文章、高考辅导专题的文章居多,大多为题型加方法,似乎少了解答问题前透彻的分析,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效联想,思维变化中“开窍点”的探究,解题之后必要的反思与回顾.为此,笔者提供几个例子,谈谈自己在读刊、学刊,用刊之中的感悟与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正>罗增儒教授说:“数学学习中真正发生数学的地方无一例外地充满着数学解题活动.”因为在解题活动中,既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又有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只有思维发展了,数学解题能力核心素养才会提升.所以,我们在解题活动中,要自觉训练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下面结合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波利亚在论述“怎样解题”时十分强调“解题回顾”,要求在解题后必须再自问一下“我能一眼就将结果或方法看出吗”?这貌似平淡无奇的一问,却颇值得我们体悟.“一眼看出”其实是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学习境界.会不会解题关键在于能否“看透”题目,一旦“看透”了,解题策略自然就水落石出了.可见,波利亚看重的不只是会求解,而是学习境界的提升,在他看来学习境界的提升与解题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并构成因果关系.由此可见,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数学题的解后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之后,不是解完了事,而是对题目条件的再思考、再分析,从中发现不足甚至错误,或归纳解题规律。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总剩下些工作要做,经过充分地探讨,总会有点滴发现,总能改进这个解答,而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这里所说的剩下些工作,就是解题后的反思.本文以三角函数题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解题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王晓洁 《学语文》2006,(6):6-27
《考试大纲》规定,文学作品的阅读,考查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三个能力层级。比较近两年的命题发现,今年命题更突出了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即考查“文章是怎么写的”和“文章为什么这么写”。从题目形式看,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作用”、“……有何用意”的题目较多。回答这类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本文试就散文阅读,列举几种类型,剖析它们的解题思路,归纳一些方法.以期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解题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它的答案是什么.那么我们永远也领会不到解题的乐趣,数学题浩瀚如海,你能解完所有的数学题吗?那么我们只能做必要的、有限的题来强化我们所学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解完题后来静心思考与回顾,因为只有静心思考与回顾之后,我们才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下面笔者以~‘道教材习题来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解题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问题经过我们艰辛的运算后得到了一个非常简洁的结果,此时,笔者常与同学们一起拿波利亚解题表中的提示语“你能一眼就看出它来吗?”问自己,也即提醒自己换一个角度,解释、理解这个结果,为此,我们收获不少.  相似文献   

11.
提高解题速度有诀窍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许多同学对此十分困惑.我们知道,解题速度和答题的准确性是取得高分的前提与保证.那么,如何提高解题速度呢?我们邀请了中学数、理、化三科教师.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及他们的教学经验,就提高解题速度的同学们支招,希望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秘诀     
那位自我奋斗发了财的大亨正在夸耀他成功的秘诀。他说:“本人一向有一条理论,就是薪金是工作中最最不重要的一个环节。竭尽自己的全力,全心全意地工作,能比金钱给你带来更大的满足。”采访他的记者问道:“您就是使自己深信了这一点之后才发财致富的吗?”“不对,我是在使我手下的人深信了这一点之后才发家致富的。”成功的秘诀@小马  相似文献   

13.
尊敬的罗教授、尊敬的各位编辑和各位数学同仁,很荣幸能有机会在“解题教学高级研讨班”闭幕会上发言,在这里说三层意思.一是感谢.感谢解题大师罗增儒教授.七天来,罗教授根据自己的解题实践,阐述“什么是解题”,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我们“怎样学会解题”.罗教授的教诲,让我们学有所获,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不虚此行.  相似文献   

14.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解题训练与反省(或反思)认知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迁移效果.数学家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给出了解答数学问题的4个阶段: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其中“回顾”就是对解题的反思,它是解题思维过程的深化和提高,通过反思有助于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比前三阶段更为重要.但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解完一道题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接着再寻找其他的题来解.波利亚曾指出:“即使是相当优秀的学生,在得到了题目的解答,并将整个论证简洁地写下来之后,就会合上书,去找别的事做”…….”事实上,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反思,是优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题意理解、解题方法解题过程和解题规律的反思,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5.
赵玉华 《贵州教育》2014,(17):17-18
2013年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后,那里的中国同胞急需各种物资,就在这个全国人民都在为雅安人捐款捐物时候,儿子他们学校也不例外。晚上,我一下班,他就吵着对我说:“妈妈,老师说要我们给雅安的小朋友捐款。”听了之后,我想这正是考验他“爱心”的时候,于是不紧不慢地说:“你自己不是有压岁钱吗?你想捐多少自己决定吧。”  相似文献   

16.
解题分析——人人都能做解法的改进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罗增儒一个数学问题,如果我们只有一个解法,不管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翻答案看到的,都肯定会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只有在得出二个或更多个解法之后,才会对问题的实质有真正的了解,通过解题而培养能力的目的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7.
徐加生 《中学教研》2005,(10):22-24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对应试者的“能力要求逐年提高”,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大量较少思考的重复训练,只能熟练、不能提高,对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所谓的回顾,即我们现在说的反思.对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错误,  相似文献   

18.
完全的阅读     
回归阅读是语文创新教学的前提,说“回归”,是因为阅读本来就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点,自古至今,有创新、有成就的伟人都是离不开“读”的。是的.学生也尽可以通过反复的阅读达到顿悟。顿悟似乎意味着阅读的结束,我认为没有。这里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没有完全弄明白。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自己说看懂了,可经不起提问。可惜的是,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感到“心中已有”时,就不再进一步追问自己究竟“笔下”有否、“口中”有否,这实际上是理解过程中的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有什么样的文本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下,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教学之源。本期我们关注的是“文本开发”。只有深入地解读文本,用足文本。才能超越文本。有人形容窦桂梅老师的课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出窦老师的课具有别样的风采。那这天上“神曲”究竟“神”在何处,从何而来,窦老师是怎样解读、开发文本的,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我们以一种“解剖麻雀”的方式,刊发窦老师的《游园不值》教学的系列文章.让你细细地品味.同时.不少教研员、一线教师对“文本开发”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特编辑这组文章,奉献给广大读者。相信读了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多家杂志上看到向量巧妙的解题,但这些文章都没有指出是如何想到这么设向量的.“这个解法的确是太巧妙了.但读者更希望知道这个巧妙的解法是怎样想出来?特别是怎样想到如此这般地设→↑m和→↑n的?”这是《中学生数学》责任编辑李延林老师在文[1]中提出的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结合自己平时解题的经验,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请各位专家、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