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真人祖籍地"保生文化旅游"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生大帝信仰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发展保生文化旅游意义深远。但保生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应充分挖掘保生文化旅游的丰富内涵,采取各种有效对策,促进保生文化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石美莹 《林区教学》2008,(12):45-47
保生大帝作为北宋时期享有盛誉的名医,曾救助无数的黎民百姓,历来为当地民众敬仰,后被尊为神灵崇拜,并流传到台湾地区,与妈祖信仰、关帝信仰、开漳圣王信仰一起构成了闽台地区四大信仰,在闽台地区拥有大量的信众,是闽台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信仰文化。近年来,台湾民众到大陆寻根问祖的活动日益频繁,加强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是其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因此,由两岸共同举办的保生大帝信仰的文化活动方兴未艾,逐渐成为促进闽台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必然在维系祖国大陆与台湾的血脉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闽台两地历史人文渊源深厚,相同的民间信仰在发展闽台两地的各项交流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漳台都有开漳圣王崇拜、保生大帝崇拜、关圣帝君崇拜等三个共同的民间信仰,针对这些民间信仰特点,可以从“打造文化品牌,加快发展以漳台民间信仰文化为重点的旅游业““加大漳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研究,积极开展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挖掘漳台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寻根谒祖‘活动“等三个方面开发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互动--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间神信仰与道教的关系上,国内外学界或简单地把前者视为后者民间化的产物,或是生硬地在二者间划上人为的鸿沟。在对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与道教的关系作历时性的考察时,我们发现,上述的两种看法均失之偏颇。历史以来,位处边陲的保生大帝信仰在发展传播中积极吸收借鉴了中原正统道教的信仰要素;正统道教在边陲传播时。也主动与地方上的保生大帝信仰相结合而逐渐地方化,从而与地方神信仰的发展发生良性互动。可以说,民间神信仰与正统道教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广泽尊王等福建主要民间信仰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向心力、凝聚力作了分析,认为其在联络乡侨共同奋斗、密切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方面发挥过很大作用。同时,也进一步指出,随着华侨华人逐渐融合进当地社会,某些民间信仰已经发生了变化,有的还在当地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宋时期,在闽台保生大帝祖宫记忆的原初形态中,漳州龙溪县青礁慈济东宫与泉州同安县白礁慈济西宫创建于同一年,两宫均为该信仰的祖宫。宋以后,在地域认同意识的支配下,白礁慈济西宫为保生大帝信仰绝对祖宫的观点被虚构出来并在信徒中得到不断地重温与强调,虚构的内容变成了普遍的社会影响,信徒群体中逐渐形成了新的"祖宫"记忆:白礁慈济西宫的建庙年代提前了一年,成为该信仰的绝对祖宫,青礁慈济东宫则逐渐被排挤出祖宫的圈子。  相似文献   

7.
民间神信仰是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聊斋志异》从民俗的角度对城隍神、伏魔大帝、花神、文运神等民间神信仰进行了描写,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观念。民间神信仰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传承文化,始终在变迁中适应着人们的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8.
古代泉州海神队伍的构成是多样的。伊斯兰教在泉州拥有众多的穆斯林信徒,他们在《古兰经》教义中有海神崇拜的内涵。佛教的海神信仰也较明显,其中最典型的是观音菩萨的海神形象。另外,还有以妈祖为代表,包括玄天上帝、通远王和各路王爷等在内的众多信奉对象。泉州俗神数量较多,如妈祖、关帝、保生大帝、萧王爷等,这些信仰成为泉州宗教的主角。在泉州,除了妈祖早有人把她纳入佛系,实为道系外,关帝等俗神亦被各宗教所争夺,至少有儒、释、道三家争其归属。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途径和经济增长的新领域.产业化过程涉及到政府、企业、民族社区群众,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而推向市场,必然会打破原有的民族社区主体建构.社区主体建构与民族文化产业化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循环的,因此,产业化必须重视社区主体建构,只有建构起互为主体的社区主体,才能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双赢"、"多赢"的产业,才能建构起和谐的社区.  相似文献   

10.
张圣君是宋代闽中地区平民社会中产生的民间信仰神祗。其信仰历史悠久,流行闽台至今,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顽强的生命力。从明代开始,张圣君信仰及其传说故事就与各地的地方风物传说密切结合。文化旅游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政府日趋关注的焦点。张圣君信仰的物质载体一历史悠久的庙宇及其光怪陆离、五彩斑斓的神话传说也成为政府开发地方旅游业的重要契机。张圣君信仰文化在提升地方旅游业的知名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将全省张圣君信仰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并选择良好的可持续的开发、发展模式,张圣君文化旅游定能焕发异彩。  相似文献   

11.
刘宝生 《教育科学》2008,24(1):6-10
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的软、硬件办学条件及教育经费投入实现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标准、均衡化,在省域内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初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和公平。针对制约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度和管理等因素,推进省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对策包括:一、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责任;二、建立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促进均衡化;四、在省域范围内统一教师工资标准;五、建立城区教师定期流动长效机制,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六、加快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步伐,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七、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用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八、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论的当代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教学论研究主题,教学论的检讨与发展,反思性教学,中程理论研究等是当代教学论研究的热点,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发展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1)数学教育应转变观念,注重主体发展。(2)数学教育研究应当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反思。(3)数学教学应重视反思性教学。(4)应当加强对数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加快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有利条件,也有制约因素。要在新形势下尽快实现河南农业的现代化,必须深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选择正确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立高效的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和创新体系;建立有序的农业组织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法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措施及成就对面临"入世”条件下的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启示是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要走农业产业化之路;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走科技进步之路;要努力开发生态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要加强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5.
实践"以人为本"发展价值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协调发展观,为实现好广大人民利益打下物质基础。确立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人文标准,认真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重维护社会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倡导科学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质量是课程开发的生命。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形式开发转移到质量提升上来,开发主体必须在正确的课程开发目标指导下.科学解读课程开发实质和整合课程开发内容,准确寻找开发切入点,不断完善教师素质结构,并制订规范的开发管理机制.构建强有力的理论的、人力的、制度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无形资产管理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的增长相对滞后,总体规模过小,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流失严重,给企业和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失。我国应高度重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理论研究,培养人们对无形资产的主动开发、保护意识,创立我国名牌商标。政府部门要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同时也要从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制定和颁布无形资产的统一法规,明确管理权限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和调控,使之发挥更大的效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设要重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并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校园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各中小学应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让学生直接参与校园文化的创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模式 ,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创出自己的特色。同时 ,既要注重实效 ,使校园人易于接受 ,又要追求高品位 ,让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跨越式发展十堰市汽车电子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壮大汽车电子产业,应明确发展思路,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树立集约化发展理念,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才能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