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追求对个人而言的幸福最大化,这不是财富最大化能够替代的。高校教师的"幸福指数"不能直接用他们的收入来准确衡量。本文从自然生命关爱、学术生命关爱、精神生命关爱三个方面讨论高校教师生命关爱的缺失,并从这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命     
生命是用关爱和拼搏铺就的一段精彩的旅程。生命是什么?是碧水青山之侧的精致庄园,是百万富翁餐桌上的如山美味,还是奢侈捧场上  相似文献   

3.
海子关爱生活,关爱生命,但生活、生命总是成问题。海子生命是矛盾的。对于他来说,割舍了矛盾,也就割舍了生命,他的生命之旅就是一个矛盾的展开与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道教生命观,不难发现,道教生命观中所蕴涵的生命智慧是留给人类的一份宝贵遗产,具有当代价值: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注重伦理道德修养,特别是道教对人现世生命的热切关注和诠释,可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善待生命、关爱生命提供智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5.
林峰 《中学文科》2009,(2):100-101
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分析关爱生命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生物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围绕两个方面探索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关爱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付兵 《双语学习》2007,(5M):107-108
海子关爱生活,关爱生命,但生活、生命总是成问题。海子生命是矛盾的。对于他来说,割舍了矛盾,也就割舍了生命,他的生命之旅就是一个矛盾的展开与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热爱生命     
生命,联结着短暂与永恒、泰山与鸿毛。点击它,出现的高频词是 关爱、珍惜、敬畏、尊重……请聆听下面的"生命"乐章,愿美妙的旋 律能给你带来思想的丰收和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8.
敬畏生命     
生命,联结着短暂与永恒、泰山与鸿毛。点击它,出现的高频词是 关爱、珍惜、敬畏、尊重……请聆听下面的"生命"乐章,愿美妙的旋 律能给你带来思想的丰收和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9.
针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抓住教育契机,引导队员关注环保,关爱生命,珍惜资源,真正做到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安全用水。复课第一天,全校队员共同召开了主题大队会——《珍惜水源,关爱生命》。学校还以“当困难来临时……”为主题,开设了环保课,内容分为“松花江水污染前后”、“危急见真情”、“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安全用水”、“珍惜水源责无旁贷”、“留一点关爱给自然”等。在队会上,队员们结合实际,讲述了“停水时期的亲情友情邻里  相似文献   

10.
关爱教师——生命教育的另一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爱教师是生命教育不可忽略的主题,是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是改善教师实然生存状态的迫切需要。对教师的关爱主要体现为培养教师全面的生命观和建立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西藏教育》2008,(6):1-1
生命是造物主给这个美丽星球的神奇馈赠。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文明程度愈高,关爱生命的程度则愈高;反之,文明程度愈低,关爱生命的程度则愈低。个人是这样,社会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因为教师是滋润学生生命的源泉。确立教师生命意识,是关爱教师的前提,改善教师实然生存状态是关爱教师的基础。对教师的关爱行动措施主要有:塑造教师的人文素养、关注教师的主体价值;树立以“教师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从教师的“工作体”转入教师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阐述了语文课堂融入生命关爱的理论指导,并从释放激情,引领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注重实践,引发学生表达对生命的真情;拓展课外,引导学生汲取生命成长的养料三个部分就语文课堂融入生命关爱的行动研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唤醒生命;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要不断完善自我,生成智慧、鼓舞理想、张扬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生命、唤醒生命、关爱生命、滋养生命、提升生命、张扬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生命的高度     
生命,联结着短暂与永恒、泰山与鸿毛。点击它,出现的高频词是 关爱、珍惜、敬畏、尊重……请聆听下面的"生命"乐章,愿美妙的旋 律能给你带来思想的丰收和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唤醒、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和尊重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营造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基。其次是培养学生关爱人的生命,包括本人生命、亲人生命、他人生命,进而从关爱人的生命到关爱动物的生命。中职德育课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其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舞蹈     
生命,联结着短暂与永恒、泰山与鸿毛。点击它,出现的高频词是 关爱、珍惜、敬畏、尊重……请聆听下面的"生命"乐章,愿美妙的旋 律能给你带来思想的丰收和精神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生命存在和对自身的超越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现实中的道德教育脱离生命需要,走向了生命的另一面,成了对生命的控制和桎梏。只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引发生命的道德体验,才能使道德内化于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9.
杜甫诗歌展现了诗人饱满、庄严、凛冽的生命状态,显示了诗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基本态度,表现了诗人助君济世、自觉为诗的生命追求。探讨杜甫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追求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熊成君 《考试周刊》2010,(2):231-231
本文作者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亲身教育实践经历,从教师的榜样效应、地震遇险情绪安抚和日常安全教育角度,探讨了班主任如何关爱学生生命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