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学习了直线运动规律之后,已能较熟练地解决单个物体的运动问题: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实际过程进行联想等.而对于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物体的追及与相遇问题,学生对实际过程很难联想,对问题难以抽象处理,不知如何分析.若教师此时能利用速度一时间图象(以下简称v-t图象)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物理过程,使运动过程形象化、具体化,学生解题便会“柳暗花明”.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容易接受这种分析方法.在此,笔者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例1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 )  相似文献   

3.
用v-t图象来探讨一例追及相遇的复杂问题,欲使学生能弄懂这一类问题的物理分析方法,从而引起教学上对图象的重视,使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知识重在理解,方法重在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4.
合理、巧妙运用v-t图象求解许多动力学问题时,不仅能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甚至在解决一些用计算分析无法解答的问题中能迅速找到突破口,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动学中的物理规律、物理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也可用图象表示.利用图象更能形象、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全过程,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公式法解题更加简易方便,是同学们解决物理问题很好的方法和工具.v-t图象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图象,如果能够对它灵活运用,很多运动问题会得到巧妙的解答.  相似文献   

6.
1用v-t图象比较物理量的大小例1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 3个位置,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中的加速度恒为a_1,在BC段中的加速度恒为a_2,现测得v_B=1/2 (v_A v_C),比较a_1和a_2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7.
物理考纲中说:“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进行表达、分析”。v-t图象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图象。通过图象的启发,常能找到巧妙的解题途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解运动学问题的过程中,时常对某些题利用v-t图象法来求解,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用下述一题来说明v-t图象在解电学问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9.
例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4、B、C三个位置,B为4C的中点,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α1,在BC段的加速度为α2,现测得物体经过B点时的即时速度为vB=1/2(vA vC),比较α1和α2的大小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解运动学问题的过程中,时常对某些题利用v-t图象法来求解,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今用下述一题来说明v-t图象在解电学问题中的妙用. 题目真空中有足够大的两个相互平行的金属板A、B,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两板之间的电压UAB按图1的变化规律作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T.在t=0时刻,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板从静止开始向B板运动,并在T=nT(n为自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习惯于用公式计算物理试题,而不习惯于用图象解题,有些试题用公式解过程复杂,容易混淆;有些非匀变速运动试题用公式计算就显得束手无策。若平常学习,练习中加强图象运用以上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运动学部分是整个中学物理的基础.学习中常有s-t图象或v-t图象作为条件在题中出现,可同学们往往习惯于先套公式求解,殊不知直接用图象解题有时更清晰、快捷.在本文中介绍一些运用图象解决匀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例子.在s-t和v-t 2个图象中,后者运用更为广泛,因为它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任意时刻对应的速度,还可得到加速度即该点的斜率,还可以得到物体位移,即为图线和坐标轴所夹的面积,如此,物体的运动状况基本就明确了.下面的例子主要也是与v-t图象有关的.  相似文献   

13.
14.
v-t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其独特的优点在于能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表达物理过程,内涵丰富,形式灵活多变.对于一些问题,应用已有定理、公式求解很麻烦甚至难于得出正确结论,而利用v-t图象,则思路清晰,过程简洁,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提高解题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物理图象不仅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而且还能提高我们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例1从地面以速率v1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由于空气的阻力,小球落回地面时的速率减为v2.若空气阻力f与小球速率v成正比,则小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多长?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是近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能力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新课标教材突出强调的知识点。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第二,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相对运动问题的求解能很好地体现高考命题时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的学习中,有很多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其中图象法的应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的优点: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丁玉莉 《物理教师》2011,32(6):24-25
追及和相遇问题分析的一般思路包括:(1)分析两物体运动过程,画运动示意图;由示意图找两物体位移关系;据物体运动性质列(含有时间的)位移方程.(2)找到两个关系:①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关系;②两个物体相遇时必须处于同一位置,即两个物体的位移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图象法是求解物理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与公式推导法有着同样的效果.但有些物理问题由于过程比较复杂、条件比较隐蔽,用公式推导法求解比较困难,而用图象法求解往往比较直观、简浩方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