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练笔——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读写结合”的最有效的载体。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为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基”。在课堂练笔中,我们怎样处理好“预设”与“生成”,让它们在课堂中和谐共处呢?  相似文献   

2.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只有读写结合才能读写双收,语文教学才能高效。从教学目标分类阅读、研读教材精准练笔两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展开“读”“写”双翼、盘活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充分钻研文本教材,从中挖掘出练笔素材,引导学生多练笔、巧练笔,这是读写结合的重要一环,可以促进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和有效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借助阅读文本,挖掘练笔素材,通过扩写、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读中练写的美妙机会,引领学生步入了精彩无限的言语训练天地。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部编版教材的编排本身含有编者促进读写融合的意图,教师巧妙地利用好阅读教学,渗透随文练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分别从围绕“中心句”练笔、模仿“美点”练笔、发掘“趣点”练笔、结合“空白处”练笔、借助“关键词”练笔、落脚“想象处”练笔等多个方面,探索依托文本阅读,发掘习作练笔的有效点,开展随文练笔以提高学生习作有效性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被实践证明为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统编教材在每单元单独设计作文训练之外,在阅读教材中结合文本特点,也经常以小练笔的形式安排学生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教师受此启发,也在阅读教学中适时设计一些小练笔,这样一来小练笔已然成为语文教师读写训练的抓手,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之中大显身手,有效搭起了阅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问题是在阅读和作文之间,该在何处搭起桥梁才是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阅读不仅为写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还为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是沟通读与写的重要桥梁,是促进语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读写结合的理念下,如何开展好“随文练笔”教学,是语文写作教学重点探究的方向。文章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为例,指出通过读一读,品味文本语言艺术;说一说,谈谈文本艺术审美;写一写,学习实践写作方法;评一评,同伴互评互学提升四个方法,来有效地促进读写结合的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颖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我们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小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形式,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一、模仿教材语言练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教材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  相似文献   

9.
提高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水平以及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和价值。文章先论述了“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再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面对的主要挑战,并基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引导学生参与写作活动、创新读写结合方式以及加强读写任务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等角度阐述了“读写结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说明性文章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措施,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特点,充分运用教材,设计小练笔,以促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点粗浅意见。 一、明确练笔目的。读写结合的小练笔,目的在于以读促进写,以写深化读,使学生读写能力同步提高。(1)诱发测读兴趣。在教学中,以小练笔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可强化教学效果。如《冀中的地道战》多以说明的方法叙述地道的特点和作用,学生阅读缺乏兴趣。为此,在学生初读感知后,我让学生以“地道真厉害”为题,想象叙述鬼子下乡“扫荡”尝到厉害的情景,以促使学生认真探究,学生感兴趣。  相似文献   

11.
放眼当下的语文课堂,“读写结合”已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公开教学,几乎达到了“无课不练笔”的地步,批注、补写、仿写、扩写……形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然而透过繁华热闹的表象,我们看到了离题万里的“假练笔”、错过时机的“空练笔”、缺失引领的“浅练笔”,这些“练笔”只是课堂作秀的“点缀”,不仅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甚至破坏了教学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涂卫国 《小学语文》2014,(11):30-33
随文练笔也称课堂练笔、小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效率高,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到众多教师的认可与追捧。随文练笔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有度、适时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随文练笔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它显现出一种角度丰富、细水长流、经常训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读写结合”上采取了“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所谓“长短结合”.是说一方面要致力长期积累.“多布云彩”.不急于求成.另一方面也要因“课”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迁移训练。“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所谓“大小结合”.是指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那么.怎样依托教材优势.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强化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倾吐,阅读和写作相得益彰,不可分割。要提高写作水平,就要提高阅读水平。有了足够的阅读积累,写作时才能文思如泉涌,否则即使搜肠刮肚也难以成文。因此,要想提高作文能力,学生一定要过阅读关,做到读写结合;学会仔细观察,勤练笔,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学会自己修改作文。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火花,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努力提高他们的作文能力。在此,我谈谈自己的教学经验。一、学以致用,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仿段练笔,教师要将“写”的训练落到实处,引导学生按“模仿—观察—创作”的过程作文,不可一蹴而就。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我以教材中的美文为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文章遣词造句的方式。丁有宽老师曾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目的是写作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随文练笔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随文练笔是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写作方式,由于训练效果好已得到越来越多语文老师的青睐.如何进行随文练笔呢?本文注重从“情”练笔、由“形”仿写两方面践行.  相似文献   

16.
"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即在阅读教学中相机进行写作训练。小语教材语言规范优美,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典范。仿写典型句段、倾吐阅读心语、拓展故事情节和改写古代诗文都可以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我的理解就是“随文练笔”,旨在通过练笔活动促进言语形式与写作方法的迁移,加深对课文内容与思想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以读引写、以写促读的效果。这种练笔属于专题式的单项训练,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又有文本阅读为依凭,因而学生容易上手,练习兴趣浓厚,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读写水平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不管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总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抓手”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范文,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相似文献   

19.
方海霞 《青海教育》2010,(12):23-24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小学阶段,学生初步接触作文,还刚刚开始起步。他们的语言词汇比较匮乏,这时候就更加需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满足自己的写作需要,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教材中优美的句、段、篇作为读写结合的范本,精心设计每课的读写结合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及时运用阅读中所积累和感悟的知识进行写作,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多年来的课堂小练笔教学实践,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课堂小练笔这种新的读写结合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