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孙云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拯救男孩,势在必行正方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孙云晓称,男孩危机从内容上来看是全面性危机,主要体现为学业、心理、体质和社会四大危机;从时间上来看,男孩危机更是全线性的危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直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男孩都面临着重重危机,并指出: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误区。其中,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倾向,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  相似文献   

2.
专辑:因性施教,化解男孩危机女孩崛起、男孩节节败退的学业现象近几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男孩的各项素质都在降低,男孩危机凸显。专家呼吁关注男孩,拯救男孩,塑造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社会栋梁。这既是男孩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期话题】 17年前,一篇《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了中国教育界。17年后,著名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再出力作《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刻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中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应试教育是男孩成长危机中最为凶猛的杀手”。此书的出版,再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引发了人们对男孩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拯救男孩》这本书中提出了当代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面临的危机,其中,危害最烈的是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危机。应试教育模式下男孩弱势地位的种种表现是什么呢?学校教育应该如何体现“因性施教”的措施呢?  相似文献   

5.
拯救男孩     
《父母必读》2010,(3):113-113
很久以来,男孩比女孩在学习上更有后劲的说法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拯救男孩》一书开篇便用一系列的数据颠覆了这个说法,揭示了男孩身上存在着深刻的学业危机(“四大危机”之一)。为此作者从利于男孩身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明确的主张:晚入学一年——送给男孩最好的礼物。孩子何时入学,  相似文献   

6.
蓝莓兔子 《家长》2012,(4):36-36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我们对男孩的教育出了问题,一些教育专家甚至喊出了"拯救男孩"的口号。男孩真的需要拯救吗?人们对于该问题或许会有激烈的争论,但假如我们换一种比较平和的说法——"帮助男孩",争论就不会那么激烈了,人们或许会提出一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妈妈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男人》一书便是从如何帮助男孩这个层面上为广大家长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该书由外文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里克·约翰逊。该书介绍了青春期男孩的内在特征,父亲和母亲对男孩的影响,如何帮助男孩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等内容。仔细阅读该书,不管是女性读者还是男性读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一本由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先生主编,著名儿童教育心理研究员李文道、赵霞合编的名为《拯救男孩》一书出版问世。该书列举了一大堆国内外关于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存在的日趋严重的全线性危机,呼吁男孩亟待"拯救"。该书的发表在社会各阶层引起强烈反响,人们纷纷探究反思男孩在当代社会逐步走向"弱势"的原因及补救措施。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存在的"男孩英语学习危机"现象、成因和转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班主任之友:在网上搜索"拯救男孩"或"男孩危机",不难发现,无论是出现在媒体讨论、热门书籍还是人大议案中,中小学教育中"女强男弱"的现象已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和热议的是孙云晓的《拯救男孩》。这本书以触目惊心的数据力图向读者证明:今天,中小学男生正遭遇学业、体质、心理、社会的"全面危机"。作者直指现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
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男孩身陷危机,男孩需要拯救。为什么从中小学到大学都出现男生落后于女生的倾向?为什么厌学、网瘾、暴力等问题行为,男孩所占比例总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0.
男孩危机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命题:如何让具有不同特点和发展曲线的孩子都能在教育中获得信心。作为一名社会性别的研究者,当我们批评整个社会依然是男性占支配地位,需要为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地位呼吁的时候,却发现"男孩危机"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人们呼吁要"拯救男孩",强调差异化的"性别教育",甚至有学校已经准备  相似文献   

11.
喜欢孙云晓,源于他采写的震撼全国的那篇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央电视台12集专题片《改革开放20年》中称此文推动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云晓似乎总是能够抓住中国教育的软肋并且直言不讳,这从他的诸多作品中不难窥见。最近他和李文道、赵霞推出了一本新书《拯救男孩》,该书以独特的视角论述了男孩成长中的问题,深刻详尽地揭示了男孩成长与教育的四大危机:学业危机、心理危机、体质危机、社会危机,并尖锐地指出其原因在于对男孩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走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2.
最近教育专家孙云晓老师提出的“拯救男孩”以及教育男孩的四大危机问题,引发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大讨论。仔细回顾一下二十几年的小学教学生活,学生中阴盛阳衰的现象早就哨然无声地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3.
《教师》2012,(10):5-7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木浚 《家长》2011,(10):15-16
如今的男孩,经常表现出文弱、腼腆、拘谨等特质。而一些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过分保护,孩子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少,缺乏独立性、自理性和实践性的磨练。然而,这种男孩缺乏阳刚之气的现象已不是生活中的个例,而是呈现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这给家长敲响了警钟,"拯救"男孩的任务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概念为导引,解析了我们这个时代由图像化的过度发展所引发的危机,从世界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解析了由图像化所导致的危机特征,以期通过揭示危机所在来昭示拯救之道。  相似文献   

16.
"女性化"教育是目前中国小学教育存在的普遍现象,"女性化"教育的弊端就是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小学"阳刚教育"的缺位直接导致的后果是"男孩危机"的产生。欲拯救男孩于危机,应吸引更多的男性加入小学教育队伍,为小学教育注入阳刚气息或是最直接的办法;占目前小学教师队伍绝大比例的女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是现实办法;家庭教育的回归是更为关键而且比较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冬梅 《学子》2012,(10):14-15
纵观自己所在学校的男生群有失男儿本色的男同学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递增,让我们不由掩面叹息。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身为一名母亲,此刻我的心在淌血,忍不住满含热泪高声疾呼:"救救我们的男孩吧,还本属于他们的男儿本色吧!"然而,"救"岂是一声呐喊所能解决的,我一直在思索怎样把这些男孩从烂泥潭中拯救出来,怎样打造属于他们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实践出真知     
黄思昊 《新读写》2012,(9):23-23
我本人持“实践出真知”的态度。对此举能否真的“拯救男孩”,我表示怀疑。首先,男孩危机,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句标语:“关爱女孩,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女孩是民族的未来,难道男孩就不是了吗?这句话本意是呼吁要从小尊重妇女,然而,过度关爱女孩,导致女孩的地位指数型上升,过多的社会视线都聚集在女孩身上,做任何事女孩都有优先权,那“阴盛”是自然的了。  相似文献   

19.
育儿书坊     
《父母必读》2010,(6):71-71
最近,拯救男孩的话题很热。怎么拯救,先要了解男孩。男孩子最需要知道三件事:谁是领头人?规则是什么?必须按规则办事吗?  相似文献   

20.
《父母必读》2010,(5):19-19
最近,拯救男孩的话题很热,怎么拯救,先要了解男孩。男孩子最需要知道三件事:谁是领头人?规则是什么?必须按规则办事吗?每个男孩的成长方式虽然不同,但都会表现出一些倾向,如攻击性和控制欲以及强烈的冒险欲等等。男孩生命蓝图的内在机制会驱使他去做那些别人理所当然不会去做的事。男孩成长为坚韧、有责任感的男子汉,需要坚定、友善的领路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