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在各种信息技术中信息的传输及通信起着支撑作用.而对于信息的传输,数字通信已成为重要手段.因此信号的调制方式也由模拟方式持续,广泛地向数字方式转化.本文根据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信号的数字调制方式的一种--最小移频键控(MSK)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实现MSK调制与解调的方法以及研究和分析了最小移频键控(MSK)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最小移频键控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函数,并将它与常见的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函数进行比较,得出了最小移频键控在功率方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并简单介绍了MSK仿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单片机技术用于实现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的移频信号解调,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正确地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出低频脉冲调制信号,还能有效地抑制由轨道电路引入的各种干扰,在各种复杂信道条件下都能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3.
FPGA技术在电子通信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逐渐成为电子产品实现的首选方案。FSK(Frequency Shift Keying二进制移频键控)是数字通信中使用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它用不同频率的载波来传递信号,用数字基带信号来控制载波信号的频率。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FSK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整个设计基于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开发平台,并用Cyclone系列FPGA实现。经测试,系统能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4.
ZPW-2000S移频轨道电路设备具有在发送通道故障时发送器自动保护功能,在故障时无信号输出,使得其故障查找变得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通过分析试验,在ZPW-2000S移频轨道电路设备故障时,采用电缆模拟网络盘并联270欧姆辅助电阻的方式,处理发送通道故障,可快速对故障范围及短路、断路进行判断,大大缩短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5.
介绍ZPW-2000R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仿真模型,仿真方法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铁路机车移频信号承载了重要行车信息,为了实现对机车信号进行可靠检测,分析了机车信号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Fast ICA的铁路机车信号盲分离算法,该算法在测得载频大小的情况下,取对应上或下边频与移频信号构成两维阵列信号,利用Fast ICA实现了对机车移频信号进行分离,分离后的信号经低通滤波与整形,即可得出低频信号大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对移频信号进行了分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莫义泉 《大众科技》2012,(1):21-22,13
ZPW-2000a型无绝缘轨道电路,是在引进法国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而自主研发的铁路轨道电路系统。在轨道电路的传输安全性、传输长度、系统可靠性以及提高技术性能价格比、降低工程造价上有很大提高。目前在全路已经全面推广,成为我国行车自动闭塞制式的主流。作者通过实地调研对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测试、调整与故障处理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能给大家在工作中得以借鉴。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了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常见的故障现象,并提出了七步骤查找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四进制差分相位键控(4DPSK)技术和其在通信仿真软件SystemView下的仿真方法.4DPSK技术是多进制数字调相系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它抗干扰能力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而且,它成功地解决了四进制绝对移相键控(4PSK)在相干解调过程中产生的相位模糊问题,使系统的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0.
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是目前最常用的区间设备,补偿电容必不可少,补偿电容检测的技术难题也随之出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验证,利用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记录数据进行补偿电容工作状态的分析判断方法,具有很强的便捷性和时效性,能够很好判断补偿电容的状态,确保轨道电路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组成的自动闭塞系统在我国铁路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对铁路扩能、提速、提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自动闭塞,但在日常使用、维护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成为困扰信号维修人员的一大难道,本文通过对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简称ZPW-2000A系统)的技术特点、系统组成等的简要分析,并从设备维护和使用的角度,对其工作原理的熟练掌握和快速准确的判断、处理故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组交换网络通信系统中,由于带宽频移键控产生谐振干扰,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甚至产生误码和丢包。提出一种基于连续小波变换与带宽时延-尺度耦合特性构建的复杂网络带宽频间谐振抗干扰算法。对抗干扰模型进行时间-尺度分析,把干扰信号模型分解成一组带宽双曲调频信号,并分析信号时间平移与尺度伸缩等同效应,有效抑制谐振干扰。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时间-尺度建模分析结果准确,有效抑制了网络带宽频间谐振干扰,大幅降低了复杂分组交换网络通信的误码率,对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工程需求开展水声跳频通信的研究,针对复杂信道特点提出一套适合于多途环境下的水声跳频通信方法,并构建了通信系统。开发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水池实验条件下,实现了跳频编码信号的解调,恢复出基带通信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在移频信号检测中能够去除工频信号及其谐波的干扰,在移频信号检测仪的前端采用程控滤波器达到在不同中心频点滤除干扰信号的目的。通过程控改变其频率和品质因数的控制字可以实现多个频点的切换,并给出基于MAX260芯片的程控多频点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实例和示波器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在偏离中心频率40Hz内达到平坦度为0...  相似文献   

15.
李琰 《科技通报》2015,(4):82-84
在保密通信中,导频信号需要通过加密方法实现同步控制,传统方法对保密通信的同步导频控制信号加密采用Co-training监督学习加密算法,无法获得足够泛化性能的控制密钥,承载信息信号所引起的导频信号的抗噪性能差,加密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高斯差分双线性映射的改进的training监督学习导频对称加密方法,构建半监督学习算法及驱动-响应式导频信号保密通信系统,引入SVM监督学习辅助策略和富信息策略到Tri-training学习过程,构建高斯差分双线性映射构建Sprott系统,得到导频加密信号的平面奇怪吸引子,构建保密通信的调制、解调与反向导频对称加密同步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导频信号对称加密,能使得通信系统中已调信号实现同步控制,又能承载信息加密传输,使其独立完成信道传输两端通信收发,抗噪性能和准确性较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测宽法原理对轨道移频信号进行检测,通过测量波形零点间的波形宽度进而求出移频信号的一系列周期,分析这些周期从而可以得出移频信号的上边频、下边频、中心频率以及低频.同时对原有算法进行相应的更改,提高了其抗干扰能力以及精确度,并使用Matlab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此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斌 《科技风》2023,(3):1-4
铁路机车移频信号的载波频率及调制频率承载了重要信息,因此对机车信号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文中对自相关解调方法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通过验证与分析知道,该自相关解调方法在铁路机车信号检测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调制频率的检测。针对该算法的不足,在保证时效的情况下,本文对载波频率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载频频率检测的方法,为铁路机车信号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婷  彭亚红  罗建宝  刘俞伯 《大众科技》2012,14(4):82-83,88
在短波通信中,为了克服信道中的多径干扰、衰落和多普勒频移等对接收信号的影响,实现低信噪比下,信号高速传输,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短波多天线分集合并接收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有效地将OFDM调制方式和压缩感知相结合,充分利用了OFDM调制方式频谱效率高、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等优势以及压缩感知抗干扰能力强、能以低采样率高精度重建待测信号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短波通信系统相比,在信号受强噪声干扰且高速传输的情况下,重建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田立苗 《内江科技》2009,30(12):109-110
本文介绍了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的主要特点,重点讨论了2ASK(二进制幅移键控)和MASK(多进制幅度键控)的调制与解调原理,然后利用SystemView软件实现计算机仿真,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性能比较。以此来加深对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为设计抗干扰能力强的中频接收机,提高中频接收机的抗干扰调制解调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的中频接收机干扰抑制算法。改进算法采用在载波频率变换成中频频率时引入可变论域理论,在混频管中进行可变论域非线性分区,对PID抗干扰抑制算法进行改进,用LT5575实现解调功能,采用LT6600-20芯片实现基带信号的滤波和中频放大功能,实现中频接收机的硬件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抗干扰抑制算法设计中频接收机,对中频干扰和镜像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接收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