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真,真诚;善,善良、善解人意;美,心灵上的美丽。真、善、美——每一个高尚的人都应拥有的特质,也是我们需要不断追求、学习的美德。教育是座传播真、善、美的神圣殿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是"真、善、美"的化身,然后才可能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他身边的学生们。10年来的教育历程让我对"教育真善美"理解愈加深刻,结合一件件教育案例,让自己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作为一名现代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一、求真——教育播种真实的种子教育是事业,要真。早在几十年前,陶行知就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  相似文献   

2.
“教师”这一概念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最终它总是落脚于学科上,体现为教师的学科。由于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是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因而,学科成为教师职业活动的领域,成为教师存在的根据所在,而学科内含的美也成为教师职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别林斯基认为,只有在美的感情下,才能有智慧。学科的美就是一种智慧的美,它是在人类美好感情的土壤里培植起来的,是思维的舞蹈,智慧的体操。学科的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科教学蕴含着真、善、美学科教学的使命就是向学生揭示人间的真、善、美,发展学生运用规律进行自由创造的意识和…  相似文献   

3.
真、善、美乃全人类共同追求的品质,教育之目的在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传授真、善、美,培养真、善、美,以使全人类处处洋溢着真、善、美。而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的语文学科因其特殊性,在此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长期教学,笔者认为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达到培养学生真、善、美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小学生的眼里,总觉得大人们常说的真、善、美似乎与他们无关,就好像离他们很远、很远的。其实,真、善、美就在他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伴随着他们的成长。那么,学生如何才能体验到真、善、美呢?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引导,教育学生努力到生活中去寻找真、善、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品德课上,有一位老师给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数学与真、数学与善、数学与美的本质特征,进一步阐述数学中真、善、美的关系,从而认为数学有着真、善、美的内蕴,有着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手语舞蹈是一种融合手语文化与舞蹈文化、具有聋人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要解决现今手语舞蹈文化的弘扬和创新不足、时代性内涵和动力欠缺等问题,首先要构建手语舞蹈文化的真、善、美系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快建设以手语舞蹈学科为主要内容的求真系统,加大力度建设以手语舞蹈思想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求善系统,加强建设以手语舞蹈文化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求美系统。  相似文献   

7.
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次之。道家理解理解的“真”倾向于事物本然的存在状态,与主观想象之“真”似乎无关。道家理解理解的“善”和“美”则是从一系列相对立的范畴中引出。道家审美观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道家审美观将“真”置于第一位,“美”和“善”次之。道家理解理解的“真”倾向于事物本然的存在状态,与主观想象之“真”似乎无关。道家理解理解的“善”和“美”则是从一系列相对立的范畴中引出。道家审美观中真、善、美三个审美范畴的内涵建立在“无”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程立忠 《文教资料》2010,(29):113-114
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美学追求的最完美的理想,是一切美学家和文艺学家都特别重视研究的问题。中西方美学、文艺学、哲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在不断完善真、善、美理论。虽然真、善、美带有浓重的伦理色彩,但是理论学家们却把这个理论系统、统一地应用于哲学求质、美学审美、文艺鉴赏等范畴之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写作的目的是"表达交流",基本性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贯彻"真、善、美"的教育理念.为此,笔者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以<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标准为指导,从素质教育出发,高度重视对"真"、"善"、"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真谛就是真、善、美,它蕴藏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是教育活动应当始终遵循的根本法则及标准。本文通过论述教育的真谛"真、善、美",以期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蕾 《教书育人》2008,(2):100-102
哲学是求索真、善、美的学问,哲学教学也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大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水平和思想境界,促进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要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力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情感互动交流的媒介,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文朗读教学应该追求真、善、美,并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美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在人类社会里,既存在着真的、善的、美的事物,又存在着假的、恶的、丑的事物,我们生活的理想与目的,就是不懈地追求真、善、美统一的完善境界,不遗余力地去消除假、恶、丑的事物与现象.这样,就可以使人经常生活在美的海洋里,获得审美的赏心悦目的愉快,达到滋润心灵、陶冶情操的教化作用.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公元1879-1955)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并愉  相似文献   

15.
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和描写,不可能是纯客观的,必然要渗透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家的思想感情——主观因素与现实生活——客观因素相融合,产生一种意象,经过物化——用语言材料加以描绘,使之具有一定的样式和形态,这才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作品。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对生活的反映要求真,对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求善,对艺术形式要求美,要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而真、善、美这三个方面又分别具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文学史上遗留下来的那些经得起考验的、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这一境界的。但由于作家艺术家的生活经历、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云  韩晓德 《早期教育》2003,(10):38-38
幼儿是未来环境的主人。在环境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真、善、美、责,可以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良好的情感与态度,使幼儿能够正确判断和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追求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在中华民族经典和优秀的传统文化熏染下,本应崇尚和践行真、善、美,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因此,再次激发了笔者对国人信仰缺失的反思和信仰回归的期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范畴,主要属于价值论范围,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认识论领域的“真”。实际上,在认识论、价值率和审美领域存在真、善、美的问题,真、善、美三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我们只有感受到哲学的“真”“善”“美”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20.
真、善、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的思想整合。它既是人生的抒写和营造,又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动力。丰子恺先生曾将真、善、美比喻为鼎的三足,缺一足鼎立不成,意指人生在世当求自身完满:真是骨骼、善是经脉、美是皮肉,这三者才能支撑起一个大写的、圆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