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史记·晋世家》与《左传》相关记载的比较,从记事、记人、记言等方面探讨二者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代瑞娟  邵晓岚 《科教文汇》2007,(8S):158-158
本文通过对《史记·晋世家》与《左传》相关记载的比较,从记事、记人、记言等方面探讨二者在材料运用方面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侯拥华 《知识窗》2011,(3):25-25
在一根小小荧光棒上点燃创造之光。  相似文献   

4.
5.
《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鲁迅先生曾称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出司马迁在写史著时并“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这确为不刊之论。《史记》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囿于史学领域,它几乎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每一角落。  相似文献   

6.
《明史记》是一部未完成也未曾问世的史学著作。本文旨在梳理这部史书编纂的缘起、过程和最后的命运,重点叙述了吴炎、潘柽樟为编纂《明史记》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包括吴、潘二人与钱谦益的书信辩难,以及钱谦益和顾炎武对《明史记》所给予的期盼和帮助。康熙初年的"庄氏史狱"给《明史记》的编纂带来了的致命打击,本文也叙述了吴潘二人受其牵连而惨死的过程,王锡阐和顾炎武对两位挚友的哀悼。最后则探讨了潘柽樟的异母弟不顾众多师友的规劝入明史馆参修明史原因和王锡阐等人对《明史记》遗稿的保存和整理等事。  相似文献   

7.
张微  王东星  盖文燕 《科教文汇》2009,(22):229-229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创作与文章写作学专著。在诸多的评点家中,纪昀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家。他的评点虽然多是片断的、点悟武的,但“自然”观这一术语则贯穿了纪昀评点《文心雕龙》的始终。本文旨在对纪昀评点《文心雕龙》之“自然观”进行总结阈释,进一步深入挖掘纪昀的文学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的编撰者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按常规来说,无论古今中外书名都是由作者自己定的,或在腹稿构想时,或在写作过程中,最迟在定稿后刊印前已敲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荆轲为什么刺秦这个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使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体验慎思明辨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0.
江秀娟 《科教文汇》2011,(16):75-76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11.
《伯夷列传》是《史记》列传的第一篇,虽为人物传记,但记载伯夷叔齐的生平事迹的文字只有极简略的二百来字。作者的主旨,不在给伯夷、叔齐立传,而只是借他们的事迹作引子,自发其感愤之意。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的《史记》可谓是中国史学领域的一朵奇葩,对我们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对于《史记》的天人观,在学术界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主要持天人相分的观点,但在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之下,仍然脱离不了天命论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崇祯历书》最早引入第谷的蒙气差修正,改变了我国天文观测不考虑蒙气差影响的状况。《历象考成后编》中进一步引入了卡西尼蒙气差理论和新的蒙气差表,这份蒙气差为当明学者根据卡西尼理论计算所得。卡西尼蒙气差表比第谷之表有更高的精度,它的引入是中国在蒙气差的认识和修正方面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
吴海波 《今日科苑》2007,(6):129-129
《史记》与新闻报道同是基于事实,刨除时效性这一因素,新闻与史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学习司马迁对事实的艺术表达,将使新闻作品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有人会认为情报能力是情报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却不曾意识到这种素养对于任何学科的研究工作者同样重要,古今中外无一例外。本文试通过对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分析,说明创作史学作品离不开情报能力,史学家情报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史学著作水平的高下。一司马迁是中国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用毕生精力写成的《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史诗,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华民族从黄帝起止西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的发展史,体系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论述了《史记》体现的司马迁尊重历史、考证文献、实地调查、秉笔直书的求实精神,且注意到求实性和抒情性在《史记》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苏教版的《史记》选修教材薄而不轻,质而实绮,从各方面摘选原作的精髓,如何充分借助这一重要经典,给中学生在知识学习积累的同时奠定更宏阔的人文素养,在今天这个学生重文采、乏思想,重知识、乏理念的语文教学窘况下尤其显得重要和必要了,本文拟从内容分析和方法引导两方面分别探索研讨《史记》教学中的几点主导人文精神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比较《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一为杨氏夫妇所译,一为霍氏所译,从《红楼梦》原作中选出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作为范例,对两家译本在"信""达""雅"方面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9.
《史记》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流传不朽,但同时也因其较高的文学价值而受到历代文人的关注,这些都足见该书的内在研究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读一读此书,也许也只有在亲身的阅读体验中,我们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所透露出来的生生不息的穿透时空的心灵的伟大力量。本文正以《史记·管晏列传·管仲》为例,简要地谈谈我所感受到的蕴含于其中的经济、政治、哲学以及美学等诸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徐凌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B):232-232
《公共政策分析》是公共管理专业设置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课程,但就其目前国内所编写的绝大多数有关此学科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一个有效中国化过程,导致在教学中效果不佳之状况。本文在初步分析目前国内现存教材的局限性基础上,强调在教材知识体系上坚持“西体”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案例中国化”理念来提高该学科教材的实用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