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题材剧创作的论争进行梳理,对1940年代、1960年代、1980年代形成的几次历史剧问题讨论的高潮进行考察,对论争涉及到的什么是历史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剧与现实、历史剧与历史的关系等诸多历史剧创作的本质问题进行探讨,试图通过对历史的理性思考来反观现实。  相似文献   

2.
毕虹 《视听》2018,(11):94-95
电影《年轻的维多利亚》中主人公的服装造型一方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另一方面又以外在的艺术形象传递着内在剧情,并诠释了导演的创作意象。本文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服装造型特点的总结和创作方法的分析,对这个艺术形象的角色定位、镜头表现等进行解读,以探讨在历史剧的服装设计中如何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读解杨·史云梅耶的早期动画短片《与群石嬉戏》,探讨真像与幻像、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及超现实主义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雷彩霞 《东南传播》2021,(11):127-129
和一般的影视作品不同,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真实性都是纪录片不可动摇的底线.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故事脉络……这些为纪录片带来了无可比拟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基于此,文章将以《大儒朱熹》为例,探讨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中,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人物以及事件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以期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真实性构建提供有益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进行了解读:单向度层面的纪录片"真实";多维度视野下的纪录片"真实";多重语境博弈中的纪录片"真实".并得出结论:选择真实虽要进行价值判断,但仍需根植于生活真实之中.本质真实则应当是纪录片制作者简介孜孜以求的,并与观众共同对选择真实进行读解、感悟、升华和提升,以达到共鸣的境界.它来源于生活真实,又超越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6.
在读图时代,基于海量的视觉信息,作为表现现实的虚构的影像与呈现现实的真实影像一起成为了见证表述人类状况的历史记忆.历史现实主义决定了由原视觉文件构建的历史事实是历史解释的基础,使用唯一存世的真实影像作为文献证据,最具历史价值,像纪录片《邪恶纳粹》;而后现代历史哲学将历史理解为通过语言系统表达的文本世界,表述历史虚构的语言形式上升为历史真实内容的对等要素,最好的虚构历史正如电影《刺杀肯尼迪》,在没有任何实在证据证明它错误时,却能引发更广泛的历史思考与公共讨论.  相似文献   

7.
江琦珍 《声屏世界》2017,(10):41-42
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间的平衡,既要做到尊重历史,又要戏剧性地铺展开,达到高潮乃至落幕.一部优秀的历史题材网络大电影离不开传奇故事的揭秘,离不开有深度的人格魅力和有情感寄托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离不开场景环境的烘托.本文以热播网络电影《海昏侯传奇之猎天》为例,从故事叙述、人物塑造、场景烘托来分析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赵寻 《现代传播》2023,(8):113-121
批评者针对早期古装片展开丰富的批评和讨论,议题核心始终直指电影的历史性和艺术性。早期中国古装片的商业实践和艺术探索,在不断地接受批评检视的过程中,在特殊的时代语境之下,由历史与电影的浅层交涉到历史电影艺术美学的阶段性生成,经历了民族性反思、艺术性建构、主体性确认的过程。批评史的视野,有别于基于文本分析的一般研究,后者专注于艺术家对民族意识建构的过程,而前者则为揭示现代历史理性介入电影艺术的历史过程,以及理解“群众性”民族主义在社会文化层面的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论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昕 《现代传播》2007,1(1):84-88
在历史研究中,“历史真实”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层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现象层面的“真实”(准确性、可信性)和历史本质、规律、意蕴的真实。它们之间是偶然与必然、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历史真实性到艺术真实性,要经过审美变形。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实际是审美化、艺术化了的历史真实,它在艺术形象和艺术假定性情境的相互作用中显露出自己的深层意蕴。电视历史剧的艺术真实性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系统。各个时代形态各异的文本在互文性的基础上,构成了一种审美效果历史。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电影《钢的琴》不仅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而且也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和比较理想的票房.从表面上看,影片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是对1949年后大陆电影艺术真实功能缺失的修复,但如果观照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就会发现,影片具有1990年代后兴起的第六代导演代表作品即新左翼电影的基本属性.笔者认为,第六代导演的新左翼电影特征,即现实主义的题材选择、创作态度和社会批判立场,实际上源自对1930年代左翼电影精神的继承.本文以《钢的琴》为例,在讨论二者间承接关系的同时,也指出了早期左翼电影和新左翼电影在反主流表述层面相互叠加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史学界对于历史研究的不断细化,学者们对于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也愈发关注。一方面,历史档案是历史上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活动状况甚至个人日常生活情况的原始记录,对于拓展历史研究领域,深化历史研究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历史档案在历史研究中所具有的原始性、确定性、社会性等优点是其他史料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2.
13.
Ted Sennett's Warner Brothers Presents: The Most Exciting Years--From "The Jazz Singer" to "White Heat" (New Rochelle, N.Y.: Arlington House, 1971---$11.95)

Leif Furhammar and Folke Isaksson's Politics and Film (New York: Praeger, 1971---$12.50)

Peter Cowie (ed.) The Concise History of the Cinema: Volume I, Before 1940. (Cranbury, N.J.: A.S. Barnes, 1971---$3.50, paper)

Roy Armes' The French Cinema since 1946: Volume I, The Great Tradition (Cranbury, N. J.: A.S. Barnes, 1970---$2.95, paper)

Gordon Gow's Hollywood in the Fifties (Cranbury, N.J.: A.S. Barnes, 1971---$2.95, paper)

Edward Wagenknecht's The Movies in the Age of Innocence (New York: Ballentine, $2.95, paper)

Thorold Dickenson's A Discovery of Cinem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8.50 with a paperback edition available)

Rachael Low's classic History of the British Film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71---price not known)

Bob Thomas' The Heart of Hollywood: A 50-year Pictorial History of the Film Capital and the Famed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Fund (Los Angeles: Price/Stern/Stern, 1971---$7.95)

Bob Harmon's Hollywood Panorama (New York: Dutton, 1971---$3.95, paper)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出版"史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关于"出版"的研究,学界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出版是刻板刷墨印纸技术发明以后出现的图书文本的复制与行销现象.印刷术出现以前没有出版,也没有文字编辑.由此导致的商品出版史观,把中国出版的起源推定在隋唐时期,以雕版印刷的佛像和佛经为标志.但那时佛像佛经的刻印复制,并不是投入市场销售的,而是免费布施于寺院、传播于信徒的.属于非买卖的宗教品文化现象.将公元6世纪前即魏晋南北朝以前的竹简、版牍、帛书、碑刻等大量的经、史与诸子文本都排斥在出版之外.  相似文献   

18.
道光二年,清未大儒龚自珍以“我劝天公重抖擞”的诗人气魄,勾勒出一个极具超前意识的“西部大开发”计划采。他将他的惊天计划撰成《西域置行省议》一文,上奏道光皇帝,提出把东部、中部和南部城市中的无业人员向大西北迁徒创业,凭借国家的政策倾斜,让这些城镇“待业青年”到大西北去变成有屋有业的成功人士。在龚老先生的设想中,有两个地方的人是不用考虑西迁问题的:一是江浙一带的人,理由是江浙人筋骨柔软,耐不住长途跋涉之苦;再就是山西人,理由是“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涉,毋庸议。”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的历史分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章提出了图书馆历史分期的划分标准,运用这些标准将图书馆的历史划分为古代、现代和后现代,并论述了它们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