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和关系问题日趋突出,根据统战工作的优势和职能特点,统战工作开展利益协调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统战工作开展利益协调要有新思路,从微观上看,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咨询,强化利益意识;强化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协调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协调本领。从宏观上看,应从经济、法律、道德等角度建立统战工作多元协调机制。统战工作中利益协调的目标就是要减少内耗,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
“人是情感的动物”,情感是个体的基本心理要素,是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于客体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不同的个人、不同的团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有着根本对立和冲突的利益诉求。矛盾的协调和不可协调都要求政治的参与。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政治观点会导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由此,人们也会出于对某种利益或价值的关切和对自己某种政治需要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3.
网络利益表达与学生现实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并相互影响。云南边疆高校学生在生存利益、生活利益和发展利益方面的关切点非常集中。面对日益高涨的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意愿与高校网络平台建设及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高校应重视学生的网络利益表达,建立健全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平台,关注学生关切的核心利益问题,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协调应遵循普遍受益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政治、道德、法律等各种手段,来协调当前我国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族际政治的发展和区域公共问题的增多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目前,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主要有跨省协作、上级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和联合党委领导下的合作三种模式。分别从地方政府对合作的态度、协调机构的权威性、合作领域以及利益分配制度等四个方面对这三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合作,应该继续强化上级政府的协调作用,明确区域内各方的定位,健全利益补偿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益阳市城乡之间差距明显,利益矛盾比较突出,不同行业收入悬殊,缩小差距难度很大,强势越强弱势越弱,“马太效应”难以遏制是造成各种利益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本着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为统领,以健全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为基础,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为动力的基本思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夯实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创造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的前提条件,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形成化解利益矛盾、维护社会公平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纵观已完成的分配制度改革,多数高校只是单纯地以提高和理顺教职工薪金待遇为主线开展相关工作,这样的分配制度改革,只体现了学校对教职工物质利益的关切和调节,而忽略了广大教职工精神利益的存在和调整,忽视了和谐精神利益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基层基础建设,必须强化党的领导,抓好基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构建政治领导的融入机制,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保证基层各项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及时调整和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必须强化群众意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师生意愿表达与利益协调机制,做好服务师生的工作,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公民走出国门和国家利益日益全球化,中国海外公民和法人的权益受到侵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本着“外交为民”的民生关切原则,中国政府加大了领事保护的力度,整合相关资源,为海外公民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人性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利益关切呈现集中化、功利化、短视化等现象,既有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历史性原因,也有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冲击的现实原因,还与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素质状况及制度建立健全程度密切相关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各高校应当高度关注大学生利益表达问题,注重大学生利益表达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着重解决学生关切的核心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学战略实施中存在诸多层面的利益冲突,进行利益协调是大学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大学组织和成员具有天然的自利性,这是产生利益冲突的根源。因此,大学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调整战略思路,以战略为中心进行组织再造,强化成员对战略的价值认同,关注战略实施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12.
利益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动力。“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利益追求特征不断突出和强化,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变化和重组,因之对于利益问题的思考和探讨也就获得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洁 《培训与研究》2010,27(4):73-75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利益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本质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极端表现。利益分配不公、表达不畅和政府部门不作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表达机制和补偿机制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利益是人们采取行动的根本原因。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其本质是利益关系不协调的极端表现。利益分配不公、表达不畅和政府部门不作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强化为民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表达机制和补偿机制来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参与地方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重要内涵。立法过程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博弈协调的过程。政协由界别组成,是各界利益的代表,政协参与立法协商,借助政协的平台进行利益关系的博弈、协调与整合,可以保证立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防止立法决策失误。要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首先应当明确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性质与功能,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程序设计,不断健全和完善政协参与地方立法协商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社会转型的推进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失衡,这是当前中国社会风险不断累积的主要原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逐步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利益协调的关键和根本在于机制创新。机制创新为利益协调提供机理、创建规则,它是利益协调的基础,并与利益协调处于同一过程。通过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的创新,化解利益矛盾、冲突,促进利益协调、和谐,实现人们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刘海燕 《河南教育》2008,(12):29-31
社会的转型给中国利益格局带来了质的变化,利益格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不断聚积和激化.因此,转型期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多元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才能形成和谐均衡的社会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断进行,社会利益朝着多极化发展,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个人利益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有专门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保护,而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后却没有良好的救济机制。和谐社会的核心要件应该是利益协调和安定有序,尤其是社会公共利益与其他各种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所以本文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公益诉讼的构建展开论述,力求通过完善司法,建立个人、公共、国家利益保护的良好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利益协调与宏观的国家制度、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自主性紧密联系。它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在宏观上直接指向社会"结构紧张"状态下的利益主体关系失衡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现今中国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就是在社会制度结构不断调整建构的过程中,能否真正实现国家、社会、市场间力量的动态平衡与平等对话,使社会结构总体处于宽松状态。为此,需要强化国家社会关系下的国家主导、市场理性与社会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