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科知识》2012,(7):2+69
正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这个"白色大陆"孤独地立于地球的最南端。100年前,阿蒙森和斯科特相继抵达南极点,时间仅仅相差1个月,他们的壮举将永远被铭刻在南极探险的英雄史上。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8日是新西兰斯科特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建立50周年。当天,一位耄耋老人和新西兰总理以及其他高官一起出现在纪念仪式上。他肚子微微突出,背有些弯曲,走路时还有点跛,满脸皱纹,神情严肃,但他依然为保护南极净土呐喊呼号,思路清晰,言辞恳切。他就是世界首位登上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一生踏遍了地球三极的探险家埃德蒙·希拉里。  相似文献   

3.
<正>在南极洲麦克默多干谷附近,有一处非常有名的冰川,它的特色是不定期流出"血液"。最近,这处冰川又开始流"血"了。冰川流血,听起来好像有些恐怖哦。早在100年前的1911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在南极发现了这处流"血"  相似文献   

4.
罗伯特·弗肯·斯科特(RobertFalconScott)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斯科特攀登南极点的行动虽比挪威探险家阿蒙森早约两个月,但他却是在阿蒙森摘取攀登南极点桂冠的第34天,才到达南极点,他的经历及后果与阿蒙森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虽然他到达南极点的时间比阿蒙森晚,但却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南极探险家。  相似文献   

5.
林泉 《百科知识》2004,(9):26-27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就是南极。南极究竟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一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了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零下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到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温度:零下88.3摄氏度。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温度计中水银都要冻结,铁桶上的焊锡也会冻裂开,细菌的繁殖受到极大的抑制。极地的考察者在参观50年前斯科特为首的探险队的极地住房时,惊讶地看到:木板居然还是簇新的,留下的饼干仍适合口味,就连当年斯科特读过弃置的报纸也完全没有损坏!  相似文献   

6.
正流言:经过一年的太空生活,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不再具有与自己的双胞胎兄弟马克·凯利相同的DNA。斯科特从太空返回地球后,有7%的DNA发生了变化。真相:斯科特在返回地球后,身体确实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但太空之旅并没有改变斯科特7%的DN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表了一份声明,确认并强调斯科特并没有因从太空返回而成为一个变异体:"斯科特的DNA没有发生根本性  相似文献   

7.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可能比较关心你们从南京一路出发到南极后,首先到了南极哪里?在那里吃住行分别是怎样的?有没有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不同的经历?邓三鸿:中国第32次南极考察是第二次环南极考察,也是首次逆时针环南极考察。我和刘科是2015年11月7日从上海乘坐"雪龙号"启程的,一路坐船来到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在这里进行物资补给,同时有部分队员从这里上船。  相似文献   

9.
寇勇 《今日科苑》2012,(8):62-63
2012年3月6日,搭乘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雪龙船离开南极中山站返回祖国,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继续保持了无队员在南极牺牲的记录。近5年来承担中国南极考察队医疗保健任务的是南昌大学的各个附属医院。医疗保健计划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钟专家、南昌大学预防医学研究员余万霰。近日,他向记者解密了中国南极考察28年无一人在南极牺牲的"奥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科技》2005,(4):48-49
罗伯特&#183;弗肯&#183;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原先他既不是探险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个研究鱼雷的军事专家。1901年8月,他受命率领探险队乘“发现”号船出发远航,深入到南极圈内的罗斯海,并在麦克默多海峡中罗斯岛的一个山谷里越冬,从而适应了南极的恶劣环境,为他后来正式向南极点进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通车运营的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沿线冬季极端最低温度-40℃左右。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高铁要安全运行,金属材料的"耐寒"性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金属的"冷脆"现象100多年前,英国斯科特探险队远赴南极考察,因装液体燃料的容器的锡焊缝突然莫名其妙地"化开"了,造成燃料流失,最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07,(1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趋严峻,南北极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11月的南极迎来了许多外乡人,这其中不仅包括各国的极地专家、科考队员,还不乏国家元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作为首位访问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抵达南极。11月6日夜间,俄罗斯第53次南极考察队乘船奔赴南极,这是俄罗斯继今年8月北极"圈地"后发起的对南极的又一次行动。  相似文献   

13.
登顶南极     
首登南极冰盖之巅 2004年10月25日,中国第21次对南极进行大规模科考活动,同时派出一支训练有素的探险科考队对南极冰盖冰穹A的最高点率先实施科学考察。历时80余天,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科考队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终于到达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093米。 南极冰盖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6日凌晨,一条状如翡翠如意的极光带由北向南纵贯挪威朗伊尔城上空;3月10日凌晨,中国北极黄河站所在的挪威新奥尔松北极村上空出现了美丽的极光。2008年3月28日消息,南极西部的威尔金斯冰架上月开始有一块巨型的边缘冰层倒塌,已崩塌冰架面积约等同三分之一个香港,目前情况"命悬一线",预料15年内完全瓦解。南极近年不断有冰架倒塌,威尔金斯冰架长期依附在南极半岛西南端,总面积逾1.29万平方公里。2008年1月12日,我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经过长达21天、1286公里的艰难跋涉,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成功地登上了南极的"冰盖之巅"。历经156天惊涛骇浪、冰雪交加的洗礼和考验,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4月15日,科考队抵达在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相似文献   

15.
科学历程     
正1860年4月9日——法国发明家斯科特首次用器械记录下了声音人类史上,是谁首次记录下了声音?也许你会想到爱迪生。实际上,第一位记录声音的是法国人爱德华·莱昂·斯科特。斯科特是一位巴黎书商,也是兼职发明家。1857年1月,斯科特向法兰西学院提交了一份设计图,两个月后获得了一项专利。世界上最早的留声机——声音振记器,就在这项专利中。这台声音振记器所用的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在抵达南极昆仑站后,于1月5日全面展开天文、冰川和测绘等项目的科研工作。目前,在南极天文方面,中国已从指向南天极不动的小型光学望远镜阵CSTAR发展到了中型的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017年,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首次实现全季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I0011-I0013
<正>[导读]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雪龙"受阻,海冰威胁到底有多大1月3日,"雪龙"号停泊在南极浮冰区。当日,成功完成俄罗斯船52名被困人员的援救行动后,"雪龙"号在撤离这片密集浮冰区之际自身受阻。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9日,南极中山站时间20点30分,北京时间22时15分,11位科考队员和1名队医组成的南极冰盖考察队,克服了重重困难,长途跋涉1400多公里,胜利登上了冰穹A4083米的北高点。所在位置为南纬80°22'51"、东经77°27'23",从而标志着人类首次抵达南极冰盖冰穹A核心区域。这是地球不可接近之极,这是人类从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在中国踏足南极的第21个年头,五星红旗在这里飘扬起来了!此次中国科考队派遣了一支由12名科学家和1名医生组成的考察队,对中山站到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沿线进行为期70天的系统科学考察。考察内  相似文献   

19.
2008年4月18日,"雪龙"号载着119名科考队员安全驶抵上海,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凯旋归来。2007年11月12日,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前往南极。在南极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如何行进?科考队员在船上是否顿顿吃海鲜?考察船会不会遇到海盗船?还有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船上发生呢?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图说科技     
《发明与革新》2014,(3):3-3
2月8日,国家海洋局宣布,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