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些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症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一化、形式化,专业心理教师匮乏,较难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朋辈心理辅导成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补充。该文对民办高校朋辈心理辅导的构建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同时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解读新时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我们教师还应该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关注学生心理问题,消除学生心理危机,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尝试着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解读职业学校心理危机以及消除策略。  相似文献   

3.
心理上的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被列入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个前提,对学生有的放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也必须自己心理健康才行。现实告诉我们,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是客观村存在的,是不容乐观的,面对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首先学校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关键。教师失衡的经济心态、严重的自卑感、突出的嫉妒心、普遍的抑郁、焦虑情绪归结起来就是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社会压力共同起作用所致,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力。  相似文献   

4.
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特别是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尝试用艺术的审美功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在美术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好品质,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与熏陶中,感知生活的美好,从而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学生情绪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以"泰勒目标模式"和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相结合进行教学设计的内涵和过程,并论述了该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有效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在当前中小学教师中,主要存在着职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缺陷、职业倦怠等几种心理状态。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争取成功,改善自我概念,建设性地发泄情绪。  相似文献   

7.
胡灵芝 《知识窗》2012,(1X):22-22
<正>一、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许多教师把心理问题看做是中小学生的普遍问题,有一些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都不健康,而有些教师却认为学生没有心理健康问题。事实上,这两种现象都不利于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要讲求实效,并深入实际,不流于形式。它需要  相似文献   

8.
卢艳梅 《科学大众》2015,(1):136+180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具体而繁杂,使得部分高校辅导员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带着消极的情绪,既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又不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本文主要从辅导员自身的角度讨论辅导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辅导员自身如何加强情绪管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基础上,还能够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素养.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从业教师整体素质素养,这是当前教育教学行业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开展基于2018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2018/208)及"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19SZ06)研究并结合由姚本先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书,探讨和分析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措施,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
顾亮 《科教文汇》2007,(8Z):47-47
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教育必须依靠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来完成,教师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朋友,还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教育必须依靠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来完成,教师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学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笔者从学生工作经历中,选取一则心理辅导类案例,通过发现、了解、干预、关怀等,稳定学生情绪,帮助学生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可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始终树立"学生中心"理念。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怀学生,营造良好氛围;正确引导学生,恢复学生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培养中职生健康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健康的人格是其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中等职业学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实践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这两个不同但又同属于"大德育"的范畴的两个学科有机结合起来,组成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对于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中职生的健康人格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们面临的竞争和机会都在增多,压力也随之增大,在紧张快速的生活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会影响到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关青少年的研究报道显示,全国约有三千万的青少年儿童心理亚健康,约1/5的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交流的时候有障碍,青少年的心理抗压能力较差。所以,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育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的学生,如果仅仅依靠几次心理辅导,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有效地使学生的心理恢复健康。教师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在各学科进行教学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关心、了解学生,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帮助学生建立建全完善、健康的人格。笔者作为教学多年的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下面谈谈个人对如何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中职阶段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正是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中职生目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情绪比较消极;厌学情绪强烈;自信心缺失;盲目追求个性。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础。从家庭角度出发,中职生家庭教育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家校沟通,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平台。2.结合"关系"教育,增强学生的"逆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3.家长也要学习提升自我。4.家长在处理孩子问题时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运用隐性教育资源,为学生心理健康创建外部环境;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增强教师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专业技能出类拔萃的人才,更需要心理健康、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作者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这些年教学工作经历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正不同程度地受自卑、抑郁、孤僻、精神分裂等一些心理疾病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作者认为现代化学课堂中必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化学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相结合,使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对初中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关键的外部因素,依据调查的数据和参照其它研究成果,文章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对其的要求,学生家长的期望、初中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几个方面,做出如下的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措施,给予初中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及时正确的疏导,以便及时地维护初中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思政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自我修养,还能够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本文结合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将"三生教育"全面渗透到学生思维当中。通过对"三生教育"的普及,使学生对思政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这门课进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20.
石亚萍 《科技风》2022,(13):154-156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现阶段,多数高校学生在面对压力与冲击时,其心态不够积极向上,负面情绪难以纾解。因此,高校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取向。教育者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更多关注他们身上的优点,通过积极的情绪引导、人格塑造、构建积极环境等,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高校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能够让学生进行重新的认知和定位,从而进一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成效,进而提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