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师: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老师能和郑州的同学近距离接触,真是一种缘分。我希望与大家共度一段愉快的语言学习之旅,并且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作为你们的朋友,我保证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对同学们提三点要求,好吗?一、说真话;二、说话有根有据;三、勤于思考,勇于挑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请同学们先浏览提示。 (师板书课题作者 、。) 师: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大家用心听,共同进入文中境界。 一生感情朗读 ( 。) 师:这位同…  相似文献   

2.
(师生问好后,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冯骥才"三个大字。)师:认识冯骥才吗?他是《珍珠鸟》这篇文章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这是冯骥才的照片和介绍。师: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珍珠鸟,同时  相似文献   

3.
师:常言道“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老师能和郑州的同学近距离接触,真是一种缘份,我希望与大家共度一段愉快的语文学习之旅,并且和同学们成为好朋友。作为你们的朋友,我保证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老师也对同学们提三点要求,好吗?一、说真话;二、说话有根有据;三、勤于思考,勇于挑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请同学们先浏览提示。(师板书课题、作者。)师:请同学们推举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我们大家用心听,共同进入文中境界。(一生感情朗读。)师:这位同学朗读得真好,你…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 ,入“温馨之境”师 :看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和充满信赖的眼神 ,使我感觉到今天的课堂是多么的温馨和美妙 ,让我们在这种美好的心境下再一次走进《珍珠鸟》。(板书 :珍珠鸟。学生轻声读课题)评点 :巧妙地将文中人、鸟的“信赖”之情移到“师生”之间 ,奏出了第一个和谐的“情”符。师 :上节课我们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害怕人的鸟 ,而作家冯骥才就在自己的书房里给珍珠鸟安了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家。(出示课件 :伴着恬静的音乐渐渐出现吊兰蒙盖着的鸟笼)师(深情引述) :你看 ,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 ,吊兰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 ,…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请同学们读作家作品简介。屏幕显示莫泊桑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著名作家。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相似文献   

7.
看了作家冯骥才《古希腊的石头》一文,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曾讲过的一个笑话:有一位土财主,不知怎么忽然"雅"起来了,买了一个鼎,据说还是周鼎,真是土花斑驳,古色古香。不料过不几天,他竟叫铜匠把它的土花和铜绿擦得一干  相似文献   

8.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悟的生活窗口。  相似文献   

9.
师:今天,咱们来共同学习冯骥才的《珍珠鸟》,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在他的文章中总会描绘出一幅幅温馨优美的图景。(板书课题)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的诗歌创作受外国作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曾把早期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泰戈尔式,第二阶段为惠特曼式,第三阶段为歌德式。而歌德对郭沫若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诗剧创作上。郭沫若曾说过:“我开始做诗剧便是受了歌德的影响。在翻译了《浮士德》第一部之后,不久我便做了一部《棠棣之花》……《女神之再生》和《湘累》以及后来的《孤竹君之子》,都是在那个影响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秦文君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等等,一直在同学们中间流传。你想见一见这位风趣、和蔼的作家阿姨吗,那么就随我一起来看看下文吧!  相似文献   

12.
【情景描述】本案例以学生熟悉的莫泊桑学写作为主要情节,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营造了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下领悟了如何用“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陈述事实。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莫泊桑吗?(教师笑问,下面举手的同学很多)生:他是法国作家。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师: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都读过这些书吗?(很多同学点头)文章写得好不好?(教师惊喜地问)生:写得很感人、很好……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是怎么学习写作的吗?生:不知道。(学生摇头,然后用渴望的眼神看老…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学习《观察》。其实,在此之前大家都做过观察,还写过观察日记,老师选择了一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四名学生的日记片段)请小作者读一读,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他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写作指导课,教学生怎样观察、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教师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将这节课的内容成功地教给了学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教学片段教师在创设了一个轻松的谈话交流氛围后,引入了下面的故事。师:同学们都知道莫泊桑吗?(教师笑问,举手的同学很多。)生:他是法国作家。生:他是《羊脂球》的作者,还写过《项链》。师:看来同学们的阅读面非常广,都读过这些书吗?(很多同学点头)文章写得好不好?(教师惊喜地问)生:写得很感人、很好……(学生齐说)师: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么一位伟大的作家是怎…  相似文献   

15.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向往奥运》的作者是谁吗?生甲: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作者,他叫肖复兴。生乙:是《荔枝》的作者。生丙:他是一位著名的体育记者。生丁:肖复兴写过很多的小说、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如《和当代中学生通信》。他还当过老师,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语文。师:你们  相似文献   

16.
冯骥才是近几年来在文坛上引人嘱目的青年作家。自一九七七年以后,他发表了近二百万字的作品。他出版的小说集有:长篇集两本,中篇集三本,短篇集两本,中短篇集一本。对于当代文坛上的这位活跃的多产作家,认真研究一下他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尤其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品读冯骥才的小说,特别是读完他的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冯骥才先生的小说《泥人张》.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然后完成一个小任务,说说文中哪一个人物特别有意思. (生读,思考.) 生:我觉得是海张五.他本来想拿泥人张“找乐子”,可没想到泥人张“回报”了他一个“一脸狂气”的头像,结果海张五自己却成了别人的乐子.  相似文献   

18.
年级:高一  时间:1课时  师:上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巴金先生的散文《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象征的表现手法。巴金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30年代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呢?  生:“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师:对。巴金先生既是杰出的小说家,又是杰出的散文家。《灯》就是作者于1942年2月在桂林创作的一篇优秀散文。…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左拉曾这样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是哭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但是面对如此富有盛名的作家作品,有些学生却在预习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世界名著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是因为其独特的魅力,但本文的魅力何在呢?”面对学生们的疑问,我不得不思考——我们该如何读出这篇小说的“魅力”?看来,我们得学…  相似文献   

20.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我们以凤鸣山中学的热情欢迎所有老师,好吗?(热烈掌声.)谢谢同学们.我们今天上《皇帝的新装》.(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早看《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时候? 生:我第一次看这篇童话是六岁时.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它是一篇童话.他六岁就看了,真不错.你说说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