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8年春季所采用的高小語文課本第二册共18课,附2課,分为五个單元,其中新課文有12課(內有4課是从旧版高小語文課本第一册选来的),占全册課文三分之二。它为发展儿童語言完成語文科的教学任务和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內容。现在把我們对本册教材的初步分析介紹于后,供同志們参考指正。对新教材优点的認识 1.本册教材思想內容丰富,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劳动教育显得更为突出。这对当前大力貫彻毛主席所提出的教育方针和为实現农业发展綱要創造良好开端的这一政治任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內容,也完全符合当前社会主义生产建設即將跃进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們教育工作者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搞好讲讀教学的重要关鍵在于讲深讲透課文。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課文呢?带根本性的問題,就是要根据思想內容与語言形式不可分割的客观实际,把語文知識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統一起来,实現文道統一。 現就《父子两代》的教学,談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小学語文課本中,大部分是文学作品。我們讲授这类課文,就要经常接触到主題和主題思想的問題。作者写一篇文学作品,下笔之前,要搜罗一些材料。这些材料,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統称为素材。素材经过了作者的选择、提炼和安排,写到作品里去,称之为題材。如《小英雄雨来》这篇小说,(高小语文四册十课,下文所引課文都见高小语文,只注几册几課)其中有雨来在还乡河里钻上钻下,跟他妈媽闹着玩;有雨来在夜校学习,读着“我是中国人……;有雨来掩护交通員李大叔,有日本鬼子对雨来威逼利誘,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工作中經常考虑两个問題:一个是学生实际,一个是教材实际。譬如我在讲讀《西瓜弟兄》(十年制語文課本第五册第六課)这課书时,首先根据学生課上課下的练习和作业中所发現的問題,分析了学生的知識缺欠:如字詞不巩固,一二年級識的字有些回生,某些同音字、形近字等易錯易混;在造句时常常出錯,句子的概念不够明确;作文重点不突出,不切题,語句囉嗦等。然后认真鈷研教材。我先通讀課文五遍。对于这課书的主要內容以及字、詞、句、篇章結构作了初步分析,又看了教材参考书。明确《西瓜弟兄》这篇課文是通过叙述解放战爭时期种瓜的兄弟俩的不同遭遇,說明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5.
中国唱片社最近录制了中小学校語文、外国語教学留声片三套,供应1963年秋季开学用。《初級小学語文第一册教学留声片》全套八張,內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編小学語文第一册,共分二部分:一、汉語拼音教学,选录了課本中“拼音字母”部分全部字母的发音、拼讀和四个练习;二、課文选讀,选录了《好好学习》、《讀书劳动》、《路是双手开》等六篇課文以領讀、齐讀、分讀等不同讀法行朗讀,每篇課文既有教师示范,还有学生练习。担任  相似文献   

6.
本学期用的小学語文課本第二冊跟1958年春季用的略有不同。这冊課本根据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的精神和我国社会主义大跃进的形势,删去了一些旧课文,增加了一些新課文,为提高語文教学的質量,为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現在,我們把这册課文的內容作一些簡要的介紹。这冊课本的內容有三部分:拼音字母材料、閱读材料和練习材料。拼音字母材料共六課,內容基本上是按照中央旧課本編写的。六課中前两課复习第一册学过的东西,后四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語文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讲一些文章的材料安排,段落组织以及过渡、承接,交代、照应,开头、結尾等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一定的好处。现試以《夜莺之歌》(高小語文第二册第28課)一課为例,谈谈我的做法。这篇課文的段落,已有空行表示,教学中无須研究段落如何划分,所以我的第一步工作是:在学生初步理解課文内容以后,启发学生弄清三个段落里出现的人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长江路小学王兰老师在她班上用三堂課的时間,教完了《东郭先生和狼》这篇长达八百余字的寓言(十年制学校小学語文第六册第14課,同四二制小学初小語文第八册第14課),现将教学经过介紹于后。上課了,王老师和蔼地对学生说:“今天我們教第14課:《东郭先生和狼》。”于是,她一边板书課題,一边解释说:“这是一則寓言。古时候有个好心肠的人,叫东郭先生,这課就是讲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所以題目就叫《东郭  相似文献   

9.
高小語文第四册《我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是一篇新課文,是教育学生热爱党和毛主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傳統的好教材。在写作方面,是教学生依时間順序、有詳有略地记叙事物的范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革語文教学,提高語文教学的質量,我部决定从1956年秋季起,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語文科分漢語、文学兩科進行教学,并且使用新編的漢語課本和文学課本。但是,一方面,全部新課本不可能同时都編印出來,另一方面,有几个年級的学生还要补課(因为新課本的体系跟旧課本不同,必須补課才能銜接),因此,使用新課本就要有一个过渡的办法。現在把已經出版和正在編輯中的新課本內容,使用新課本的过渡办法等通知如下。 (甲) 漢語科: (一) 初中漢語課本共分六册,第一册第一編“緒論”和第二编“語音”;第二册第三編“文字”和第四編“詞彙”;第三册第五編“語法”(上);第四册至第六册包括“語法”(下)和第六編“修辞”。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試教了十年制学校初中課本(試用本)英語第一册第27課“At the Library”,共用四課时讲完。关于如何教会話課文,通过这次試教得到这样一点体会。我感到,根据会話課文的特点,在課堂上必須扣紧問句和答句,教会学生怎样发問,怎样回答,以帮助学生学习运用日常会话。同时,我感到用听译的方法,根据課文內容进行一问一答的练习,效果比較好。譬如我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在教完单詞后讲解課文前,說明本課是大家到图书館借书时所必須掌握的几句会话,然后通过听譯,引起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惟,把长句簡化,先教容易上口的短句。如: 我问:你們到图书館去的时候图书館管理員常問你們什么話? 学生答:你要借什么书? 我說:对,现在大家先听我讲一句英語,看誰知道汉语是什么意思——Can I help you?  相似文献   

12.
《手》这篇課文我没有教过。在备課的时候,我首先通过反复阅读来熟悉这篇教材。读了一遍两遍,虽然能粗略地掌握課文的一些主要內容,可是对課文的思想内容理解得很不够,至于分段的問題,課文中一些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語言的理解問題,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自己也不懂。再读了几遍,并反复思考,向同志們請教,才逐步搞清眉目。我想,自己在閱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学中学生也必然会遇到同样的甚至更大的困难。因此,我首先找出这篇教材的特点。这篇課文的特点是:1.語言简炼明确,生动形象;2.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問題的写作方法,对指导学生写“具体”有很好的作用;3.节段过渡非常自然,联系也很紧密,便于培养学生逻輯思維能力;4.有利于加强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原来是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水平不高,經驗也很缺乏。經过一段时間的摸索,初步找到了語文教师在职进修的一点門徑。下面談几点个人进修的体会: 围绕备课读书 結合备課,讀点文学史和文艺书刊。例如,教《范进中举》,讀《儒林外史》;教《天时不如地利》,选讀《孟子文选》;教《蝶恋花》,讀《毛主席詩詞讲解》。讀了和課文有关的书,再去备課,对教材內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例如,讀了有关《蝶恋花》的評論文章,郭沫若的文章中說,这首詩的主題不是单純的怀旧,而是在宣揚革命。对我备这一課和教这一  相似文献   

14.
《手》这一課課文較长,难写的字較多,文章語言和一些农活的名称具有北方特点,生长在南方城鎮的教师和学生对此一般比较生疏。怎样教这一課?南京市白下区第一中心小学的四个六年級語文教师,采用了不同方法試教进行比較。我們听了六(四)班陈志敏老师的課,觉得他除了对上述問題处理得比较好以外,我們还得到一些有关讲读教学的启发。现在把它提出來和大家研究。一、語言文字和思想內容紧密結合。在語文教学中,必須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学会和使用語文工具,使学生充分地掌握字、詞、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但又必須把訓练学生运用字、詞、句、篇章的能力和教育学生理解語文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結合起来,不能把二者割裂开來,对立起来。中央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小学語  相似文献   

15.
我试教了十年制学校小学常識第一册《我国的朝代》一課。这课课文是从我国过去儿童启蒙教科节《三字經》中摘出的一段(从“自羲农,至黄帝”到“共和建,民国兴”)。它叙述了我国历史从远古到清末各个朝代的演变概况。选擇这段課文的目的,就是要学生記住我国的历史朝代。但是我国历史发展很复杂,不容易記忆,而且这課課文是文言,生字較多,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怎样教好这一課,是值得研究的問題。通过試教,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根据教学目的,确定适合于学生程度的要求。从这一課教材內容和小学四年級学生語文程度来看,首先应要求学生懂得課文大意,知道各个朝代演变概况,記住各朝代的名称和順序。进一步再要求学生背誦課文,少数学生背誦有困难,便不勉强要求他們背誦  相似文献   

16.
《找駱駝》是初小語文第七册上的一則寓言。这則寓言通过商人找走失的駱駝的故事,说明无论遇到什么事,必須細心观察,认真分析情况,才能找到解决問題的途径。故事语言比较浅显,含义也很明确,但为使讲读課文取得更好的效果,我根据課文內容,事先画了四幅图。第一幅图,路左边用浅色画上駱駝的脚印,路右边用深色画上駱駝的脚印;第二幅图,路左边画上半截的稀稀的草,路右边画上密密的草丛;第三幅图,路左边画上許多蒼蝇在吃蜜,路右边画上許多螞蚁在运米;第四幅图,画上几片有駱駝牙齿的痕迹的大树叶。(編者按:讲解这一課文,是否需要画图,而且  相似文献   

17.
朗讀是語言教學中重要因素之一。通過朗讀,可以發展兒童的語言,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使他們受到課文的感染,體會出祖國語言的豐富、優美,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舉好祖國的語言。可是,現在一般教師,對朗讀還不够重視。他們把範讀僅僅看作是為了幫助兒童識字辨句,使兒童對讓文內容有個初步印象。因此,在備課工作和  相似文献   

18.
問題解答     
問: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 (綜合讀者問) 答:我們常常接到讀者們來信詢問語文課本中的人物的歷史問題,例如問語文第三冊第八課‘小鉄鎚’是哪裹人?他的真實姓名是什麽?語文第五冊第三課中的關向應和第七冊第四課中的任弼時的詳細履麽怎樣?有的教師問語文第七冊第五課‘深厚的友誼’中的蘇聯?姨乩醽碓鯓?死了沒有?還有人問過‘鉄脚團長’的真實姓名究竟是什麽?他  相似文献   

19.
我們的小學教材今天还停留在相當落後的狀態,特别是語文教材存在的問題更多:如閱讀部分、内容和语言都很贫乏,汉語部分,內容太简单而又無系統,识字和寫字的安排不够科学化,这些都是重要問题。我现在只對閱讀教材问題谈談个人的意见。所谓阅读教材就是指語文課本内的課文,不包括語文課本的全部。因為課文之外,語文課本内还有些自成单位的練習,而這些練習將來擬叫做汉語,要大大充實内容並求系統化,是語文課本的另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閱讀教材今後必須改革,改革時蘇聯的閱读教材改革經驗可做我们很好的參考。因此,本文首先介紹蘇聯在这方面的先進經驗、然後再講我们的现狀和改革方向。因為人們對改革的意見还不完全一致,所以最後还提出自己對幾個爭論問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指示我們:“我们的教育方針,应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周总理也給我們指出,要“根据上述方針,在过去几年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对現行的教育制度、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彻底地稳步地加以改进”。1958年新版的高小四册語文課本,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教育方針加以改編的,是为貫彻新的教育方針服务的。与旧課本比較,它删去了“时光老人的礼物”“老实話”“紅領巾”“故乡散記”“草原上的星星”以及全部古典作品共七課,新增“前途”“欢迎中小学毕业生回到农村来”二課及三个关于应用文写作的課文。为什么删去上述五課現代作品呢?这是为了容納一些更适合于新教育方針的課文。同样原因,原有古典作品的删去,也是因为这些課文对于高小毕业生来說,并不是急切需要的。薄一波副总理說:“我們普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相当文化的、身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