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不V/VP了呢"是汉语中一个独特的口语句式。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予以分析,并与相近句式进行对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以期对语言学习与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2.
"比N还N"句式是一种特殊的句式,言简意赅,有丰富的语用意义,但它又不符合传统语法,"还"是副词,其后需要形容词性的短语来做述语。我们运用构式语法从整体上分析了此句式的理解机制,并认为"比N还N"是一个构式,有自己独立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并对其中的名词进行压制,认知转喻是压制的认知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学界很早就关注到表比较的"有"字句,主要研究了该句式所表达的意义及其各个成分的句法表现和语义要求。但从服务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研究还可进一步深入。事实上,该句式主要是借助听说双方共知的乙事物描述甲事物某种性状的量度;"有"看作动词并无不妥;"A、B"有异常复杂的句法表现、语义对应性和不同的显著度;"这么/那么"既可用于指示"C"的程度,也可指代"B",在肯定句中一般不省略;"C"主要是性质形容词。  相似文献   

4.
王丽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48-49,67
"遘"字句是闽语莆仙方言中一个特色句式。本文从"遘"字词性及其使用入手,具体分析助词"遘"字句的相关格式及其用法,并探讨此句式在福州、厦门等周边闽方言区的使用情况,从而展现莆仙话"遘"字句处于过渡性状态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5.
攀枝花本土方言是指攀枝花市农村县区居民的口头语言。本文介绍攀枝花本土方言被动"着"字句和处置"给"字句。普通话的"被"字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着"字句,普通话中的处置句在攀枝花本土方言中常用成"给"字句。通过这两种句式可以了解攀枝花本土方言在语法方面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一种典型句式,近几年,在网络中出现了新的形式和用法,应用十分广泛。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角度对这个现象进行描述和探讨,可以总结出这种新的"被"字结构的特点和用法,体现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从语法功能角度,现代汉语"连"字句的"连"应分析为助词而非介词或连词等。"连"字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调和焦点表达上,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这种句式由最初通过"连"来表强调逐渐演变为借助于副词"也/都/还"等来表达强调,"连"所附着的成分为话题焦点。  相似文献   

8.
“是……的”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式,前人已在某些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了比较。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从焦点、语气方面来分析两类句式的不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9.
温梦 《语文知识》2011,(2):92-93
"比"字句及其变式是汉语中表示比较义的一系列重要句式,由于其具有汉语的表达特点并牵涉到诸多相关语法问题,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X比YW"进行分析,认为可将"比……W"视为一个整体,而正是由于这个整体的存在,决定了"比"字句中形容词的使用特性,并以期从这个角度把握外国人学习"比"字句的症结。  相似文献   

10.
北海白话中的"冇"是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和副词,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文章从句法结构组合、语义特征以及句式、能修饰什么样的"体"范畴等方面,探讨"冇"的语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X比Y都W"句式,学者们关注得不够。该类句式从比较后项的形式可以分成三类,通过类型分析,从而延伸出"都1"式句的句法限制和语用制约,并在某些方面将"都1"式句与典型的表示比较的"比"字句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面"、"一边"、"一头"、"一壁/一壁厢"表示事物的某一个面或是某一端,它们经历了相同的演化过程,最终都语法化为关联副词,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一手"呈现出较强的语法化倾向。文章描写了这类词的语法化过程,分析了它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几年里产生了使用"有没有+V"进行提问的句子,使现代汉语以往的规范化受到干扰和冲击。这个句式不是以前尚未发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汉语句式,也不属于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语料,追根寻源属于英语干扰现代汉语的不规范现象。大家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尊重汉语语法规范原则,维护现代汉语的民族面目,对不规范的语法现象及早认识并且予以纠正,让对世界影响日益巨大的现代汉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吉芳 《考试周刊》2011,(23):48-4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句式的变换"是中学基本的语法知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引导帮助学生通过随文学习,有效掌握“句式变换”的知识要点、变换技巧,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呢?现将我多年教学所得总结归纳于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他砂汉语的"去来"句是不同于周边西南官话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句式,其"去来"一词语音形式是汉语,但语义及语法功能却是土家语的。这种特殊的句式是受当地土家语影响而产生的,是语言深度接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咸宁方言中的"典型"语气词"呃"按照它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四类句式中的不同用法,描述并分析其各自的语法特征;语气词"呃"是可以用于疑问句末尾的,但能够用在疑问句末尾的不一定就是疑问语气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语法分布角度,分别对此类句式中的NP结构(一般是人称代词或其他名词结构)、动词进行分析。重点是可进入此句式的动词类型考察,在论述句式中的NP结构与动词类型的同时,探讨了此类句式所表示的特殊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韩城方言中"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进行分类解析,并联系近代汉语中有关的套合句式进行比较,结合韩城方言的现实景况,可以看出"把"字句与"叫"字句的套合句式还将在交际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答句式指只用做应答句或在应答句中有特定意义和用法的句式,"S才X呢"是其中的一类,能够进入其中形成变体的有:"你才X呢";"空类名词+才X呢";"我才不X(呢)"、"我才没X(呢)"。三种不同构式在语法性质、语义色彩及语用特点方面均有不同表现,为语言表达提供了有效选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句式"NP1+V1+NP2"的偏误分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文章将讨论的范围限定在谓语为一价动词的句式中进行。从语内干扰,语际干扰,句式本身变换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尤其对句式本身的变换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对句式"NP1+V1+NP2"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