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末去一所中职学校办事,在学校门口正好遇到一位前来参观学校的家长。她先是跟门卫了解情况,然后仔细去察看教室、寝室和食堂。我问她对这所示范性学校是否满意,她听到我问话,立即警觉起来,在确认我的身份后才对我说:"不是我不相信你,现在为了招生什么人都有。学校好不好,我还是要自己去看。"我问她看中了学校没有,她说还没有,觉得职业学校都差不多。我又问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专业,将来有什么要求,她只是说希望学校能够管理严格,孩子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把钥匙     
我家住在学校附近,走路只要五分钟左右就能到学校了。 我每天都是自己去上学,放学也是自己回家,我有时特别羡慕有爸爸妈妈来接送的孩子,他们可以牵着大人的手,享受着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一只手,可以拾起一片垃圾;一只手,可以交上一份答卷;一只手,可以支撑起一个家庭。一只手,可能会打碎一只瓶子;一只手,可能还会伸进别人的口袋;一只手,也可能会把自己关进监狱。每个人都有手,手的价值,决定于一个人的思想,于是乎,所有的人都想到了教育。俞洪敏说:面向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要让孩子认识自我,培养孩子的三大"商素"——智商、情商和逆商。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到我们老去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4.
高洁 《考试周刊》2011,(43):228-229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一些家长经常跟我诉说自己教导孩子学习方面的烦恼。有的说:孩子回家不是疯玩,就是看电视,不打几下不写作业,一写作业就犯困;有的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磨磨蹭蹭,一会弄弄玩具,一会掰掰手,一会吃点零食,东张西望,半天写不了几个字;有的说:孩子写作业看起来也是认真去写,可写完一检查,丢三落四,错字连篇;还有的说:一天下班身心疲惫,也没有精力管孩子的学习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5.
特别的母爱     
<正>母爱通常给孩子的感觉是甜蜜的、温柔的。但妈妈给我的爱却是特别的,意味深长的。记得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妈妈在送我上学的路上就告诉我,她只送我几次,以后就得我自己走路去上学了。送我上学的那几天,她都牵着我的手走路去学校,路上反复地告诉我应该怎样穿马路、怎样认标志、怎样避开车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乖孩子学校老师刚讲完有关天国的事情。“现在,”她说,“所有愿意到天国去的孩子们举起一只手!”除了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小男孩外,所有的孩子立刻举起一只手。“布耶恩。你不想到天国去吗?她问。“我不能去,”小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的家长经常抱怨,说平时自己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摔了,大人心疼得不得了,马上上医院检查;孩子生病了,家长心急火燎地为其四处求医;而自己病了,孩子却连问候的言语也没有,实在令人伤心。为什么现在的许多孩子都缺乏责任感呢?仔细分析,大部分原因还是在家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并承担着怎样去"教会"孩子生活、学习,而不只是简单地当好一个  相似文献   

8.
又见漂泊鸠     
四、逃跑爸爸拉住我的手,就往外走。小个子冷冷地说:“你自己去就行,他留在这儿。”爸爸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口气坚决地说:“不行,孩子必须跟着我!”讨厌鬼挡在我的面前,幸灾乐祸(huò)地说:“没有办法,老板讨厌他,不想见他。”爸爸生气地说:“既然这样,我也不去了!”“这又何必呢?”小个子连忙出来打圆场,“让孩子在这儿玩,不是更好吗?何必带他去见一个不喜欢他的人呢!”说实在的,我也不想见那女人,就对爸爸说:“你自己去吧,我在这儿等你。”小个子还故作幽默(yōumò)地说:“这里没有大灰狼,还怕被谁吃了不…  相似文献   

9.
<正>一、现象简述第一组镜头:一个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学校;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向你诉说学校的新鲜事;一群孩子,大胆地在台上展示她们优美的舞姿……第二组镜头:孩子带着一双朦胧的眼睛说"妈妈,我还想睡""我不想上学,怕老师批评……""作业太多了,我怕……"为什么前面的孩子喜欢上学而后面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杨子 《辽宁教育》2014,(12):51-52
正这学期刚刚开学,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找到我,谈到孩子开学后不愿意上学,老师留的作业也不写,心里很着急。家长说孩子的老师年龄太小,经验不足,上学期跟孩子之间发生过冲突至今都没有解决。老师自己都没长大,怎么教育孩子。原来这位家长所说的是86年出生的一个"小老师"。家长找过学校几次,希望校方更换老师,校方告知无法调换,家长就想把孩子转到其他的学校,可孩子说已跟同班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如果换了新学校,还需要花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家长面对以上诸多困惑,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11.
张岚 《甘肃教育》2014,(23):27-27
正树立学校形象少不了学校文化,塑造学校品牌必须关注学校文化。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中立于潮头;如何把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创造出自己的品牌;把学校办成让孩子们向往的幸福成长的乐园;使学校成为用文化滋养孩子幸福童年的沃土,建设学校文化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是很值得去思考和实践的。一、让孩子看见文化1.学校不断探索适合自我发展的办学思想和理念,逐渐形成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文化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3.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14.
姚蒙 《师道》2011,(5):31-31
笔者曾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一所实验学校就读,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回家后笔者与之交流。孩子说,他们学校上课很自由,也很无味。不论是语文课还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课,老师都叫他们读、读、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笔者问孩子,一堂课下来能记住多少东西,学到什么。孩子说,下课后,感觉什么也不知道,课后写作业时再去翻书本。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人说,要用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不少家长往往因不得其法而显得十分困惑与无奈。其实,家长的人生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教材,父母的经历是孩子天生的教科书。只要掌握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就能用自己推动摇篮的手推动未来。  相似文献   

16.
差一分钱     
<正>有个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那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孩子一脸兴奋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握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握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他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相似文献   

17.
石墨清风 《家长》2013,(Z1):22-24
家长和孩子开玩笑,要掌握好尺度,不光自己知道是玩笑,也要让孩子识别出来,彼此用温情和善意回应对方。一天,同事小张跟我说:"早上上学的路上,我问儿子‘:你们在学校是不是用温水洗手啊?’他拖着声音回答:‘不是,是冷水。’看着他伸着舌头坏笑的表情,我估计他说谎,又问‘:真的是冷水?’他还是笑着说‘:真的是冷水。‘’那我去问问老师。’  相似文献   

18.
赵赜琨 《甘肃教育》2014,(23):124-124
正开学了,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评选1个"暑假好少年"、1个"优秀雏鹰小队",这是学校每年的惯例,旨在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都去学习,争取下次的优秀名单中有自己的名字。评选还没开始,班级的"刘大嘴"(小涵的别称,一个什么话都敢讲的孩子)马上举起了手,好像很着急的样子。"小涵,你有什么话要和老师、同学们说吗?""老师,我觉得每学期只评选一名好少年不公平。您在放假前曾经说过,在暑假中只要用心完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应该是众多理念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尊重的理念包括:给孩子多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多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多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感悟;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尊重学生,不是说在口中虚无缥缈的教学理念,而应该是落实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每年开学前夕,家长送刚考上大学的孩子去学校报到,都要引起一阵议论。很多人都说,孩子大了,要让他们学着自己管理自己,试着独立生活。从道理上说,这话当然是对的。可是,家长会放心让孩子独自上路吗?显然不会。因为大部分孩子没有这个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