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乘佛法与中国禅宗超越了小乘佛教的"中道"修行方法,打破了以"究竟涅槃"为终点的修行目标。大乘般若智慧与万法唯心的结合,创造了中国禅宗无相、无住、无念的"三无"法门。看上去眼花缭乱的派别纷争和禅修方法,其实不过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一切皆如盲人摸象。  相似文献   

2.
缀合敦煌文献中的6个卷子,可以完整展现《佛法东流传》的原貌。从内容来看,《佛法东流传》与智昇《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基本吻合;但从文章内部透露的相关信息推断,两书不可能出自智昇之手,而很可能源自释法琳《释老宗源》。《释老宗源》因收录了《汉法本内传》被“禁断”传播。智昇以续补《集古今佛道论衡》的名义,将《释老宗源》中的佛教部分辑录出,以《续集古今佛道论衡》之名顺利入藏。至于敦煌本《佛法东流传》,早在《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成书之前就以单本形式流传于世了。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佛法的戒、定、慧三个层面对于佛化电影的分析以及《青蛇》和《白蛇传说》两部佛化电影的对比,提出佛化电影的成就高低取决于其对佛法内核的理解与表现.指出在当代文化激荡的背景下,要弘扬传统文化就得学习、吸收文化精华并与时代要求及表现手段结合.  相似文献   

4.
代价     
赵昂  吕士民 《高中生》2012,(4):23-23
越是愚昧的人,越是盲目地虔诚;越是虔诚的人,越要为盲目的执著付出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传统佛教的相关理论特征入手,揭穿李洪志在“佛法”的幌子下贩卖封建迷信的实质。第一,关于佛法的标准问题。第二,关于佛教“破执”和“入流”。李洪志对佛教名词进行曲解和误用。1.“法身”。2.“法轮”。3.“觉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有学者对敦煌第428窟卢舍那佛法界图像的尊名提出异议。敦煌现存此类图像十余幅,本文认为此类图像就是卢舍那法界像,对这一图像在我国的发展和演变作了探讨。并认为敦煌卢舍那法界图像经历了一个兴起、盛行和衰落的过程,这一图像在敦煌的兴衰,在洞窟的绘置,与一定时期的佛教思潮以及历史背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韩愈一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对佛老"异端",大加排斥,其反佛道思想在诗文中均有体现。韩愈的涉佛道诗令人注目,绝大部分诗作贯穿着韩愈辟佛倡儒的信念,或多或少表达了他排佛斥道的态度,传达出明显的反佛道特点。下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写下了这优美的情诗。仓央嘉措,公元1683年生于西藏南部的一户农奴家庭。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其亲信桑结嘉措根据当时西藏局势,密不发丧,隐瞒了广大僧侣和当时的康熙皇帝长达15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S.6551<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的写作时代的考察,依据史实指出其写作时代当在公元774年~780年之间(唐代宗时期),正值回纥牟羽可汗(也即登里可汗)执政之时,其作者当是出于唐国与于阗之间的某个西域国人.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思想最为复杂的文学家。其思想中儒、佛、道兼容的倾向尤为突出。而这些思想又比较集中、鲜明地体现在他以“赤壁”为题材的一组诗文中。  相似文献   

11.
张祜与佛道     
作为中晚唐时期的下层文人,在张祜的身上仍然体现着整个唐代的共同特性:以佛道来缓解心灵的压抑。而这种共同性,也正是诗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敦煌文献中伯2459V《佛本行集经》卷七,斯4194《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八、第二十九节录,伯2837《佛本行集经》(拟),伯3317《佛本行集经》第三卷已下《缘起简子目号》四个写卷进行了一一考证,发现三卷并非抄写的《佛本行集经》原文,而疑似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而伯3317卷《简子目号》也可能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的提纲。总之,此四卷内容显示了佛经到讲经文的发展痕迹。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道佛三大家思想中的精华”,群经所述无非是“道”,千经万论都是修“心”,修德即修心。道是衍生万物的力量之源,“天之载我者,德也”,利他利众是最高境界的利己,德是“道”的显示器,修德才能悟道、合道。人与道之间的障碍是人的心灵之镜布满了贪嗔痴慢疑和怨恨恼怒烦等私欲的灰尘和杂质,将灰尘和杂质这些负能量清除的过程,就是心灵净化的过程,也是德性不断圆满的过程。全德的人才能合道,合道的人必然全德,合在一起为道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揭示我国传统小说脍炙人口,走俏文化市场的一个原因——佛道文化孕育了我国传统小说的人物崇高美、情节圆融美、环境奇幻美,也同时造就了以佛道混合的文化积淀为基础的艺术欣赏心理。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的一个主题是佛道二教所主张的对世俗的超脱,《好了歌》充分表达了这种思想.这一主题与酒文化的关系是相通的,即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内涵之中就包括超脱世俗之主旨.中国历代的学者与文人之所以对酒有着一种特殊的喜爱,也正是这种主旨的体现,从而形成了一种世俗超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覃子豪的后期诗作从具象走向抽象,充满神秘与幽玄的情调,知性、深奥、超然、空灵,由此可见以西方象征主义为首的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可见佛教、道教的影响,如禅悟、静寂的禅境、老子式的辩证法等,中西合流,圆熟优美。  相似文献   

17.
广东南江流域禾楼舞巫术仪式的服饰与其他区域的巫术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在仪式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禾楼舞的服装及佩饰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其基本特征及文化源流,进而帮助了解禾楼舞的地域、民族特色及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8.
西夏对佛教道教在法律上的规定是多方位的,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管理体系的完善、僧侣道士的法律保护、主要犯罪及刑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而又细致的规定。通过这些法律的规定,反映出西夏运用法律手段对宗教的扶持与利用,亦体现出西夏时期佛教道教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比较蒙昧的人,没有过人的智慧,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不懈的精神,没有执著的追求……因此面对这流光溢彩的世界,心中不免有些茫然和彷徨,甚至常常还会生出一些失落和忧伤。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李颀诗歌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李颀并非今人所定位的边塞诗人,并且尽管诗中多处流露出宗教思想,但诗人主导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不过是一种受宗教影响的儒家失意者的消极思想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