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想";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在于引导学生"想"。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否则,他的教学很可能就是盲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这个问题可能特别值得探究。儿童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世界会有哪些疑问?他们会不会、有没有能力把不明白的问题全都问出来?……和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忍不住要请教这  相似文献   

2.
学生既然要想问题,就会有想对的可能,也有想错的可能。让学生自由思想不只是教师的赐予,从根本上说是学生的权利。教师有时会刻意安排一些讨论,让学生把他们所想的说出来;做作业时把他们所想的写下来。对他们所想、所写的东西,教师要加以评价。但这些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说错想错的事是必定会有的,即使成绩很好的学生,100个问题之中一个也不答错是很难的。并且,出错或犯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过程,经历错误是学习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稿约     
正被学生指出错误的那一刻作为教师,我们常以为学生树立榜样为荣,然而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即便是教师也会有知识上的盲点,也会有无意中说错做错的时候。在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的时候,教师该怎么应对呢?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确实出了差错的时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在您的教育生涯中,是否亲历过、听到过这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学生最重要的活动,是“想”;教师的教学,目的也在于引导学生“想”。教师应当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否则,他的教学很可能就是盲目的。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这个问题可能特别值得探究。儿童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世界会有哪些疑问?他们会不会、有没有能力把不明白的问题全都问出来?……和小学教师交流时,我常常忍不住要请教这类问题。我对儿童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充满好奇--我们也是从那个年龄走过来的,但有些过程被淡忘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10,(11):36-37
师德师风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走向。要想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师必须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要想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想让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会学和乐学"。从学生的角度看,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有普遍的关注;从教师的角度看,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反复强调的地方,学生还是会重复犯错.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预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和易错点作了充分的估计,但他们在课上更想做的是避免学生犯某些错误,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畅.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应该尽量避免学生犯错,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暴露出他们的错误,有  相似文献   

8.
传统数学背景下,教师与学生是一种中从关系,学生听从于教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教师也是严格按着教科书教学,这种教学思路已不能符合学前教学形势。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认知都是不同的,要想每个学生都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是不可能的,并且教师一味枯燥地传输知识,也会给学生造成反感和厌学情绪,严重打击学生学习新语言的积极性。让学习充满想象力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有玩的权利,有提问的权利。英语教学应该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想得清的人才会说得清,说得清的人必定想得清。可见,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了语言也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说的训练,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中来,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管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和控制,从来就不可能有下级管理上级的事,在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管理教师,教师处于被管理状态是天经地义的事。  相似文献   

12.
王丽 《考试周刊》2013,(54):42-42
<正>教师大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无精打采,教师有气无力;有时课堂精彩纷呈,学生口若悬河,教师妙语连珠。同样外出听课,有的课堂会让听者啧啧称叹,回味无穷;有的课堂却让与课者连连摇头,大失所望。为什么同一个人,上课效果却时好时差,判若两人;同是精心准备的公开课,上课的满意度竟有高有低,反差巨大。我想除了师生素质不等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个细节,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作为教师一定要舍得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会想、会做、会说,学生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英语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大多数学生想学好英语。但是,传统的英语课堂主要是教师讲解,让学生记笔记,或者是教师翻译,让学生复述,这些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或者说没有在乎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收到好的效果,可是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枯燥乏味。所以,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在语文课上,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并且往往为自己的问题设计而自鸣得意。然而,到了真正的课堂上,当教师将一个个问题出示给学生时,学生却没有兴趣。本想利用问题让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需求中的生成。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个细节,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更应该是体验课程。作为教师一定要舍得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会想、会做、会说,学生才能得到发展,这才是课堂教学真正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曹维 《成才之路》2013,(24):41-42
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不管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是文科教师就普遍会有这样的感觉,文科教师的教案写字多,课上讲的多,因为文科的特点是力求讲透,要帮助学生理解,要举一反三。教师也想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也想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要想成功都离不开一个"趣"字,只有让学生兴趣盎然,他们才会陶醉其中,乐而忘返。这样的教学,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若不能立足"趣"字做文章,就很难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自然也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一、让兴趣先行,教师的理念要到位所谓教师的理念要到位,就是说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这种激发绝不是口头上的宣扬,不是随便的几个故事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巧妙地结合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强调"数学教学最终不是教给学生作为客观世界基础的数学结构,而是要教他们如何发展自己的认知水平".教师不可能提供每个学生都适合的学习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方法,教师也不可能讲解学生想了解的所有内容,因此要让学生自主地探索、有效地学习,教师就要留给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教师更要为学生架设有效学习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0.
思考会促进智力觉醒。学生只有乐于“去想”和“会想”,才能触动思维,使智力得到发展。有时,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常常包办代替,不给学生留有想的时间,学生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被牵着走。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使后进生忙于记住教师讲解的答案,由于并未理解而常常事与愿违。有些同学刚刚燃起智慧的火花,但很快被老师浇熄了,严重挫伤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思维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公式定理的推导、结论,应用题教学等都不能直接给出答案,应该在复习旧知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想,自己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只要他们有了积极性,有了想的愿望和兴趣,就可以触动思维,思维也就会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