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记载左光斗对史可法的一番话,共53字,文末作者还特意说“狱中语”乃其宗老(左光斗之女婿)“亲得之于史公”,明其无欺。查《明史》左、史之传,均无记载,倒是钱钟书先生经过考证,发现左光斗的“狱中语”还有三种说法。一是史可法《忠正集》中...  相似文献   

2.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最后一段,为了补说“逸事”的由来,以明其确凿可信时说:“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这段话可译为:我的同族老长辈号涂山的,是左公的女婿,与我去世的父亲友好,他说监狱中的话是亲自听史可法说的。应当看到,许多注本将“甥”释为“外甥”,显然是不对的;而旧版的人教版课本,则没有作注,也易于让人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在《谈文章的修改》一文中说:“想得认真,是一层。运用相当的语言文字,把那想得认真的心思表达出来,又是一层。两层功夫合起来,就叫做‘修辞立其诚’”。刘白羽同志是公认的当代散文大家之一。《长江三日》是他的名篇。把节选到高中课本中的《长江三峡》部分和刘白羽同志散文选中的原文加以比较,就更加可以看出作者和编者在“修辞立其诚”上的匠心。下面试图扼要地把《刘白羽散文选》(1978年1月北京第1版)原文,和高中课本第一册节选部分,作一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周处》一文,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由于版本不同,课本“白额虎”一词,有的选本作“邅迹虎”.如北京大学编选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选的《古代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的《历代文选》,都作“邅迹虎”. “邅迹虎”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散文选》、《历代文选》,都说意义不详;北大选本注:“邅,邅回,行难貌.迹,足迹.”难道一只“行难”(行进困难)的老虎,却成了义兴的“三横”之一吗?纵观全文,义难连贯. 我以为:“邅迹虎”,即经常转换方向,行踪不定,出没无常,四处为害的老虎. 现由如次: 1.屈原:《涉江》“入溆浦  相似文献   

5.
马志伦 《学语文》2012,(3):23-24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他记事类文章中的精品。全文寓情于事,以形传神,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的写法类似;又以左光斗和史可法师生之间的互衬,凸显人物的光辉形象,这又和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的写法相仿。  相似文献   

6.
朱明同学问:《左忠毅公逸事》既然是记左光斗的逸事,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史可法?这与文章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这是以宾托主的艺术手法。文章首先正面描写主要人物左光斗。写左光斗勤于国事,不辞辛苦,发现和选拔人才,再写左光斗身陷狱中,心系国事,坚强不屈。直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细节来刻画出左光斗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拯救国家而爱护人才的光辉形象。其次,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写史可法的逸事来衬托和突出左光斗的形象,运用了以宾托主的手法。文中写史可法有三处。一写左光斗被陷下狱,史可法冒死探视。看似写史可法的情深,实则为了显示左光斗的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左光斗平素对史可法的义重如山。二写史可法奉命守御,勤于军务。史的忠于  相似文献   

7.
《左忠毅公逸事》中,作者方苞以大量笔墨书写史可法,并不偏题,更非败笔。这些笔墨正是对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与精神的正面刻画与侧面烘托之笔。“伏案”的史可法,展现左忠毅公的惜才之心——爱才伯乐,独具慧眼;“及试”的史可法,凸显左忠毅公的选才之举——为国选才,干脆果决;“探监”的史可法,突出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谋国之忠,不屈之毅;“流涕”的史可法,衬托左忠毅公的伟岸人格——不惜己身,心怀天下;“守御”的史可法,烘托左忠毅公的精神魅力——率先垂范,薪火相传;“躬造”的史可法,表现左忠毅公的高瞻远瞩——传承情志,选贤举能。  相似文献   

8.
一点说明语文课本所选的内容,在《水经注》中不是写三个峡, 而是写一个峡——巫峡。建议课本再修订时将这篇课文的标题改为“巫峡”。(请参看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六七○页)《巫峡》是郦道元《水经注》里写得精彩的一  相似文献   

9.
《亡人逸事》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下“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课文,其作者是被冠以“荷花淀派”的现(当)代著名作家孙犁先生,本文作者为悼念亡妻而作的一篇写人叙事的回忆性纪实散文。然而,语文教师一般都感兴趣于教和它同属一个板块的《金岳霖先生》,对《亡人逸事》则往往“弃之不教”,究其原因可能就在于此文读之实在“浅淡”,无料可教。然被誉为“传统文化守护者”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却一直对孙犁先生推崇备至,认为“孙犁的作品不煽情、不造势、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的《左忠毅公逸事》,编者在“自读提示”中说:“所谓‘逸事’,是指散失没有留传的事迹。”这里所说的“散失没有留传的事迹”,固然不错,但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未免过于肤浅,绝不是作者原有的全部命意。如果仅限于“散失没有留传的事迹”,何以不用“遗”字?持这种意见的,还有卫星电视教育·小学教师培训教材的《文选和写作》(第三册)也在《段太尉逸事状》的注释①中说:“逸事,史书没有记载过的事迹。”二者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他的碧血丹心谱写的这两句诗,作为我们民族轻生死,重气节的精神的写照而永垂史册。《明史·史可法传》称史可法为文天祥转世,其说固属无稽,但文天祥以身殉国、宁死不屈的精神,史可法加以继承发扬,却毋容置疑。全祖望的《梅花岭记》,就是一篇史可法的“气节颂”。  相似文献   

12.
散文教学在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课本里共选有散文作品92篇,占整个篇目188篇的三分之一。所以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好散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想就散文的概念;散文的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散文教学诸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一、散文的概念。最早提出“散文”这个词的是朱自清。他说的“散文的意思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善于通过对人物行动的编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心理的底蕴,灵魂的奥秘依附在人物的行动中显露出来。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在表现左光斗的性格特征时,就充分地运用了“以形传神”的传统手法,抓住左光斗几个有典型性的行动描写,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左光斗的爱国精神、正直性格,正是通过“微行”选拔人才,在牢中“倚墙而坐”,训斥史可法等一系列行动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4.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选录明末名臣左光斗、史可法师生事迹,裨补正文本传之不足,诚为“义、法”一统之散文精品。然“逸事”之前因后果、时间地点,或则失之明晰,或则偶见舛误。今就时文未行涉及处,参诸有关史料补苴如次:一、天启元年(1621年)冬,左光斗萧寺识...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作家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收入《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堪称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佳作。这篇散文,一九七九年选入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本,一九八一年再版时,竟修改了十七处之多。现在,让我们通过对照来总结一下经验,从中弄明白为什么“不应该那么写”,而“应该这么改”,我想,无论是对于教还是学总该不无裨益吧。  相似文献   

16.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高中语文三册《训俭示康》)课本将“鄙吝”理解为两个词,分别注为:“鄙;没有见过世面”。“吝。舍不得花钱。”还有《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言文选读》(第一册)的注释也与课本相同。这样注释并不恰当。“鄙吝”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早在司马光之前的占书中就把“鄙齐”当一个词来使用。《后汉书·黄宪传》:“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存乎心。”又见《世说新语·德行》。《晋书·周礼传》:“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贵义轻财。”司马光以后的人也是把“鄙吝”当  相似文献   

17.
释‘甫’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是《核舟记》所记载的雕刻艺术品——核舟的款识。课本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把“甫”释为“字”;《古代散文选》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甫是男子美称,表字”;《文言难句例解》说:“‘甫’,《说文》:‘男子美称也’,因此尊称为  相似文献   

18.
<正>《亡人逸事》是作家孙犁悼念亡妻的一篇散文。文章回忆了从说亲、相亲、婚后到妻子临终的一些生活片段,在真实的细节描写中展示了一位辛勤劳作、任劳任怨、知足乐命的中国传统妻子的形象。《亡人逸事》文字质朴,叙述清晰,似乎一望便知,勿用深究;实际上文章言简义丰,可以深入探讨的地方不少。正如作家苏北说:“但凡识得几个字的人,看孙犁的文章简直没有什么难的,仿佛玄机全无。倘若自己一试,却满不是那个味。没有经过训练的人,是不会读懂孙犁的。”因此,本文且从《亡人逸事》的结尾艺术来做一点探析。  相似文献   

19.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二册的文体分类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看课本的部分目录。第一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第五单元散文”,包括《荷塘月色》、《灯》等。第二册“第二单元记叙文”,包括《包身工》、《荷花淀》等;“第三单元记叙文”,包括《土地》、《黄山记》等;而后又列出一个“第五单元散文”,其中包括《天山景物记》、《风景谈》等。据有关介绍,全书一至四单元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实用文部分,第五单元为  相似文献   

20.
一、“都试”课本注:“讲武”。不妥。容易跟上文“致民田猎以讲武”的“讲武”相混。此处“讲武”是“教练武事”,是周朝训练军队的一种制度。而“都试”却是汉朝考试武士的制度。《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释为:“集军士于都城,考试武艺。”汉朝这一制度,史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