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继红 《福建教育》2010,(3):60-60,64
一节音乐课上得好不好,最重要的要看三个方面:一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二看学生是否投入,三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到好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课后我们通过对照教学目标很容易判断出来。学生是否投入,我们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情绪。教师的表现是否到位,我们可以看教师的教学设计、读写基本功、教学语言等。这里,我想从“动”的角度来说说如何更好地上好音乐课,这个“动”就是“心动”、“行动”、“互动”。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看电视、看报、看电影、看朋友、看黑板等,汉语用一个“看”字就足矣;而英语中,“看”因其习惯不同而有所区别。现将有关各种“看”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对外界的了解大部分是通过“看”来完成的。看,又有“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一说,这就说明“看”是有学问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要求学生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等等,那么我们自己是否擦亮了眼睛,是看“热闹”还是看“门道”呢? 作为班主任,每天都和几十个不同性格的同学打交道,每时都会遇上许多不同的问题,有正发生的,有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里表示“看”这个动作的词十分丰富,它们共同组成了“看”的同义词家族。这些词在意义、感情色彩和语法特点等方面,除少数几个和“看”相同外,其余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让我们走进古汉语里“看”的同义词家族,去认识、辨别、体味古人笔下斑斓多彩的“看”的画图。我们先认识一下“视”、“望”、“见”。“视”表示一般地看,“望”表示向远处看,而“见”表示已经看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左传·曹刿论战》),这里“视”和“望”区分得非常清楚。“但见悲鸟号古木”(李白《蜀道难》),诗人说的是山中“悲鸟号古木”的情景已经…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过的“see”、“look”、“read”、“watch”四个词都有“看”之意,但其也有区别之处、至于它们的细微差别,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吧。“see”作“看见”、“看到”,着重是指看的结果。see是个瞬间动词,后面可直接带宾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初中英语中表达“看”的常用词有look,see,watch和read。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看”一下: 1.look look为不及物动词,意为“看、瞧”。①look指看的过程,强调有意识的动作,常  相似文献   

7.
王博 《中文自修》2007,(2):22-23
坚毅,乐观,豁达,义气。我们看选秀,我们在看一场“才艺”秀,我们在看一场“人格”秀。从王琦瑶时代看“我型我秀”的红火,选秀始终是个由绚烂到平淡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电梯历险记     
“妈妈,我们已经等了好久了,”卡尔文·布朗森向妈妈抱怨说:“前面两辆电梯我们都没有挤进去。您看我们能坐上下一趟吗”他看了看周围的人群,心想:看来这一次又要泡汤了。  相似文献   

9.
夏天来了,让我们自在地“飘摇”,做“阳光女孩”,可是,不要学那个“夏斌”哦!我们一路“骑车”、“说梦”。去看画展。“与画交流”。还有“名作看版”给予的教益、“写作指导”给予的启迪.一并放进六月的写作行囊,愿你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小鹿JJ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步入“十二五”之际,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迫切需要我们对未来的校长培训工作新特点作前瞻性的认知。“十个”不同视域的认知梳理:从“本质属性”视角看,增强培训的“服务性”;从“层次状态”视角看,凸显培训的“提升性”;从“战略占位”视角看,确立培训的“引领性”;从“目标导向”视角看,重视培训的“个体性”;从“运行流程”视角看,讲求培训的“规律性”;从“具体操作”视角看,夯实培训的“精细性”;从“方式创新”视角看,发挥培训的“多样性”;从“内容整合”视角看,建构培训的“模块性”;从“策略对策”视角看,加大培训的“合作性”;从“培训种类”视角看,拓展培训的“远程性”。  相似文献   

11.
一次在饭桌上,一个五年级女学生在回答身边奶奶级的女士问话时说:“我们小学生要进好的中学,一是看父母的关系和经济实力,二是看户口,第三才是看自己的学习成绩。”这位女士听后满脸惊讶,无言以对。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三好学生”评定。一般说来,我们说的“三好”是指品德好、学习好和身体好,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大部分学校中,选班干部要看成绩,入少先队要看成绩,评“三好学生”更要看成绩。“三好”几乎成了“一好”或“一好两差”。成绩名次不排一二三,你别想当“三好”。我们都知道,一些地方“三好生”在升…  相似文献   

12.
上一期我教同学们在训练中通过“五看”——看诗题、作者、意象、诗眼、注释来解读一首古诗。我们走近一首诗,最终目的是“进入”它,也就是步入诗人的内心深处。所以,“五看”的目的是获得“两感”。  相似文献   

13.
吕波 《新读写》2008,(6):46-47
一、立意求深刻、求新颖 我们看到二类卷的评分标准中有这么几条:①能从题意中引出有意义的道理;②能从题意中引出一定的道理;③能从题意中总结出一定的道理。这三个标准是等次降排的,但共同点是“引出”、“总结”出“道理”。所以我们要善于思考,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简单说就是看了这面看邪面,看了表面看实质,看了现在看将来,不能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4.
佐斌 《湖北教育》2003,(9):14-15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个人往往是中心,教师“讲”得好不好。板书是否美观工整就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常用的最重要标准。“听课”、“看课”的对象当然都是讲课者——教师。“听课”“看课”之后要“评课”,听课者一般对上课教师评头论足,区分上课人的名次与好坏,自己好像是局外人。我们倡导看课后要将看课者自己的认识、感受、理解、评价和建议等表达出来,与上课者和其他老师分享。 那么,“看课”该看什么?概括来  相似文献   

15.
我们汉语的语汇是十分丰富的,一些同义词可以表现出许多细微的差别。我们以“看”这个词为例来说明。请在括号中填上表示“看”这一意思的恰当的词:向远处看()向下看()长久地看()向上看()仔细看()不经意地看()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在下列成语中表示“看”的词下面加点:耳闻目睹面  相似文献   

16.
高低起伏、逶迤而来的一排山峦,就像由远及近隆隆驶来的一列火车。这种“一排”、“一列”的视觉效果,是我们在山峦、火车的一侧看时形成的;设想如果我们迎着火车头看火车,那火车就不是“一列”了;像迎着火车头看火车那样看山峦,也不是“一排”了,而是拔地而起的“一柱”。这就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观庐山景致时所感受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似文献   

17.
我们看武侠片,最厉害的功夫不是硬功夫,而是内功。我们的老师要成为一流的或者超一流的老师,光看花拳绣腿是不行的,还要看“内功”。最好是“无招胜有招”,那样才能让教育走向一个大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一天,阳光明媚,博特、贝思和爷爷一起去海滩玩。“看,贝思,我的影子总是跟着我!”博特说。“我的影子也总是跟着我!”贝思说。“我们跟影子赛跑吧!”博特说。“好”贝思说。“看,贝思,我的影子能跳过石头!”“看,博特,我的影子会做好玩的动作!”  相似文献   

19.
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的成员、文痞姚文元,自我标榜为“一贯正确”的“左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招摇撞骗,称王称霸,不可一世.他果真是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吗?革命导师马克思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579页)只要我们翻开姚文元二十多年来舞文弄墨、放毒捣鬼的历史,就不难看出他不过是一个混迹于文坛的跳梁小丑,一条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似的内容,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字来表达和描述。一个掌握汉字不多的人,在写作时往往搜索枯肠也找不出合适的字来,不得不重复地地使用同一个字。这样,不仅写出的文章不形象、不生动、干巴巴的,甚至连客观情况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看”,总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用这个“看”字。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看”,各式各样的“看”,也有表现这些不同情况的词。今举例说明。看:是一般的看。如“看报、看电影”。见:是已经看到。如“耳闻不如目见”、“闻名不如见面”、“见多识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