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天性是喜爱活动的。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即儿童是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因此,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生活和社会,从而获得积极的态度、情感的养成、能力的提高和认知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儿童的体验和经验积累,关注儿童的情感、态度。体验学习是《常识》这一综合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基于学习者自身的活动,强调让学生模拟情境和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活动,获得真实感受。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生获得某种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方式,关键在于学生在活动中所获得的真实感受。因此,“活动、体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丁昕 《青海教育》2010,(5):30-30
“儿童将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人,到艺术活动中去学习认识自己和表现自己。”代表了当代儿童艺术教育观念的一种新潮流。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多种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儿童从艺术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既可扩大视野,又可陶冶情操,使他们在美的熏陶中成为爱美的人,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耍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游戏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具有自主性、假想性、社会性等特点。游戏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元素,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引导儿童开展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通过活动中的体验、感悟来获得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的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告诉我们:"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促进认知结构的发展。"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化教学的重要价值在于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这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活力教学植根人的生命的自由规定性,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与教学行为,唤醒生命潜能,释放生命活力,提高生命质量,把生命世界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感受活动与理智活动、能动活动与受动活动等结合起来,促进生命人格全面自由、生动多样的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营造一种"人化"的"幸福空间",以激活人的生命的一切积极元素,其中最根本的元素是长期被忽视的"身体"。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身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应当在教学中调动身体的本质力量,全面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于儿童而言,音乐是一套有联系、相互依赖和个体化的活动,也是其个体发展的一种表现。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是不相同的,儿童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这就是儿童独特个性的表现。而音乐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正能反映出儿童的认知、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状况以及个体差异。因此,在音乐教育活动中,以音乐内在的特性和感染力来唤醒儿童的主体意识,促进儿童的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发展具有其特殊的教育价值。以下就来谈谈如何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实现儿童的主体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立足于对传统学校的批判,认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的。学习的知识、思考和情境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诺曼D、A、由此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如果这样做,就是在研究离开躯壳的智力。基于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教学强调将学生置于具有吸引力的真实事件中,使学生在主动的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获得能力与态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琪 《江苏教育》2022,(10):73-74
“少年人才汇”以开发活动课程、建立体验制度等方式,丰富儿童道德想象。小学是生涯发展的启蒙阶段,学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趣味化、多样态的职业体验,在具身道德学习中提升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教育能力,初步形成生涯规划意识,唤醒道德想象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认知冲突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当前面临的新知识学习之间的矛盾与碰撞。实践表明,认知冲突有利于学生在矛盾中发展,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从而累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引发和制造"冲突",积极引领学生不断解决"冲突",在丰富多样的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生成活动经验,并产生成功的愉悦。一、于新知生长点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运用原有经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知识生长点,在新知识生长点形成一定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丁兰 《黑河教育》2013,(12):83-83
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发展在其不断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游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幼儿园活动中,区角活动是最常见的游戏形式,它能够很好地让幼儿体验生活、展现自我,是幼儿学习、探索、发现、交流的最佳途径,是其自我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幼儿教育中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本文结合我园区角活动设置的情况,略谈对幼儿园区角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翁敏 《福建教育》2014,(5):50-51
儿童是在操作、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结构特点。”在科学区域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早期教育》2005,(1):F003-F003
珠海市后雅幼儿园以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完整儿童的切入点,注重营造民主开放、宽松自由,充满人文与艺术气患的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美术创作材料,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这种特殊的游戏中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达,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本期特介绍该园的儿童美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环境中的互动和交往与儿童数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了个体先天的生物因素外,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也是影响儿童数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化环境中的互动和交往对儿童数认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家庭中家长与儿童共同参与的数学学习活动以及家庭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活动对儿童数学学习和数认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参与社区中的实践活动,将数学学习置于真实的应用情境中.能促进儿童数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詹明道 《江苏教育》2000,(10):35-36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或认识。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他还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以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概念,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学生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从而使学生从原有的认知结构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俞东林 《小学生》2010,(1):23-24
美术欣赏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察与感觉,从中得到美的启迪,享受美的过程,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儿童的美术欣赏能力并不能完全地被看成一种先天的才能,后天学习的结果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