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汪曾祺的小说从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入手,在细致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自然生态理念。童年视角与生态叙事成为其作品中常见的手法,汪曾祺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法,表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汪曾祺小说富于现实意义,他不仅描绘出家乡高邮生动的风俗图景,也表达出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2.
柏桦 《文教资料》2010,(28):9-10
汪曾祺将传统文化融入散文中,形成了轻淡闲适的风格。他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机统一地融进了他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本文分析了汪曾祺散文的个性特点。它的动人独到之处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有机继承。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小说具有别具一格的散文体式和语言风格。小说并不因循古典小说的起落章回、向心型体式 ,也不追求故事扣人心弦、情节悬念迭宕 ,而注重“散”和“淡” ,像小溪一样平静流淌 ,表现出“信马由缰、为文无法”的散文体式。小说中的语言清新朴实 ,口语较多 ,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并间有传统文言 ,突破了小说、散文、诗歌语言上的界限。文本极为自然、平淡 ,又亲切、蕴藉 ,给读者以广阔的玩味空间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最具特色的是记录故乡高邮旧事的系列小说,被誉为“汪味小说”。该系列小说描绘了秀美旖旎的苏北水乡风光,表达了对故乡往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高邮旧社会旧生活独特的解读。揭示“汪味小说”蕴涵于其中的艺术特色,对研究汪曾祺小说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曾祺的小说通过对传统小说观念、传统伦理道德资源和美学资源的独立吸纳和创造性转换,回归"小说"文体,以伦理、人道主义为思想倾向,以和谐为审美表达的至高之境,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徐培 《文教资料》2012,(16):7-8
汪曾祺小说中构筑的"民间"世界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场所",是一个没有权利浸染的桃花源式的理想所在,人们"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对于生态美学兴起的当今社会,其小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描写自然山水和花鸟虫鱼的散文是汪曾祺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善于发掘自然山川与自己精神气质相契合的地方,在花鸟虫鱼中寄托自己的童心童趣,彰显对生命本身的热爱,雅致有趣,滋润人心.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与中国文人画结下不解之缘 ,文人画对汪曾祺的小说有着不可估量的间接和直接的影响。汪曾祺深受儒家“温柔敦厚”精神和道家“冲淡旷达”思想的濡染 ,他的小说在气度上接近于文人画 ,尤其是宋元文人画。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的笔墨趣味和意象性的诗化特征 ,营造了一种平淡天真、柔慧雅逸的独特意境。汪曾祺的小说可称为“画境小说”。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揭示汪曾祺与昆明有关的散文、小说和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历史文化风貌的内在联系。本文认为汪曾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汪曾祺作为一位客籍作家,而能在其有关昆明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作家个人感情,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猎奇,而是平等的、无隔阂的情感交流,这源于汪曾祺对昆明的眷恋之情,同时也源于昆明人对外地人的无排外心理。  相似文献   

10.
任娜 《文学教育(上)》2008,(15):142-143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构成了其创作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童年和谐自由的生活形成了他宽厚的品格。汪曾祺散文中的记人作品,从父亲母亲到恩师沈从文,以及其他师长、朋友、邻里等等,丰富多彩,感情真挚。汪曾祺强调文学是“滋润”,他对“和谐”有着天然的爱好,“滋润”、“和谐”也正是他重要的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1.
边缘叙事——论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小说在新时期里独树一帜,他的小说的特殊性在于以边缘心态选择“远视角”,描写边缘化的民间人事,建构象征意味的情调模式,以平和冲淡的叙事语调,形做神聚的情绪结构,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边缘叙事”。同时也可看出汪曾祺在民间这个图腾式象征里曲折表达了作为知识分子“精英意识”。  相似文献   

12.
林清玄的"菩提系列"散文影响巨大。文章主要从生态意识入手,从"菩提系列"散文所体现的浊乱的生态灾难、淡雅的生态审美诉求、简单的生态栖居观这三个方面来探求散文所体现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减法”和“加法”是汪曾祺小说结构艺术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手法。“减法”即留白手法,其效用在于形成含蓄蕴藉之美。“加法”是在故事主体之外,添加上大量看似与故事主体无关的部分,其功能在于深化主题,拓展境界。  相似文献   

14.
从小说创作与绘画艺术的联系的新角度,探讨了汪曾祺小说的某些审美特质;认为其小说创作融注了中国画特别是其文人画的创作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追求神似,二是境中有我,三是笔墨情趣。文章并从作家的绘画修养、个性情趣、哲学意兴等三个方面,揭示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之所以能融注中国画的传统精神的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是来自小城的作家,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作品构成了其创作的核心部分,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童年和谐自由的生活形成了他宽厚的品格。汪曾祺散文中的记人作品,从父亲母亲到恩师沈从文,以及其他师长、朋友、邻里等等,丰富多彩,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小说的意境美表现为:一是将古典诗词的意境化入小说,荡漾古诗词的韵味;二是将绘画的一些审美原则转用到小说中,充满画意;三是将意境同小说人物的塑造互相渗透和交融,意境成为作家塑造人物的手段。"意境"这个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率先在当代文学的汪曾祺小说中充满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7.
汪曾祺小说描绘出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其艺术空间虚灵、律动,呈"空灵"之美。表现为:一是疏处走马,突出"空"。善写广阔的背景,叙事注意留白;二是蹈虚蹑影,突出"灵"。离形得似,重写对象的神气和观者的主观印象。语言简约,尽量少写;三是布局上写"势"。借鉴了"欲露还藏,欲放还忍"的古典绘画原则,强调开头和结尾的作用,注重小说的走向,展示生命的韵律。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小说的太和之美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内容上追求生命的和谐原则,追求人和自然,人与群体,人与自身的和谐。二是在情感表达上讲究适度原则,强调作家主体感情的节制,要除净感伤主义。三是在审美上讲求协调原则,允许事物的差异性,通过人内在心灵的调适,在对立统一中去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艺术的共通性以及汪曾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偏爱,使他在小说创作中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营养,以草根性书写和开放性结构完成了其小说召唤性意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20.
在汪曾祺的小说世界里,有一种自然的、随意的原始状态,他用简单、朴质的语言,展现了平凡自然的生活场景。而这种平凡自然的背后,却深藏着丰富的艺术韵味与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