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确分析飘球原理,对于指导发球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张永良同志的《飘球原理的分析》(体育科研77年第11期)和许浒同志的《对旋转球和不旋转球的原理的分析》(体育科技78年第11期),对排球运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阅读后很有启发。但感到有些问题有必要提出来与两位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飘球的流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于排球为什么会飘,尚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应用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原理,一种是应用流体力学中的边界层理论。本文对前种分析进行商榷,然后详细阐述对后一种理论的分析。一、对“飘球原理分析”的商榷有几篇文章和教科书的作者分别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伯努利原理。本文对此提出异议,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低平弧度的发球中,有飘球也有旋转球,而高弧度的发球中,却只有旋转球一种即“插腊式”发球。我们想如果按照飘球的原理,以准确的技术动作,把球不旋转地击向高空,使球到达最高点之后成为“自由落体”,则必然以飘球的形式下落。通过实践,证实了我们的想法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自从排球场上出现了飘球这一威胁性发球以来,在比赛中给一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使一次攻战术配合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飘球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对于促使排球运动各项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方面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前人拥有文章阐述和研究,如许文给飘球下的定义:是指在作用力的情况下,球不旋转地在空中飞行时,由于球体与空气的动力的相互影响,导致了球飞行的轨迹也随之改变,出现上下或左右的飘晃现象。(引自《西安体院学报》1978  相似文献   

5.
飘球原理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1年第三期发表了赵善灵同志的《飘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文(以下简称赵文),读后深受教益,启发很大。本文拟就赵文提到的飘球的原理、特点问题,与该文作者商榷并希望排球界的行家们批评指教。赵文认为:由于排球不是一个完全对称的球体,各部位的质量不一、重量不等,特别是气门(重5克、占总重量的5%)的存在,使球体的重心不能落在球心上,故引起飘晃。一、关于重心与球心的误差问题排球由于气门嘴的存在,重心不一定能处在球体的中心部位,这是事实。但是,重心与球心的差异是否就是飘球产生的首  相似文献   

6.
在发球和接发球趋于平衡的今天,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增强发球的攻击性,对于提高排球运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978年北京国际排球邀请赛上,看到日本队猫田胜敏的“插腊式”发球,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发球技木花样繁多,动作多样,但从其性能分析,无非是旋转球和飘球两种,现在低平弧度的发球中既有飘球又有旋转球,而高弧度的发球中,却只有旋转球一种。我们想如果按照飘球的原理,以准确的技术动作,把球不旋转地击向高空,使球到达最高点之后成为“自由落体”,则必然以飘球的形式下落。通过实践证实了我们的想法。为求得各位专家和同行们的指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动力相似性原理出发,从理论上提出了乒乓球“飘球”技术,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阐述,旨在为乒乓球技术动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风洞"流体力学实验对飘球技术发展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浒 《体育科学》2002,22(1):57-59
采用调查法、统计法、实验法、论证分析法,对1999年世界杯比赛中不同发球技术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并根据“风洞”及“自由落体”流体力学的实验,对飘球中的潜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研究表明:(1)当前飘球威力减弱,一是与发球技术动作不细腻、不规范有关。二是与目前运动员习惯于远距离高弧度的发球有关。根据理论和实验研究,要挖掘和利用飘球技术的潜能,应中远距离站位,发接近球网上沿的大力平;中飘球。  相似文献   

9.
关于排球飘晃成因的流体力学分析(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排球飘球成因的几种观点,依据“柏努力”原理,进行了力学分析;对排球的临界速度做了介绍;并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羽毛球界中围绕发旋转飘球争议纷纭,众说不一。特别在今年4月份全国羽毛球等级赛中,由于普遍使用了这一发球技术,使得一些比赛场次的胜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赛后甚至出现这样一种论调:“以后只要练发飘球,其它都不练了。”这尽管是个别同志的一  相似文献   

11.
对飘球飘晃性能及原理的生物力学分析张新亚(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飘球是当前排球比赛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发球技术,由于它在空中飞行时的飘动和摇晃使接发球者判断困难,因而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往往破坏对方的一攻或直接发球得分。实验结果证明,飘球晃动的产生与多方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球类运动项目较多,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看大体可分为两类,即旋转的弧线球和不转动的飘球及平动球。圆球外形虽然简单,但运动中的物理现象及轨迹却相当复杂。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不少学者分析各种弧线球及飘球的力学原理,并提出了许多用作攻击对方的技术方案以及防守措施,  相似文献   

13.
飘球原理归结及其潜在威力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排球新规则有关发球条文为依据,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根据风洞实验、自由落体实验的结论与数据,对飘球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挖掘飘球潜在威力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4.
1 什么是“飘球”? 所谓“飘球”,是指在比赛中未能准确击球,球打在了拍面的前部且没有击中球的正面,此时球向前飞行会产生晃动,而且落地反弹很不规则,这种球是令接球的人感到别扭的一种击球。虽然这种球常常是比赛中的“意外”击球,但因为这种球有特殊的效果,有些职业高手在比赛中就故意打这种球。当对手采用发球上网战术的时候,一旦遇到球发到外角的情况,他们便可能使用这种击球方法,利用拍面的前端击球,以削减球速,并将球打到对方的脚下。此外,当对方发动猛烈攻击时,为了赢取时间有时也采用这种打法。  相似文献   

15.
曾在六十年代初期被称为“秘密武器”的正面上手飘球和勾手飘球,随着时代的前进,今天已被广大的排球运动员所掌握,但随着技战术的发展,今天在比赛中使用了一种更具威力的跳发飘球技术。 如何令广大青少年掌握好跳发飘球技术呢?在此,本人就跳发飘球技术及其训练简单地谈一谈看法: 一、跳发飘球的技术要点 跳发飘球,按其发球方法分,可有两种: 第一种按其步骤,分以下五步: 1. 准备:队员站在发球区内即定的位置,面对球网站立,左手或双手持球于胸前,身体放松,两眼注视前方。 2. 抛球…  相似文献   

16.
1.现代男子排球发球现状分析近三十年来,发球技术多以飘球为主,尤其是远距离“平砍式”飘球的威胁较大。这种球速度快、幅度平、过网点低,飘晃中突然下沉或平冲而来,给接发球队员造成判断上的困难,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但近十年来,跳发球有了很快的发展和突破,特别是大力跳发球因发球速度快、旋转性强、飞行时间短获得了较高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反复研读了本刊1997年第1期张正明同志的《浅谈体育学科的分层次教学》一文(以下简称《分层次》),颇受启发,但也有疑虑之处,本人想就以下几点谈点自己初浅的看法,兼与张正明同志商榷。一、进行动态分组要有章可循《分层次》一文,在第二点“分层次教学的组织”,第1点提出的“五项达标按总分分层次”,即300分以下为A 层次;300~400分为 B 层次……。”总觉得这样的分组缺乏依据。事实  相似文献   

18.
发飘球,有正面上手发飘球,側面勾手发飘球和下手发飘球。在近来的比赛中应用較多的是正面上手发飘;侧面勾手发飘球也有部分运动員应用,下手发飘球,由于击球部位低,弧度太,因此威力不大,一般不引起人的注意。不管用什么姿势发球,根据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跡,飘球大致可分为轻飘球、平直球,一般抛物线飘球。现在談談发輕飘球的问题。所谓轻飘球:就是一种冲力大,飘幌快的前进的一种球。当球的冲力减少和快消逝时,由于球受  相似文献   

19.
六十年代中期,确定了我国“快”字当头的羽毛球技术风格,快攻打法开始崭露锋芒。由于步法上的革新,加快了上网的速度,击球点提高了,大大地发展了网前进攻技术,出现了不同旋转翻滚形态和飘忽不定的搓球。在这种搓球的启发下,一种新的发球技术——发带旋转性的网前球,即飘球已在孕育中。显然,飘球是快攻打法的必然产物。但是,它的诞生和发展与一切新生事物一样,在我国羽坛引起了哗然争波。  相似文献   

20.
从发球技术的演变,看八十年代发球的发展趋势。一、五十年代发球的特点是“力”五十年代的发球是得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旋转力强。二、六十年代发球的特点是“飘”六十年代初飘球问世,使发球在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