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渗水地膜     
农友 《技术创新》2002,(4):30-30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化学、光学、生物技术,人类可使塑料“腐败”,不污染环境。人类还创造了一种可种植和收获的“塑料”。  相似文献   

5.
6.
7.
8.
佟旭 《科学中国人》2009,(3):124-125
农用地膜和塑料袋一样,一直被看作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用玉米或玉米芯、玉米秸杆等原料制成的“玉米塑料”薄膜,能在土壤中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甚至可以被蚯蚓吞食。“玉米塑料”,学名聚乳酸。在“禁塑令”执行和石油价格忽上忽下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自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是各国研发的焦点。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程树军领衔的科技攻关组,致力于打追“让老百姓用得起”的薄膜。  相似文献   

9.
吴再丰 《百科知识》2007,(12S):10-11
如果老化的塑料能够自我修复该有多好啊。最近,这个课题有了进展,科学家研究出一种能自我修复内部“劳伤”的全新塑料,它在自我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氧气,而且有趣的是,一旦修复完了,它竟然背‘排泄物’排出。据说这种全新塑料已在具体的产品上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2,(5):33-33
  相似文献   

11.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各种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材料是人类社会文明大厦的基石,制造技术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里程碑。材料的发展,又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材料作为生产力要素之一,直接进入生产过程,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浩瀚的材料世界里,“金属王国”长期称霸,但是近年来,以塑料为代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王国”和以新型陶瓷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王国”迅速崛起,向“金属王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致在材料世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13.
14.
郁李 《华夏星火》2020,(4):40-43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塑料污染治理的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一政策是对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的重大升级,被市场称为"新版限塑令"。新版限塑令明确规定了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鼓励研发推广绿色环保的塑料制品及替代产品,探索培育有利于规范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塑料污染的新业态新模式。这意味着,2020年以后,一次性聚乙烯农用地膜将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15.
16.
晓青 《世界发明》2003,26(2):17-17
美国夏威夷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生物反应器,能将泥浆似的食物垃圾转变成可生物降解的塑料。这无疑给那些富国每年扔掉的数以千万吨计的残羹剩饭找到好去处。这种新型的生物塑料可用于生产“更绿色”的包装材料、瓶子等一次性用品,甚至可以做成可  相似文献   

17.
塑料泡沫餐盒不是“白色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辰逸 《百科知识》2011,(23):15-16
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能力非凡的“机器人杀手”。这些机器人不仅有着敏捷的身手、精密的思维,并且有着和我们普通人完全相同的外观,令人防不胜防。然而,这种机器人只是存在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信息》2004,(8):42-42
麦当劳是卖汉堡和炸鸡翅的,塑机工业是生产大型机械设备的,他们之间有关系吗?下面我们展开有趣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彭文 《百科知识》2005,(6X):39-40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第一次研制出了能在不同波长光线下改变形状的塑料,这一成果的基础是塑料的形状记忆效应,也就是塑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有限的变形后,可由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特性。不过,科学家首次使光的波长成为塑料形状记忆效应的发生条件。这一成果在工程、制造业、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