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洞庭湖,曾有多少墨客骚人为之歌咏!社会的演化,人世的变迁,都被历尽沧桑的云梦泽摄下了影象,成为文人取之不尽的素材。古人能写出千古绝唱,今人同样可以有名篇佳作。喝洞庭湖水长大的青年作家刘健安,就是致力于描绘色彩斑斓的洞庭湖,歌颂辛勤劳作的洞庭人的,已经写出了十几个关于“湖”的中、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洞庭纤夫》获湖南省首届文学奖。特别是中篇小说《白莲湖》(《当代)一九八一年第三期)和《珍珠湖》(《青年文学》一九八三年第六期)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后者并获得了全国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白莲湖》、《珍珠湖》是两幅在苦难中  相似文献   

2.
<正>舞文弄墨是文人骚客的共同雅好。其实,文人们在遣词造句之间,也给世人留下了足可开颜的"文趣"。闲来翻书,发现有很多文人创作的"怪诗",读来颇有情趣。减法诗《乐府》中载有一首名为《懊侬歌》的诗,全诗20字,读起来居然是道减法:"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3300-1300=2000。一首诗,一道减法题,诗作者期盼与心上人相会的迫切之情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3.
游岳庙记     
孔夫子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川之景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苏轼泛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上而作《赤壁赋》;李华观览"平沙无垠,夐不见人"的大漠而作《吊古战场文》;李白登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蜀道而作《蜀道难》……一言以  相似文献   

4.
《王昭君》是曹禺先生晚年戏剧创作的代表作之一。剧作者不仅新翻了历代墨客骚人们笔下的积案,而且敢于改变长期潜藏于人们思想意识中的那种以汉族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 这对弘扬昭君文化, 建设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云庆 《语文天地》2008,(11):19-20
在我国,哪一家没有锅碗瓢盆刀勺叉,哪个人能离得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被古人称为"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仅为达官显贵津津乐道,贫民百姓挂肚牵肠,也让古今墨客骚人频频入诗,成为一桩桩"七事"诗坛趣话。  相似文献   

6.
历代的文人骚客对枫树的红叶留下了一串串赞美的诗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他的《西厢记》里所作的秋景描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  相似文献   

7.
红叶即落叶。自古以来,落叶就是文人骚客们多为吟颂的对象。为落叶伤感得黯然泪下者有之,称其"化作春泥更护花"者有之……观察角度不同,作者的心境不同,笔下的落叶自然也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首《红叶》可谓精致而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世界上最长的大河之一,它奇伟壮丽,风光如画。千百年来,长江吸引着无数墨客骚人神往咏赞,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传唱千古的优秀诗文。但是,长江作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自然物,在旧时代的文人笔下所作出的审美判断,总不免烙上个人得意或苦闷的印记,因而,所表现出来的长江的美感形象,也摆脱不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思想情趣的束缚。《长江三日》的作者刘白羽同志,是在革命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革命作家,他的笔端总是饱蘸着爱国的热情,熔铸着革命的理想,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相似文献   

9.
1.诗词引用能增强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教学语言的直观性是指语言要鲜明、生动、成趣,好比一幅美妙的画面跃入学生的眼帘,让学生有亲临其境,耳闻其声,目见其人之感。一方面可借用古今文人骚客的名句,如我们在讲钱塘江畔——浙江省的钱塘江涌潮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  相似文献   

10.
诗话"三径"     
本文通过对“三径”一典的溯源,从唐、宋两代诗人的诗作,论及古代墨客骚人对“三径”的向往和追求的曲折心理。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第三册选编了李煜的《虞美人》,教材对"只是朱颜改"的"朱颜"作了如下注释:"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这一注释值得商榷。据《辞源》解释:"朱颜:红润的面容,也泛指少时美好的面容。"宋玉《招魂》中有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樱桃不仅是人们品尝的美味,也是唐诗描写的对象。《全唐诗》中有关樱桃的诗歌数量众多,有描摹唐人欣赏樱桃花果的社会风俗,有状写天子用它来祭拜祖先和赏赐百官群臣的宗庙礼仪,有展示文人骚客借樱桃叹时光流逝、哀婉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捍卫古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大地上写文言文之风迅猛飙升,不仅有高考作文的文言文满分(或高分)之作,更有墨客骚人们舞文弄墨的文言大作及一阵风似的赋体巨著面世。写文言成了一件时髦的雅事。  相似文献   

14.
青楼一词,本指豪华别墅之类,如曹植《美女篇》之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是也。因其与美女有关,至唐代逐步演变而成为烟花之地的代称,泛指妓院。青楼是词体得以孕育、繁衍、兴旺的温床,是文人词客的绮思丽情得以引发抒写的艺术渊薮。多少文人士大夫在  相似文献   

15.
本通过对“三径”一典的溯源,从唐、宋两代诗人的诗作,论及古代墨客骚人对“三径”的向往和追求的曲折心理。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的土地辽远开阔,这样的环境适合诗歌的生长。邢海珍的诗歌多取材于本土地域的特色文化,着眼于现实,落笔于生活,立足于人类的共通情感。用现代人的眼光与思想回顾考察秦汉唐宋,品评墨客骚人,在古典的情调中透视出现实的沧桑和现代人的失落。邢海珍不但写诗,而且进行理论研究,他的诗歌理论已形成体系,出版了《诗意的美质追寻》《诗在灵魂高处》等专著,在当代诗歌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  相似文献   

17.
<正>若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比作奔腾不息的大江,那么时代齿轮声中,脉脉流入的便是屋檐下的小小檐溜。千万年来,峰壑变幻的纷纭界,冰火两重的名利场,造就了一代代文人骚客的击节而歌,投箸而文。或是宁曳尾于涂,或是隐却终南山。这其中有《诗经》的风雅,也有"归去凤池夸"的格调低俗。而正是  相似文献   

18.
汉代和亲政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剧《王昭君》的发表和上演,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也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汉代的和亲政策。在汉代,有九位公主远嫁匈奴、乌孙,昭君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且时间较晚;她之所以独擅盛名,那是历代墨客骚人宣传的结果。如何看待汉代的和亲?现在还是个聚讼未决的问题。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尚书》等古代典籍中出现"江""河"二字甚多,这两个字可以按照本义专指"长江""黄河",也可泛指其他河流。其泛指的演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如是说。"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墨客文人苦心琢磨,为情而造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尝试引导学生疏浚心灵的沟渠,援引真情的活水,沉淀文章的造作,荡涤语言的苍白。下面笔者将针对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