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读过吴宓先生由清华讲坛上的教案编成的书稿《文学与人生》,再加上念念不忘若干年前去过的子恺先生故居“缘缘堂”,所以在书店看见这本《艺术与人生》时,甚是欣喜,待到翻看完最后一页,发现其中有许多点滴是值得与朋友们一起分享的。  相似文献   

2.
看了2003年第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上陈君堂先生的《论〈我与地坛〉的人生感悟》(以下简称《论》文),笔者有些不同意见略述于下。陈先生在文中称:“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作者在人生感悟中刻意流露的宿命论思想”,并分三个标题展开论述:“一、特意安排的宿命论框架”,“二、特意表达的宿命论思想”,“三、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笔者恰恰以为《我与地坛》特意安排的框架所流露的并非宿命论思想,而是独到深刻的人生思考,当然也没有所谓“与宿命论思想矛盾的碰撞”;不是美中不足,而是大美之极。《论》文以《我与地坛》中“宿命”“上帝”…  相似文献   

3.
平白君引丰子恺先生《车厢社会》中语,说人生好比乘车,很是贴切:  相似文献   

4.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共收入《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等10篇。作者以淡泊从容的旁观者的姿态对世间种种发表看法,旁征博引,睿智幽默。举重若轻,诙谐有趣。  相似文献   

5.
人生不着急     
正本刊上期和本期选登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创新教育》执行主编陶继新先生的讲演录《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部分内容,而对于亲耳听过陶继新先生报告的山东省鱼台县实验小学西校区马宏赟老师来说,无疑有着更加切身的体会。今天,听了陶继新老师《高效教学的方略与品质》的报告,那是相当震撼!不愧是名家,大师!震撼之余,最大的感想就是:不着急的人生,最  相似文献   

6.
陈文忠教授新著《艺术与人生》最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60千字。该书立足艺术与人生的内在联系,探询人类为什么需要艺术,从本体论角度阐述艺术诞生的人生根源、艺术创造的人性本质以及艺术活动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进而从形态学角度对精英文艺与大众文化、悲剧艺术与喜剧艺术、古典诗歌与人生智慧等专题作了多层次的论析,最后从功能论角度对艺术欣赏的审美规律和人生意义提出了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对艺术批评的标准和评论写作的方法作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少年月刊》2012,(10):46-47
《人生卷首语》是由陕西省少工委副主任、《少年月刊》杂志主编、省作家协会会员陈希学先生撰著的散文诗集,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策划总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独立书评人安武林先生为本书作序,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学习了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好似进入了宏伟壮丽的美学大厦,那么展读蒋先生的这部《文艺与人生》,则又仿佛来到了七宝楼台,来到了智慧之宫,只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美学新论》以观点的新颖独到、材料的丰赡翔实、议论的纵横捭阖和文笔的生动流畅,不仅深受一般读者喜爱,而且也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青睐,如著名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就说:“这是一本  相似文献   

9.
艾青的诗各类语文教材多有选录。艾青是我国现当代诗坛上的杰出诗人,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走完了他86年的人生历程。当时的新闻媒体,在拟发艾青去世的消息时,十分注重在标题中营构诗境,以诗化的语言为诗人送行,拟出了不少令读者共鸣的佳题。例如:1.与时代同悲欢与人民共苦乐(肩题)诗人艾青告别如火人生(正题)(《人民日报》)2.大堰河畔一保姆留得华章耀千古(肩题)诗人艾青病逝(正题)(《新华日报》)3.大堰河畔涛声远犹闻先生涌诗泉(肩题)诗人艾青病逝(正题)(《…  相似文献   

10.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人生与我》中说:“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为人生多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朱光潜先生并举其《无言之美》里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所居的这个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相似文献   

11.
漫漫人生路,引来无数贤哲求索。历代贤哲都曾对人生问题发表过真知灼见,创作过累累硕果,但鲜有把人生作为科研对象,并建立起人生学者。在英语词典中,我们找不到人生学的学科术语,在图书馆的学科目录里,我们也找不到人生学的信息卡片。张伯钦先生主编的《绵延人生路——人生学初探》(下称《初探》)及时填补了人生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空白,使人生没有科学的状况得到了相应的改观。  相似文献   

12.
《写在人生边上》疏证汪少华《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集,1941年12月开明书店初版,1983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重印出版,199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钱先生早年所写的这本散文集虽然不足三万字,但是,“涵盖《围城》的人生探索,贯串...  相似文献   

13.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一诗说:“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首句曾被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一文所引用,这篇文章近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作为教材。最近读了一个学校语文组关于这篇文章的教案,其中把苏轼“人生识字忧患始”这句话解释  相似文献   

14.
<正>①"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②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  相似文献   

15.
张永洁 《华章》2007,(4):125-125
本文从人生的视角解读电影《人生》,从"内我"与"外我"的困惑,人生的两难选择,人生的荒诞性等三方面分析电影《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从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琵琶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其对艺术方面的开拓进取与执着的精神,将其所创作的五首乐曲推向巅峰,尤其是在艺术特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各方面均被人们奉为当代经典。本文具体论述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有利于为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刘德海的琵琶曲。  相似文献   

17.
雁鸣先生的《储蓄人生》,实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读着这样的文章,犹如一般清泉叮叮咚咚地流过心田,洗去了自己心灵深处污垢,使人顿悟了人生的真谛。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  相似文献   

18.
冯友兰先生是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一代宗师,在他看来,人生问题是哲学家们的课题,哲学家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而应关注时代,关注人类的灵魂。因此冯友兰先生在他的《新原人》这本书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的说法,他认为人生境界,就是人对生活的体悟和思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与人生     
《中文自修》2007,(7):4-4
当一款《模拟人生》的游戏在市场上一片走红的时候,人生便被允许了再来一次的可能,人生不愿蒙尘,只原在重演中再现理想的可能,只求无愧我心,每个人都希望并且能够达到自己认为的最好。迈过“猪栏的理想”,避开“时间的镰刀”,在这样一个世界上,活出自我。  相似文献   

20.
李平 《现代语文》2007,(3):126-126
2006年3月22日晚上6点多钟,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东方时空东方之子》栏目以《拼音人生》为题介绍了我国百岁学者--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