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无论现代还是古代的女性,她们对爱情有着同样的执著与追求。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那些至情至性的女性充满对爱情的渴望,大胆地追求爱,为爱痴狂,在爱情生活中,幸福地享受着爱的滋润,但在古代更多的是饱受离别相思之苦,甚至承受着被抛弃所带来的伤痛。因为她们真情的抒发,使我国的诗词有了无限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史记》描写了不同阶级、阶层的众多女性形象,她们风姿有别,其中多数处于中下层地位。司马迁通过精谋巧构,专辟两卷集中写刘汉朝廷的贵族女性,将其他众多女性附列于别人的列传之中,并善于通过特定环境来塑造女性。《史记》善于通过语言、表情以及行为和心理活动等来刻画女性形象,让她们妍媸毕现。尽管对女性的描写多数仅涉及片言只语,但司马迁的女性观是爱多于憎,并对每位女性给予了较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韩剧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娜拉"们,她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徘徊。这类女性又分为三类,一类是隐藏女性特质,扮演成男性,以优势性别进入社会竞争的花木兰型;一类是女性意识过强,完全颠覆传统道德标准的野蛮女友型;还有一类被女权主义者称为"妖妇",她们是以偏激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反抗的"坏女人"。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弃儿希斯克里夫,但是,围绕希斯克里夫的两个主要女性的爱情悲剧却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们爱的真切,不顾一切后果;但当爱变成恨时,她们又恨得悲切,最终郁郁而终。她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正如作者艾米丽·勃朗特所说:“我爱,我恨,我受苦。”而作者艾米丽·勃朗特,作为女性作家,把自身的创作和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完美的结合到一起,谱写了一部女性的爱情悲剧。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女性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高校女性教师是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她们具有由生理性别本身、社会性别、高校小环境所形成的自身特质。本文在对高校女性教师自身特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思考高校女性教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王安忆是执著于追求女性精神的两位作家,她们在城市的背景下抒写普通女性对自我的追寻。由于作者女性意识的不同,她们对城市的态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从批判自我到超越男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符号的女性——论“样板戏”中革命女性的异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样板戏中塑造了许多革命女性形象,但她们并没有多少女性特征,而是作为阶级政治的符号、男性界定的符号而存在。她们的阶级、政治身份远远大于她们的性别身份。而且在这些女性身上显现出的多是男性特征。而男性革命们不可能真正接受女性,因为“菲勒斯“中心话语影响深入骨髓。马恩的妇女观对革命的形象有一定的影响,但又被扭曲了。在样板戏中虽然想给人一种妇女翻身作主人的印象,但却将妇女置于阶级、政治的话语之下,让她们无法发出作为女性的独立声音。  相似文献   

8.
在中外教育史上,女性教育家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她们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具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实践智慧,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们的成长对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中外教育史上,女性教育家有其自身不同的特质。她们是教育的集大成者,更是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具有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 具有勇敢的挑战精神和对教育的创新自觉;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实践智慧,广泛的社会影响;她们的成长对我们有很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7,(76):179-18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许多女性开始走上了教育行业的管理岗位,她们担任着负责人、管理者、领导者的角色,女性领导者所拥有的独特性格及品质使得她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不断提高,女性领导力逐渐成为领导力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文化、社会习惯及女性群体自身的特质等一些因素制约,女性领导力的提升仍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肯定了女性领导力的价值与其特殊性,正视当今社会中女性领导者面临的问题,浅析了如何提升女性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简*爱与苔丝分别是<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的主人公.虽然二者都是文学史上的叛逆女性形象,但却有不同她们各自的社会地位、气质、个性不同;她们的反抗方式、力度不同;她们的结局不同;她们的生存、个性发展的背景不同;作者思想对她们的渗透不同.论文试图从这些方面探讨这两个艺术典型的不同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学中有众多的女性婚外恋者,“婚外恋”是这些婚姻围城中欲出不能的多情者在无奈中选择的变通方式,是对物质捆绑的婚姻的畸形反抗。“夫妻陌如路”是她们移情别恋的重要原因,但根子是她们把爱当作生活的唯一,而爱的幻灭使她们心碎欲裂,紧随其后的又是社会正面道德的频频攻击,这终于使她们中的大多数走上爱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13.
元明清三代戏剧代表之作《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都渲染了女主人公的爱情追求,她们爱情追求的方式和理由虽各具特色:崔莺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杜丽娘超越生死的爱情。杨玉环维系政治式的爱情,但她们于爱情追求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执著是同质的。她们情感追求之热烈,行为表达之大胆,个人意识之独立是旷古罕见的。她们对传统封建伦理纲常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冲击,体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女性个人意识觉醒的反映,这是她们爱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执著与背叛: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代女性意识之觉醒主要体现在她们对于女性作为"人"的本质需要的执著追求,具体说是对婚姻中爱情的追求,对封建伦理角色之外的女性个人价值的追求:即接受教育与进行文艺创造、关怀现实与参与社会活动等个人生存空间的努力开掘。这种追求是人性觉醒之表现,也是对礼教规范的传统女性角色之背叛。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3):170-171
作家海明威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中没有实际的女性形象出现,但阴性的大海和具有女性特质的小男孩弥补了这一空缺,作为女性形象的替代出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通过解读我们能看到海明威极力彰显的男性气概背后隐藏的女性特质的流露和对女性的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吃碗茶》中出现的三个女性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解剖,力图透视这些女性人物在“单身汉“社会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她们对父权社会模式的遵从与挑战,认为“美爱“们的到来尽管给唐人街“单身汉“社会带来了希望与转机,但并不意味着是划时代意义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王红丽 《茂名学院学报》2005,15(5):65-67,70
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对中唐女性的精神生活进行了解读。认为:宫中女性的精神生活因其人数的众多和依附对象的特殊性而带有惨烈的色彩;因为别离,中下层家庭中的女性对丈夫的情感变为执著的爱恋与热切的思念;而社会伦理关系外的女性,其内心世界自然是凄惨无比的。虽然各有特色,她们的精神生活普遍仍然是单调愁苦的。  相似文献   

18.
周大新长篇家族叙事小说《第二十幕》塑造了盛云纬、曹宁贞、王文蕊等主要悲剧女性形象。她们为爱而生,为情而死,最终却沦为男权世界的牺牲品。她们与男性的关系体现出鲜明的“二元三人”模式。男权社会压制与女性自身的弱点是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双重原因。女性塑造也深刻体现了作家对百年中国历史女性群体悲剧命运的现代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爱情婚姻观念是社会解放和人性解放的重要内容,也是作家观察社会和人的重要视角.通过联系比较<旅行>和<爱,是不能忘记的>,探讨现代女性婚恋小说的思想内涵、精神特质及叙事特点,引发对当前商品经济建立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以往涉及到的女性成长小说,尽管作品主人公的身份是女性,但她们的立场、视角都是典型的男性化的立场和男性视角,她们的价值体系完全受到男性价值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女作家性别视角的建立,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她们比较多地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独有的性别特质、性别身份、性别感受关注女性成长。用感性的、个性的,或许也有被称为是非理性、非本质的生活碎片,揭开了一个被掩盖许久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