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是作文的重要的基础,多彩的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竭的源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笔者在教学中深感,只有激活作文的源头,学生“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语)。教师必须着力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物、事、人、情,使他们练就善于观察的眼睛;注意体察生活  相似文献   

2.
《经济日报》1990年10月4日载《丝绸之路的源头究竟在哪儿?》一文说:“最近《走向世界》杂志社召开的‘丝路探源’座谈会上,一些专家学者们认为,山东是丝绸之路的主要源头。”这里的“山东”系指何地而言?该文作者没有作任何解释。又由于作者列举山东青州发现的北齐时期反映山东对外丝绸贸易的石墓壁画像作为“源头在山东”的佐证,这样,其所谓“山东”一词,似乎是指今山东省而言。《文摘报》(第769期。1990年10月21日出版)摘引该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老先生曾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的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表,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是啊,生活的激流波澜壮阔,生活的长河奔腾不息,生活的魅力更使人迷恋、回味无穷,它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然而我们的学生拥有这五彩斑斓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选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选进了叶圣陶先生不少篇关于作文教学的文章和讲话,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作了详尽而中肯的阐述。叶老在不少文章中谈到了写作源头的问题。他说:“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见第356页)还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方法。”因此,他主张,要写好作文,就“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一)“潜知识”讲授完了《植物的茎》,问学生:“在这一课里,你认识了几类茎?”学生回答,“认识了六种。”(木质茎、草质茎、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匍匐茎。) 从这种回答来看,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是熟悉的,但他却没有掌握本课内含的另一部分知识——“潜知识”(茎的分类)。这一部分知识没有写入课本,却贯穿在课本内,且要求学生掌握。本课对茎的分类采用了两种方法:①按质地(软、硬)来分,茎分为:水质茎和草质茎。②按茎的生活习性(形态)来分,茎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要学生掌握过一“潜知识”,  相似文献   

6.
一、生活——作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作的源泉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所有的积蓄,不吐不快。”平时积蓄充实,作文就不感到难了。积蓄什么?积蓄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的积蓄、知识的积蓄、思想方面的积蓄,语言的积蓄。“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那么,源头在哪儿呢?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  相似文献   

7.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让学生找到写作“源头”,那么就能达到“文有源头意不竭”。学生作文内容方面的“源头”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生活与实践作文教学中,常听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没有什么可写的”,果真是没有什么可写的吗?其实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学生的生活,比成年人是贫乏一些,应让他们有自己的一个生活世界。在家庭,在学校,与父母,老师和同学的接触,许许多多事情曾引起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或高兴或生气,或欢乐或哭泣,可写的东西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中拾取值得笔之于文的东西。一次比赛,一次游览,一个亲人,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这样建议写作教学: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我们怎样帮助学生为写作的“活水”求“源头”呢?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学生写作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其症结就在于缺乏有意识的观察、认识和思考。主要表现为:1.熟视无睹。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每个学生都置身于生活之中,但是由于对生活缺乏有意识的观察,没有挖掘“源头”,因此提笔写作文时,也就没有滚滚而来的“活水”。如以《校园新貌》为题作文,学生面对每天生活、学习、活动于其中的校园,却不知“新”在哪里,因此写作之前,教师要提供一些具体的题目,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如《花坛》、《看我们的教室多干净》、《寝室里的名言角》、《食堂…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散文的“源头意识”江苏射阳县二中王连高《绿》、《荷塘月色》、《背影》等三篇散文创作背景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创作思想贯穿着,那就是先生的“源头意识”。“源头意识”指作者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时,摹写景物周边的环境,“景语”之外的“情语”,交代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叶圣陶先生已经十分精辟地阐明了阅读与作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那末,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或者说其媒介,又在哪儿?我们认为:读书主要是学习别人对生活的认识:写作却是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因此,对生活的认识,便是其结合点;认识能力的培养,便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能力很不够……”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材先是出示一幅学校生活的情景图:足球场上,小朋友在踢足球;旁边有一位手拿三角板的老师正经过操场;不远处,有位老爷爷拿着一把大剪刀正在修剪树木。然后从一些生活中的“角”的实例抽象出“角”的图形。但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角”的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些困难。为了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经过反复斟酌,我设计了用多种形式的“玩”贯穿整个“角”的教学环节。一玩——“拼角”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学…  相似文献   

13.
如果作文是一只鸟 ,那么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就是鸟的身体 ,而联想与想象就是鸟的双翼 ,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在语言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呢 ?积累与体验 :语言“飞翔”的基础渊博的知识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大到天文 ,地理 ,社会 ,历史 ,小到寻常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 ,我们都应该是一位忠实的观察者 ,有耐心的收集者 ,这样我们的头脑渐渐充实 ,我们的见识渐渐开阔 ,“厚积薄发”,于是我们的文章不会因见识少而狭隘 ,不会因无知而肤浅 ,我们的文章就像琳琅满目的柜台 ,让人流连忘返。例如夏丐尊先生的《谈吃》中的一段。“吃的方法 ,更是五花八门 …  相似文献   

14.
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一文中说:“近十多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不足是只侧重于认知,在认识上放大了理性、智能、科学、技术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上则缺乏对人的精神力量的重视。”我认为是正确的。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观当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大部分关注的是科学世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  相似文献   

15.
拾贝百字篇     
《科学课》1987,(4)
教《植物的叶》这一课我考虑到“叶”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起来学生可能感到乏味,我就从让学生“说叶”开始,看谁认识的叶最多。接着提问,它们的形状并不同,为什么都把它们叫作叶?学生感到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一时又说不清楚。这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尽可能把几片叶放在一起来研究。这样,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比较,不仅掌握了叶的基本构造,而且初步学到了事物的分类知识。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中指出:“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准备工夫。准备工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象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是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要写好课余生活,有几点要注意。1.让学生把日常生活和习作练习结合在一起。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小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学游泳》  相似文献   

18.
“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郭沫若《凤凰涅槃》 关于“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反思。当学生的时候是“学”知识,当教师的时候是“教”知识,只知道知识是从学校和书本上获得的,从没有想到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课堂外的知识,生活中的知识。而“建构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使我对“知识”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只有重视学生个人的知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分数重压下要求学生的化学知识无疑是结果的浓缩,然而要想真正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实验,即过程的贯穿才是最重要的途径。本期辑发了“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精髓”、“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和“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三篇文章,希望实验从口头讲述和黑板上走下来,走进学生的实践和生活中,让鲜活的知识从源头充实他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进入生活,学生可以从中学到书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特别是对生活能有比较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充分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但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日记时总会抱怨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