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器材吸滤瓶,小气球,橡皮管,两用抽气机. 2操作将小气球紧套在吸滤瓶的大口上,侧壁小嘴通过橡皮管和抽气机相连,抽气时,瓶内的大气压逐渐减小,在瓶外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逐渐向瓶内伸.打气时,瓶内的大气压大于瓶外的大气压,气球慢慢向外伸,然后鼓起来.  相似文献   

2.
新编初中二年级物理教材“大气压”一节中,有一个演示大气压作用的小实验:一个略大于瓶口的去皮鸡蛋在瓶内外气体压差作用下落入瓶内,这个实验学生有条件自己作,但取出鸡蛋较困难,略作启发,学生可以想到,利用惯性取出,但易损坏鸡蛋. 我们改用吸滤瓶,可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加压,使去皮鸡蛋落入或取出,如图1,并可控制抽打气程度改变鸡蛋落入或取出的速度,以便边讲述边演示.  相似文献   

3.
“瓶吞鸡蛋”是显示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实验,初中物理人教版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际使用中发现有以下不足:①不容易找到瓶口与鸡蛋一样大的广口瓶。②鸡蛋被吸进瓶后不易取出再重复利用。笔者任四个班的课,得配四个瓶和鸡蛋,既浪费材料又繁琐不便。③不能显示大气压强的持续作用效果。本实验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改进后,可避免以上不足。方法一:找一个气球和大漏斗,用胶管和大漏斗连接起来(如图2),实验时先将气球吹至比漏斗口略大,放在漏斗口上,用抽气机将漏斗内空气抽出,此时可看到气球下部被吸入漏斗中并将越拉越长…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好奇是初中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比对理论知识的好奇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设计实验,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向研究与探索的轨道。如讲“大气压强”时,为突破“大气压强”概念这一难点,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粗一细(相差不多)的两个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约一半深度),将两个试管倒置,放开细试管后,学生往往会认为细试管和水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一起下落,但实际上水沿两试管壁缓缓流出,而细试管在粗试管中缓缓上升。学生被这奇妙的实验现象“惊呆”了,迫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便能深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瓶吸鸡蛋”的有趣实验:找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蛋的小头能放进瓶内,蛋的中部直径稍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鸡蛋不能放进瓶内。拿下鸡蛋,将点燃的纸片投入瓶内,再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一会儿,鸡蛋便被吸入瓶内。通过这些奇妙的实验,学生学得有趣,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好奇是初中生的一个显著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的好奇比对理论知识的好奇更为明显。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巧妙设计实验,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向研究与探索的轨道。如讲“大气压强”时,为突破“大气压强”概念这一难点,可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粗一细(相差不多)的两个试管,将粗试管装满水后,再将较细的试管插入粗试管中(约一半深度),将两个试管倒置,放开细试管后,学生往往会认为细试管和水由于受地球引力作用会一起下落,但实际上水沿两试管壁缓缓流出,而细试管在粗试管中缓缓上升。学生被这奇妙的实验现象“惊呆”了,迫切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此时,教师再加以分析和引导,学生便能深刻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瓶吸鸡蛋”的有趣实验:找一个煮熟剥了皮的鸡蛋,放在广口瓶上,蛋的小头能放进瓶内,蛋的中部直径稍大于瓶口的直径,因此鸡蛋不能放进瓶内。拿下鸡蛋,将点燃的纸片投入瓶内,再迅速将鸡蛋放在瓶口,一会儿,鸡蛋便被吸入瓶内。通过这些奇妙的实验,学生学得有趣,理解得深刻,记得牢。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一种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取一瓶浓氨水,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实验瓶。如图所示,将氨水瓶盖打开,将实验瓶倒扣在氨水瓶上,经2~3分钟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就会充满实验瓶,驱走瓶内的空气。将一团蚕豆般大小的吸水纸,吸透水后,贴在鸡蛋的一端,将鸡蛋堵住实验瓶口,并使有吸水纸的一端在瓶内,就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被吸入瓶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氨气迅速溶于水中,瓶内的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鸡蛋压入瓶内。★编辑/徐柏楠瓶子“吞蛋”实验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有一个显示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瓶“吞”蛋。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取一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广口瓶,将燃烧的酒精棉放置瓶内,再将煮熟后剥去壳的鸡蛋放在瓶口,鸡蛋一下子就被吸了进去,这个实验的成功率极高,可见度大,很吸引学生,也很说明问题。对于瓶“吞”蛋的基本原理众说一词,是气压差所造成,但为何会有气压差却解释众多。第一种说法:当酒精棉燃烧时,一部分气体受热膨胀跑出瓶口,气体少了,当然瓶内的气压变小了。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正因为有气体从瓶内跑出,就足可证明瓶内的气压大于瓶…  相似文献   

8.
1.取空可乐瓶或矿泉水瓶一个,把盖子去掉,换上橡皮塞,在橡皮塞中间钻孔插入一细玻璃管。实验时,用嘴对着玻璃管吸气,瓶子在外面大气压作用下变得扁平,停止吸气后,外界空气又重新充入瓶内,瓶子又恢复原状。这个实验如果用两用气筒抽气或充气效果就更明显。2.取玻璃广口瓶一个(要求金属瓶盖,能密封),在瓶盖中间安装自行车气门芯一个,另外准备一个气球,一个两用气筒。实验时将气球充少量气,用线扎好放入瓶内,将盖旋紧,外接两用气筒。抽气时,瓶内气压减小,可见气球不断胀大;充气时,瓶内气压增大,可见气球又不断缩小。这两个实验都能非常直观地感…  相似文献   

9.
一、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装置] [操作]先在250ml吸滤瓶底放入一角匙无水亚硫酸钠,再向用细棉线结住的小试管里装入几块硫化亚铁,并滴入2—3毫升1:1的盐酸,然后迅速置于吸滤瓶内,随即塞紧带有分液漏斗的橡皮塞。此时可看到盐酸与硫化亚铁反应,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使小气球不断胀大。当小气球鼓成球状时,说明吸滤瓶内已充满硫化  相似文献   

10.
宋春东 《物理教师》2005,26(4):0-31
1课后实验及其存在问题 “借助铅笔或木棍把气球塞进一个瓶子里,并把气球口拉大反套在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用力去吹,都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大.做这个实验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如图1).这是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七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课后小实验,也是《动手做》报等刊物曾经介绍过的课外小实验,  相似文献   

11.
《反冲》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第15课。教材首先是把一高塑料瓶斜着钻孔,往瓶内倒水,观察水和瓶的运动方向;接着观察气球放气时的反冲现象;然后在这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反冲”;最后让学生了解反冲的应用。 这样组织教学,学生在特定的指向下,较容易得到结论,而且实验也勿需学生动太多的脑筋就能完成,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却不够深入。本来气球就是学生的常  相似文献   

12.
王昕芳 《中学生物学》2023,(5):39-40+44
针对“酵母菌发酵实验后膨胀的气球回缩到瓶内”这一现象作出进一步的探究,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先修)第十二章第八节“气体的压强”附图12—33,是在玻璃罩内放一个充气不多气球(见图1),这是研究气体压教强材的P1实10验课装文置。设问:“球皮是否受到球内气体的压强?”实验方法是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抽气的过程中会看到气球在不断膨胀。这一实验十分清楚地说明球内的气体确实对球皮产生了由内向外的压强。这一验证气体压强的玻璃罩抽气实验对于教师讲授、学生理解“气体压强”这一概念相当重要,所以我们决定给学生增做这一演示实验。我校有玻璃罩,没有配套的抽气底盘,怎么办?笔者反复研究该装置…  相似文献   

14.
1 课前演示 引入新知在导入新课时,为了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即将研究的问题产生兴趣,设计一些新奇的演示实验,能很快抓住学生,达到引人入胜、发人深思的效果。在教学《大气压力》课导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瓶吞鸡蛋”的实验:将一个煮熟的鸡蛋放在牛奶瓶口,掉不下去,然后将一团棉花用酒精点燃,问学生:“猜猜把棉花放进去会怎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了,这时我把棉花放入牛奶瓶内,立即将鸡蛋堵在瓶口,一会儿,牛奶瓶将比其口径大的鸡蛋“吞”了下去。学生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一个个跃跃欲试,我乘机问学生:“看了这…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到基层学校教学调研时,授课教师所讲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师用两种馒头(发酵和未发酵的)引入新课后,展示课前所做的实验装置并介绍:瓶内装的是温开水、三勺白糖、一小包酵母,并在上面套一个挤瘪后的气球,放置24h后就是现在这个样子,请学生猜测气球为什么会胀大?很多学生回答:发酵时产生了二氧化碳.教师投以赞许的目光,启发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酵母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相似文献   

16.
对《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的异议山东临沂市梅埠中学(276024)张秀杰认为:浙江教育出版社再版的《化学教学法》第446页介绍的《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的改进》之方法2:“取一个玩具气球,吹胀一次后套在吸滤瓶的尖嘴上,用棉线扎紧,在瓶内放入约1克...  相似文献   

17.
一、材料准备透明塑料饮料瓶 1个 (带瓶盖 ) ,大号儿童玩具气球 1个、医用一次性输液管一段 (带原装滚轮开关 ) ,万能胶水 .二、制作方法1 .用烧热的金属丝在瓶底烫一圆孔 ,孔径图 1与输液管外径相同 ,将带滚轮开关的一段输液管插入其中 1 cm左右 ,再用万能胶粘好 ,保证边缘不漏气 (如图 1所示 ) .2 .卸下瓶盖 ,将扁平的气球塞进瓶内 ,气球弹性口径反扣在瓶口上 ,将瓶内气体和外界隔离 ,如图 1所示 .三、操作方法1 .验证玻意耳定律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先将输液管的滚轮开关关闭 ,让学生对着瓶口使劲吹气球 ,但气球不会吹大 ;打开开关再让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动量定理的课堂教学中,由于传统的“鸡蛋下落”演示实验的两个鸡蛋受力面积不同,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比较两个鸡蛋的受力大小,从而影响教学活动。利用常见器材设计了改进实验,避免了两个鸡蛋受力面积不同对学生思考实验现象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30面介绍了一个显示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本文称做瓶子“吞蛋”实验).其实验方法是:如图1所示,先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点燃浸有酒精的棉球,放入瓶内.再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会徐徐进入瓶内,惹人生趣.图1但是,按课本上的做法,也有不便之处,如用火不小心会烫伤手,而且容易把瓶烧炸裂;其次,火燃烧虽然能消耗瓶内的氧气,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水蒸气遇瓶壁凝结成水,因此得到低气压有限;再者,可排除鸡蛋进入瓶内是由于其本身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经过研究试…  相似文献   

20.
真空状态下的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出现了多次,但由于很多农村小学没有抽气机,这类的实验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效果是可想而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真空状态,我自制了一个“真空”发生器,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制作原理装有水的小口容器穴如烧瓶雪在加热沸腾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瓶中急剧增多,在瓶内产生很大的蒸气压力,迫使瓶中的大部分空气和水蒸气一起跑出烧瓶,这样瓶中就剩下很少的空气,再用注射器抽吸使之变得更少。二、制作材料玻璃管两根,平底烧瓶一个、橡皮塞大小各一个、橡皮管两根、注射器一个、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