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类鉴赏艺术的视野逐步拓宽化,传统演唱形式已经不符合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为了适应现代文化的发展进步,唱法跨界产生了.当前唱法跨界又视为跨界演唱,属于现代化声乐艺术界时尚的现象,通过唱法跨界突破了单一演唱形式,说明了声乐艺术发展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人们的声乐认知得以丰富化.唱法跨界的兴起是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针对声乐艺术唱法跨界进行具体的研究,希望为声乐艺术跨界演唱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器乐与声乐是最基本的两种音乐形态,两者在人类音乐艺术实践中相互协调配合,展现了相似的音乐审美规律。故而本文拟通过对比传统民乐演奏与民族声乐演唱之间的共通之处,另辟蹊径而从传统民乐的审美来浅探公众对于声乐音色的审美取向,从而论证了借鉴、吸收传统民歌、戏曲的"润腔"手法是当前民族新唱法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大众的审美取向,标记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时代的文化力量。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还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继承与发展的标志,让我们感受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融合,让歌声转化成一种文化阐释。民族唱法女声演唱具有强调风格、韵味、吐字、真假声相结合等特点,在借鉴西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基础上从实践中汲取彰显艺术表现力经验,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兼容并蓄 和而不同——中国声乐跨界演唱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跨界演唱现象作为传统唱法的现代创新演绎,以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广大的音乐市场生存空间,契合了当代和谐中国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主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注入"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将推动我国声乐艺术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唱法是从事专业音乐和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上去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精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唱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艺术视野也逐渐开阔,声乐领域不断发展,唱法也从单一走向了多元,唱法跨界成为声乐领域的新现象,它打破了声乐演唱固有的演唱形式,成为声乐艺术领域的时尚,为声乐演唱注入了新血液,而且唱法跨界对声乐艺术中声乐创作与唱法的多元化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使声乐艺术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它的产生与发展给声乐艺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声乐艺术形式的发展以及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作为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如此。传统的美声、民族两种唱法已不在是我国声乐领域里的主流唱法,民、美声式的"中国唱法"已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欢的一种声乐表演形式。笔者认为,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则代表着当今"中国唱法"的成功典范。本文通过研究吴碧霞特有的民族、美声演唱方法特点,从而为声乐教学与表演提供更多详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对于促进声乐教学与表演更加科学的向前发展,使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之优势相互合理的借鉴融合,更好地推进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至今,我国的声乐艺术经历了从多种观点相争到多种唱法相容的曲折而复杂的发展历程,其核心问题就是关于"土唱法"和"洋唱法"的声乐艺术观念及其关系的问题.一代代的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声乐理论家都致力于探索和研究西洋演唱技法和中国民族特色的契合点,目的就是立足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汲取西方文化精华,追求演唱风格的多样化,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声乐学派,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声乐演唱系统当中,戏曲唱法是中国传统唱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唱法,它集中国历史歌唱方法之大成,又经过了宋元明清历代的锤炼,因而形成了既符合于自身审美特征又适应于自身发展的艺术范式,其许多训练方法是值得声乐界所关注的。文章以民族声乐戏曲唱法为题,试图窥探出戏曲唱法的训练规律,为民族声乐教学探索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二者在截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其他许许多多的复杂因素的影响下,逐步演变成当今人类社会颇具特色的歌唱表演艺术风格体系和演唱方法体系,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在发声方法上具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同时二者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如:语言、风格、地域、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审美习惯及音乐中的调式调性、风格特点等等。比较和研究二者之间的共性规律与个性差异,将有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两种唱法艺术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声乐理论研究和歌唱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演唱中跨界现象变的尤为突出,充分体现出现时代对声乐唱法的新要求。文章通过高校音乐专业中声乐演唱中出现的各种音乐元素,音乐形式,各种唱法的融合,指出声乐演唱跨界的出现不仅有无穷魅力和艺术价值,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还有利于促进声乐界的百花齐放。各种唱法,各种风格相互借鉴及融合,能够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包楞调》作为一首经典民歌,在演唱中体现了民族唱法的审美个性与艺术魅力。既包括传统的民族唱法,也包括在传统民族唱法基础上融合了美声呼吸方法、共鸣方式等技巧而形成的"民族新唱法"。在当前"民族新唱法"已成为民族歌曲演唱主流技法的情况下,选取传统民族唱法中的特定技法与之有机融合,进一步强化彰显民族声乐审美情韵的表演方式,是笔者演唱民族歌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声乐中的两个重要分支,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嗓音运用上面,在演唱方法上面也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审美角度来看,这样不同流派的不同演唱方式,凸显出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展现出世界人民对于音乐美学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本文从美声教学唱法与流行唱法的概念入手,基于演唱嗓音运用、表演风格两个基本音乐艺术形态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演唱模式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4.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滁州学院学报》2021,(4):109-113
中国民族声乐最早源于中国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形式,而后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科学唱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符合中国人民审美、独具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层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整体性"声乐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包含科学规范的演唱方法、循序渐进的作品选取思路、综合艺术修养的培育、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声乐训练的"整体性"声乐教学范式。同时,对"整体性"背景下的"差异化"教育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发展前景,针对当前声乐教学中所形成的全盘西洋化、单一化的模式,提出了声乐教学应当加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采用中国传统的唱法来改进当前的声乐教学,使其更加符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发展前景,将中国的声乐艺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声乐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我国民族声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的戏曲艺术和曲艺艺术迅速的发展的同时,西洋声乐艺术传入我国。我国民族声乐在继承民族传统声乐理论和传统的民歌,戏曲和曲艺唱法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的声乐理论和技巧,在保存了传统声乐唱法优点的同时,西洋唱法的科学训练方法和发生体系已经逐渐渗...  相似文献   

18.
高师声乐教学中一直存在唱法争论。综观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歌唱方法在不断地经历着发展和演变。它的社会基础是时代的变迁、化的交流以及适应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层次。所以说,不论西洋唱法获得了民族化,还是民族唱法得到西洋化,最终,在适应学校音乐教育的前提下,我们应采用一种与国际艺术接轨的,具有世界人民共同审美标准的传统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古至今,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对于民族声乐演唱的审美标准,特别是当西洋唱法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后,与民族声乐的触碰与结合,使得民族声乐在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民族声乐演唱到底"以何为美"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社会进步的同时,音乐艺术文化百花齐放,新兴的民族声乐唱法又莫衷一是,到底什么样的民族声乐演唱才能让人们普遍觉得是正确的、是值得发展和弘扬的、是美的,我想结合自身学习民族声乐演唱的经历,进行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民族声乐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既是对整个中华民族歌唱艺术形式的统称,又可专指传统曲艺形式中的民族声乐唱法。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狭义上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曲折的发展历程。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民族特色及鲜明地域性的审美特征,新时代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发展趋向多元化、大众化和通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