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源、资源的场所,是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产物的空间,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创造、抚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将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弄清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地理环境为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站在历史的长河回顾过去,中华民族中的56个民族,他们文明的产生、发展和衰败都与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在每个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意识也与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部分构成。其中的自然环境大多是先天形成并由人类后天加以改造的。贵州多元性的民族音乐文化极大多数原因都是来自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且一直被人类视为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为例,通过第四纪以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总结,认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存在着相互反馈作用。根据人类活动在历史上产生的各种环境后果,提出今后中国地理环境定向改造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李蕙/湖北襄樊铁路分局教研室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场所,也是不断受到人类改造和冲击的空间。1.自然地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是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在前,...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是哲学用来表示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各种自然条件之总和的概念。关于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与讨论,并于17世纪形成了理论上两派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派以孟德斯鸠为代表。他从特定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特定的社会制度这一前提出发,得出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结论。另一派以伏尔泰为代表,他从同一种地理环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一前提出发,断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无关。二者各执一端,展开了长期的论争,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问世,才为  相似文献   

6.
地理环境是哲学用来表示与人类社会所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现实作用的各种自然条件之总和的概念。关于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注意与讨论,并于17世纪形成了理论上两派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派以孟德斯鸠为代表,他从特定的地理环境只能产生特定的社会制度这一前提出发,得出了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结论。另一派以伏尔泰为代表,他从同一种地理环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这一前提出发,断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无关。二者各执一端,展开了长期的论争,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问世,才为正确解决它提供了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是孟德斯鸠看到了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是他学说中的合理成份,他的失误在于歪曲与夸大了这一影响。其实,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作用,而在于如何去理解与估评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种艺术形态的形成都与其特定的文化生境有着密切的关联,自然地理环境是这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基本条件,人文社会环境是这一艺术形态发展及变迁的因素。探讨桑植民歌的生成背景,得出桑植民歌是当地各族人民在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最动听的旋律,它是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互动制衡运行的产物。自然地理环境是当地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文社会环境是当地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它既研究地理环境,又研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更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体现地理课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对生活、社会和终身发展有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广泛蕴藏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教育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需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排放到环境中。不当的利用方式让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也导致了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自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这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也促使人们思考建立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  相似文献   

10.
装饰纹样在历史环境中是最具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的,它作为审美范畴一出现就显得非常崇高。它是一种文化生存的需要、一段历史的外在表现,在其演变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连续性与沿袭性,它既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实践,又来源于文化征服的需要,它在诠释自然、改造或征服自然中使人类从困惑中解脱出来。使人类社会在主客观双方的矛盾时立冲突中趋向和谐统一的状态。在历史环境对艺术风格的形成及改变的影响力上.在对内容和形式的关联及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相互影响上,它是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不能离开自己的周围环境(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地球上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同时也开始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过程.然而,地理环境是纷繁复杂的,不仅包括与人类生产活动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即人工环境。不同的地  相似文献   

12.
地形在整个地理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组成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它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其它要素,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场所,也是在不断受到人类改造和冲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毕燕  张晾梅 《广西教育》2004,(2B):22-23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它是政、史、地、物、化、生六个学科中唯一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各种自然要素、社会现象以及人类关系都是其研究的范畴。因此,在“综合科目”考试中显示出广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科在综合科目中的基础地位。地理学研究内  相似文献   

15.
地理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它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在地理活动中,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做人、生存、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地图教学。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古有“左图右…  相似文献   

16.
地理环境又称自然环境,通常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和矿藏等自然要素。它既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也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不断影响下而形成的环境。本文所说的地理环境论,是指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理论家们有关文学艺术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论述,其侧重点在环境对文艺的影响。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在文中将这类理论学说简称为文艺地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一、熟悉——8个名词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出现了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影响人类生存的种种问题。环境问题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在不同的地区各有差异,在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在农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分布具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如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绘同心圆,讲清一个概念 地理环境的概念是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基础.教材中明确指出: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是由日光、大气、水、岩石、矿物、土壤、生物等自然要素共同组成的.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时至今日人类既需要科学和技术 ,也需要文学、艺术、道德、思想 ;既需要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 ,也需要内心情感宣泄的人文精神。而地理科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既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研究地理环境 ,又研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更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一门人文意识极强的科学。因此 ,在当前地理教学中应强化人文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