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中国理论界翻译、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批评著作。这一流派的思想、文学批评对中国的文学及其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女性”的具体含义却很少给以明确的内涵。只把“女性”的含义做一个普遍的概化概念来应用。文章力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阚下,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国家、重要流派中的“女性”的具体概念,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以达到对“女性”内涵的多样性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遇到了完全不同于其理论源头的接受环境,这带来了一些理论范畴的理解差异,文章通过女性主义的女性气质、女性文学、身体写作三个基本概念的语境变异,揭示了本土现实语境中当代女性写作对女性主义话语的种种误读或疏离情境。  相似文献   

3.
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早在20世纪末就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了探索。她从妇女的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角度,考察妇女的创作,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寻找女性的话语,在作品中重新塑造妇女形象,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女性主义的批评理论与方法,从《一间自己的房间》来探讨伍尔夫对女性话语方式建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开拓”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一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婿生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个时期产生了相对集中的对女性文学批评进行的批评,即1986年、1989年前后和1995年至今。这些批评包括总体上对女性文学批评的评价、以批评主体为出发点的分析、对批评方法和理论的反思以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探讨。尤其1995年以后,反思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对国内女性文学批评负面影响的评论增多,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女性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批评家们也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但我们不可因此忽视国内女性文学批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影响下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夏雅君  杨健 《英语辅导》2010,(3):225-227
在英国文坛,荒岛文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从《鲁滨逊飘流记》到《蝇王》,英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系列以荒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随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这三部荒岛经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重新审视历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对父权制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评价 ,举例说明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吸收了传统的文学批评和理论成果 ,论证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传统文学的认识为其发展壮大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作为后现代话语的一部分,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女性主义经历了"女权"、"女性"、"女人"三个不同的阶段。女性自始自终都拥有艺术的创造力。西方19世纪妇女解放运动和两个世纪的女性文学,对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中国女性文学的兴起和成长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学界对于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两种不同的称谓,两者之间无论是概念的内涵还是外延,都存在着外在区别和内在联系.从"女权"到"女性",所反映的是历史语境的变迁,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以及女性理论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变化;从"女权"到"女性",概念的变化意味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好莱坞动作片的发展历经了经典“历险”动作片、现代“惊险”动作片和当代“暴力”动作片三个阶段,女性在动作片中的地位也历经了一个由没有到“花瓶”再到独当一面的变化过程。女性在动作片中的形象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按照男性审美眼光塑造女星,这是长久以来女性主义所强烈反对的。一种是按照男性动作女星的标准来塑造动作女性,这也是对女性意识的背离。另一种则让女性在与男性的对抗或合作中表现出女性的性别优势,体现了真正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对西方各国的女性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了女性主义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追求与男人平等的政治权;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女性主义的兴起以及20世纪后半叶美国妇女文学的发展对女性主义的影响;第三阶段是女性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14.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态女性主义各分支在对女性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强调女性与自然的关联,二是削弱这种关联,三是解构这种关联。通过分析女性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清楚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的压迫性结构,这有利于我们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新型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寻找女性文学传统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种必然的走向。英美女性主义者对于女性文学传统的寻找,其目的并非简单地让妇女跻身于男性统治的传统,而是力图在妇女自身中间谱写一个传统。法国女性主义者则对女性文学传统提出了质疑,因为妇女作为一个标举差异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上的每个具体的女人和女人群体不一致,如果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很容易陷入为广大女性主义者所坚决反对的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的陷阱之中。总之,通过对妇女文学传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妇女的创作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抑,这对于揭示父权制文化的本质和调动妇女的创造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的一种方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菊花》和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解读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相似心路历程,旨在体现男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的困境以及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类似作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发掘并解读那些蕴含生态意识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她详细地分析了女性生活的现状和女性创作的困难,深刻地剖析了女性受压抑的根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将女权主义思想应用于女性创作和女性主义批评中,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旨在以解放女性和拯救自然为使命,探讨文学中父权对自然和女性的统治,深化对父权制文本的批判。拟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十九世纪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米德尔马契》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小说当中形象各异的女性人物的分析,指出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对女性身处父权社会痛苦处境的揭露,对父权制控制女性精神、扼杀女性理想的控诉和发展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方法论女性主义是指在女性主义范围内,依据不同的方法论发展而成的女性主义文论。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女性主义批评各有侧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为传统的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不仅将性别、社会性别、身体等以往被遮蔽的领域引入文论批评,而且使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批评带有强烈的抗拒性意识的先入之见而使批评陷入了困境之中。因此,厘清方法论女性主义发展的得与失,对于引发我们关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