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强调的无疑就是要学生真正地"读懂".语文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因此,我认为必须抛弃那种纯粹的"讲懂",变"讲懂"为"读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读懂"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强调的无疑就是要学生真正地"读懂".语文的人文性更决定了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贴标签的办法授予学生.因此,我认为必须抛弃那种纯粹的"讲懂",变"讲懂"为"读懂".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读懂"呢?……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是语言基础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习作家作品课,也不是让学生听广播电台的阅读与欣赏节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以及将来立身社会的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打下足够的语言基础,使之成为学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采用"变讲为诱,变授为导"的方法,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现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诱导,在学生思维模糊不明时诱导,在学生思维需要优化时诱导,在学生思维缺乏深度时诱导,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提升学习品质,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变“串讲”为“点讲”湖北宜昌市教科所刘光胜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改革传统教学的弊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快速培养学生自读会读的能力,反对教师的“满堂讲”、“满堂问”,反对“提问加串讲”的填鸭灌输...  相似文献   

6.
繁琐的情节分析型语文课,尽管表现形式似乎各有差异,但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讲一雌、练”为课堂运作的基本过程c间以提问回答的情节分析式的“讲”,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最长,成为主要教程。教师通过“讲”,希望求得学生的增”,尔后才是在快下课前形式化地“练”一下,占时不过二、三分钟;如果下课了,就把“练”推到课外去完成。训练型的语文课,其课堂运作的基本过程,却“反其道而行之”,呈现“讲、练一懂”的模式。这种“讲”占时不多,从根本上说应是“导”,而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最长、成为主要教程的是“练”。通过“导”和“练”,…  相似文献   

7.
课改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师更加注重在课堂上让位于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但是,要真正变教师"讲"的课堂为学生"学"的课堂,教师就要智慧地掌握进与退,既要肯于勇敢地退下来,更要懂得适时地站出来。勇敢地"退下来",坚持"五个还给"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一节课中,教师占用的时间多了,属于学生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为了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读书、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必须"退  相似文献   

8.
9.
<正>学生习作时"无材料可写",大家对此谈论得可谓"历史悠久",究竟原因何在?能否从"根"上解决呢?我认为原因就是学生"坐井观天","根"就是"封闭"。下面列举来自学校、老师、家长的一些"封闭"现象。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作为课堂上的“讲师”,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往往随着老师的“问”团团转,大多被动应付,接受性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要想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  相似文献   

11.
跨入新世纪,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愿读书;老师对语文教学无奈,在学生不愿读的情况下,只好以讲代读,以练代读。语文课上没有读书声,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12.
跨入新世纪,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愿读书;老师对语文教学无奈,在学生不愿读的情况下,只好以讲代读,以练代读。语文课上没有读书声,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13.
过程一“:读”近文本师: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这篇名作,也禁不住想放声高吟一回,愿意听吗?生(众):愿意。师:老师读的时候请同学们不要笑话老师的太投入哟!(师饱含深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时而低回,时而高亢,时而呼喊,时而奔放。生听得如痴如醉。)师:谢谢!怎么没有人笑呢?老师读得真的那么感人吗?生1:我笑不出来,心里沉甸甸的。师:你认为苏轼面对伤心和痛苦,仅是伤感流泪吗?生2:不,他后来变得豁达了。师:你们的感悟能力非常强。现在让我们先来齐诵这首感人肺腑的词。过程二“:读”进作者师:苏轼写这首词是什么时候?生(众):丙辰中秋。师:既然是中…  相似文献   

14.
为“讲”正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老师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以及优美的语言在课堂上的闪光,学生的心灵世界就缺少了一缕明媚的春光!  相似文献   

15.
一天晚上,我正在修改刚刚完成的文章《“可能性大小”教学的再探索》,儿子推门进来,随手拿起我写的文章看了起来。看完第一段,他问:“妈,你主张做实验吗?”  相似文献   

16.
懂“行”     
领导要有业务知识,要学有专长,要懂“行”,这个话已经说了多少年了,但是,真正能身体力行的,似乎并不那么多。我采访过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第一中学李福根校长。他是懂行的,而且懂得很多,然而,他并不自满自足,他还是在努力地学。当记者闯进国家教委校长培训中心宿舍的时候,夜已深沉,可他还在那里伏案攻读,又圈又点,学得很认真。我们应当提倡这样一种精神——作为校长,尤其应如此。要懂行,也不易。当领导就不能当空头领导,那种  相似文献   

17.
说“懂”     
说“懂”■朱钧大人常问自己的孩子:老师讲的,懂不懂?回答懂了,便放心;不懂,便着急。的确世上有许多问题要弄懂的,否则,便无法生活。学习是个常见常新的话题。懂的越多,知识似乎就越多。世上还有些问题是无法搞懂的,原因很多,诸如经验、阅历、知识、时代等等。...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那是周振甫老师写的《立方的懂》。文章是讲怎样学习古文的。作者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怎样读书,张老先生说他开始读书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方的懂"。他说读书关键是要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只是记住了一些生字和句子,那只是"点线的懂"。  相似文献   

19.
谢茹同学问:艾青在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结尾处说,要把这首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诗人为什么要用“紫色”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细细阅读这首诗,就会发现,艾青不愧是丹青高手,他把早年学到的绘画技艺巧妙地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来了,拿起了调色板,妙手着色,设色状物,塑人,抒情,展示一幅幅不同的色彩与光泽和谐调配的画面,使读者在赏析中感受到许多言外没有说尽的东西,增强了诗歌反映社会生活的力度和独特的艺术美感。如第4诗节,通过八个生活细节描写大堰河家极度的贫穷和她做保姆的辛劳尽职。其中火红的“灶火”与“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和“乌黑的桌子”形成明暗对比,产生很强的立体感,构成浓浓的和谐统一的暖色调画面。浓重浑厚的暗色调表明她家是贫困的,但人是淳朴的,在火红的“灶火”映照下,诗人所生活的“家”洋溢着暖烘烘、  相似文献   

20.
读懂“独”     
犹记得几年前遇见的一部军旅小说,描写我同某支编外特种部队:其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上天人地有如战神附体.在战火中燃尽热皿风华,诠释着男人的最高理想。然而,在编制竞争激烈的试训营中,每天都有因为达不到严苛的标准而被淘汰的军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