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样式。无论是欣赏英语诗歌还是汉语诗歌,读者都可以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审美特征或绘画性审美特征。本文试图以英汉格律诗为例,从文字的角度比较英汉诗歌审美特征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古时候,诗歇都是合乐可唱的,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诗歌逐渐演化分离,保留音乐可唱的为歌(曲),失去音乐供人赏读的为诗。由于歌与诗有着同一血脉,这两种艺术形式在结构、语言和音乐性方面,既相似又不同。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歌与诗二者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4.
音乐审美体验是指对音乐美的品味的体验,不仅要求审美主体充分感受音乐的音响形态,正确体验其中的丰富内涵,还要能够真正体会这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所产生的美的品味,并由此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审美喜悦,即通常所说的美感。  相似文献   

5.
音乐艺术属于抽象的艺术领域,它的非概念性、非具象性、非语义性等特点,使审美者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音乐审美经验本质和功能的研究,认为音乐审美经验的积累对音乐的理解与认知过程中有着“前理解”和“净化”的性质。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不仅能够促进审美主体与音乐作品在感性样式上的相互契合,同时还能够提高我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情操,塑造完善酌人格。  相似文献   

6.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维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诗佛”,是因为他既具有精深的这修养,也坚持严格的宗教实践。在王珠佛法修习中,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 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融为一体,这一方面既有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内涵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既具备诗佛的般若之智又具有艺术家对于自然美特别敏锐的感受力。王维诗中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达到了高度结合,诗人正是通过这种双重体验的完美融合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相似文献   

7.
黄河诗是映照黄河三千年沧桑变化的一面镜子。研究黄河诗对于了解我们民族以往历史的发展变化、认识黄河的发展历史以及今天治理、救助黄河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巾国占代诗学中,意象一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范畴,孔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胡麻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可见意象艺术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与基础。在古典诗歌中,人们往往将特定的情感取向与审美意识扭结于某监意蒙之中而散发出臣犬的化审美效应,这种化审美效应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他民族所不能翻译共喻的。”因此,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在化上也就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9.
郭新民的诗,委婉细腻,淡雅清新,独特新奇。其诗含蓄的基调随处可见,以隐曲暗示的手法演绎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诠释,表现了曲尽其妙的含蓄美;无论写人、写物、写景,都给人以出人意表的新奇美;其诗气韵天成,淳朴自然,给人以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 在中国古典哲学的不同流派中,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最大,其哲学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于是“天人合一”便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论诗乐融合视野下的诗与乐的审美和意义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歌曲是诗乐合璧、词曲交辉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音乐性与文学性融合的双重艺术价值。歌词与音乐的结合实现了二者在意义上的互文性的建构,拓展了彼此的审美和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音乐审美观因过于强调音乐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一味承袭“严肃音乐”的教育教学程式,导致了音乐审美价值研究视角狭窄,陷入了误区。本文力求通过音乐价值与音乐审美之间、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之间关系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音乐审美价值的内涵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诗歌意象的演变。意象的审美内涵,意象运动的心理历程,意象的审美经验类型和意象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体制种类丰富。了解诗歌的审美特征,以此作为鉴赏诗歌的突破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诗的解读,是从意象开始的。为此,本通过对闻一多诗歌创作的全面考察,较全面具体地探讨了闻一多诗歌想象的审美特征。作认为:在诗人澎湃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以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闻一多诗中意象明显呈现出了新颖独特、“浓丽敏密”、包含童趣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诗歌的音韵、音调和音节等形成了诗歌的音乐美,而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的灵魂。本文通过对英汉诗歌韵律的差异性和各自独到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诗歌翻译的审美要求——保持诗歌音韵的协调和节律的和谐,以实现诗歌翻译的音乐美,从而再现原诗歌的音乐性和欣赏性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诗歌本体美,表现出鲜明的审美特质。诗歌美是诗艺术的整体性美,它使诗歌产生高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因而是一门非常抽象而又神秘的艺术:它能直接激起生命的活力,激起人们的情感,拨动人们的,心弦.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深刻体验的态度。音乐是无言的,又是有声的,有声是在于它是用音乐述说,无言在于它没有明确的语恚,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世界性语言.鉴于这种特殊性,我们在进行音乐艺术审美活动时,应谊首先探讨音乐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诗歌语言有很强的模糊性,具有含蓄蕴藉、旨在言外的艺术魅力,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表达复杂、微妙、丰富的思想感情。其审美价值体现在拓展诗意,凸现诗情;含蓄委婉、余味无穷;朦胧意境、淡化时空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音乐艺术由于其特殊的构成,在审美的各个层面上都有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征性存在,本文从音乐的时间律动性、语义的非明确性、表达上的宽广性、深层性、审美创作的三重性等不同方面,探讨音乐审美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