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节质疑性阅读课,课文是《老山界》。一个学生提出了疑问,他先念了一段课文:“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然后质疑说:”红军为什么不排队拿饭,而要抢饭吃呢?这不是不遵守纪律吗?”  相似文献   

2.
开学初,我们曾经学习过关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文件,对照一下实际,“五多”情况在我校是存在的。教师们谈到教学体会,老是说:“我们的教学质量就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因此对于文件里的要求和方法,很多人都认为不一定能保证质量。后来,报刊上连续报道了有关新闻和经验,教师中的议论就更多了。有些人认为问题提得很突出,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有些人仍然是看法不同。  相似文献   

3.
课改的号角响起,“体会”一词便逐渐风靡课堂,有些教师对“体会”不得要领,热衷于提问:“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读读这段话(课文)你有什么体会?”诸如此类。学生呢,天南地北,答案五花八门。课堂上看似热闹,但效果却不容乐观。那么,应该让学生体会些什么呢?怎样体会?如何才能使学生从体会中真正有所得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我苦苦思索,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里只想就对于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去指导学生的问题,说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在校园内进行,主题是了解、认识校园内植物。在观察完校园内的植物后,师生来到池塘边。教师指着水面上发黄的荷叶,引导学生分辨。学生们的对话很是精彩。“这是藕。”“不对,准确的应该称为莲,生长在水下淤泥里的茎才叫藕。”“藕,在哪?”“茎怎么能生长在地下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不乏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能对一个卡通人物或一个科幻故事侃侃而谈;而对于一道数学题却是一躇莫展,无从说起。教师们不免疑惑:平日里伶牙利齿的鬼精灵一到数学课上怎么就变成了“沉默的羔羊”了呢?难道,真的是像有些师生说的数学课平淡、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相似文献   

6.
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竟然说了这么一些话:“你的头发这么长了也不去理,真象长毛贼。”“你这样顽皮鬼都怕你。”“今天不读好书,将来就没有饭吃。”“你踩坏了庄稼,生产队长一定会把你骂死。”等等。表面看来,教师是在教育学生,实际上却在散布封建主义和资产阶阶级的思想观点。“长毛贼”本是过去封建统治阶级诬蔑农民起义军的恶毒名词,人民教师怎能用来指责革命后代呢?不读好书就“没有饭吃”,难道学生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自己“吃饭穿农”吗?我认为,肩责培养坚强革命后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处处用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来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7.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黄帅同学的信和日记,象一颗有力的炮弹击中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要害,使我深受鼓舞,激发了我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使我想起了我们班上师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天我们班上有些同学上课没有遵守课堂纪律,把课堂搞得乱哄哄的,老师看到这样便嚷着说要跟我们“硬对硬”,要把我们“治服”。到底“硬对硬”、“治服”是什么意思?我们真不明白。我们不是说老师对违反纪律的现象不要提出严格的批评,而是要批评的。但是怎么能说要“硬对硬”、要“治服”呢?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呢? “硬对硬”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本质是“师道遵严”,渊源于“孔孟之道”,不应当  相似文献   

8.
时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了一句很动听的口号。它的下句便是:“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言下之意是,学生要是学不好或出了什么问题,责任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和教师。此话确实很煽情,不仅能让家长们非常乐意地把孩子送进学校来,而且能有力地鞭策教师去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但是,口号再煽情,它也只能是口号。现实情况是,学校无论怎么去抓,教师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保证一定就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根本就做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好学生”的标准难定,不可能人人都成绩好。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呢?德、智、体全面…  相似文献   

9.
教育叙事拒绝浪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再现昨天看到某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题目忘了。大意是说,班里有两个学生很少完成作业,又总能找出各种理由“对付”教师,让教师们很头痛。一天,两个学生又没做作业,课任教师很生气,于是把学生叫到了办公室。两个学生站在办公室里无动于衷。教师心想,这次看你们还能编出什么理由。一个学生说:“找不到作业本了。”另一个学生说:“钢笔忘拿了。”这位教师对他们的谎话,本想和往日一样批评一顿,转念一想:何不给批评“变变”脸呢?或许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0.
我吃饭时,爷爷说“:你的下巴穿了个大洞。”可不是吗?我扒(pá)拉一口饭,就掉下几粒。饭粒一掉下去,小鸡们立刻抢着去啄(zhuó),吃得津津有味,一粒不剩。就这样,我的饭一半吃进肚子,一半喂了小鸡。爷爷说:“小鸡比你强!”不行,我要做个棒孩子。后来,我就特认真地吃饭,做到了“颗粒归()uī)嘴”。小鸡们等了半天,仰得脖子都累了,却只能“望饭止饥(jī)”。于是,它们只好说“:你不喂我们,我们只好去捉虫子吃了。”我的下巴穿了个“大洞”!511600$广东省佛冈第三小学一年级@周嘉灵 !511600$广东省佛冈第三小学@朱烟红…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发现班上洗碗用的餐具洗涤剂没几天就用完了。怎么回事?经了解,才知是几个调皮的孩子把它挤到水池里,玩吹泡泡了。一天下午,我问小朋友:“喜欢不喜欢玩吹泡泡的游戏。”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接着问:“水里放点什么就能吹泡泡了。”刘斌第一个站起来,抢着说:“放上餐具洗涤剂。”话刚说出口,又象意识到什么似的,低下了头。王斌、石刚等也跟着低下头。我心中有了数,也没责怪他们,仍笑着问:“餐具洗涤剂是干什么用的?”大家说:“洗碗的。”“为什么用它洗碗呢?”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用它洗碗能消毒。”有的说:“用它洗碗特别干净,饭渣、菜叶碰到它  相似文献   

12.
开心一刻     
放在肚子里妈妈买回一网兜水果,叮嘱儿子:“你把水果放到谁的手都够不到的地方。”儿子说:“妈妈,那就放在我肚子里好了。”一天,儿子在睡房里吃面包,爸爸劝道:“小明,别在睡房吃好吗?要不然会来好多蚂蚁吃面包屑的。”谁知儿子听后不以为然:“不会的,爸爸,蚂蚁自己家里有饭吃……”蚂蚁有饭吃开心一刻  相似文献   

13.
抢饭一族     
同学们都说:“唉,吃点饭真不容易。”学校附近只有两家饭店,一到中午,全校的师生都要吃饭。你说,要从几百个人的嘴里抢点吃的,我们容易吗? 我们不怕困难,因为我们是“抢饭一族”嘛!每当要到午休时,就会有一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位影视界的朋友,是那种难得的不浮华的女士.有一次,我们谈及一个正走红的导演,她淡淡地说:“虽然他目前的市场状况挺好,但就我看来,也不过仅此而已,将来不会有什么大发展.” “何以见得?” “我差点儿加盟他的一部片子,但是拍戏的第一天,我就退出了剧组.你知道为什么吗?”朋友笑道,“他居然对我说:‘你别这么演,这么演太夺目了.你是个配角,不能抢主角的戏.’” “配角能抢主角的戏吗?他说得不是有道理吗?”我不解.  相似文献   

15.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教师的话音刚落,一些或许多学生便举起手,然后教师点名,学生回答,这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场景,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这已是上个世纪的事了。现在老师们仍然这样问:“这个问题谁能回答?”但学生已不必再由教师“钦点”,常常是教师一发问,便有十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着发言。而且现在教师也不用为评判学生回答的“对”或“错”而大费周章,学生们大多会在相互讨论、争论中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一些原先沉默寡言的学生也会受到气氛的感染,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发表意见。这就是大境中学实行“无需举手,自由发言”后的课堂教学情景,学生们将此举称为“思维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育人与做人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有一回遇到一个乡镇企业家,当他知道了我是一个教师以后,就问我这么一句话。当时我愣了一下,就说德、智、体全面发展,合格加特长,等等。他把手一挥,打断了我的话:“甭说大道理,我听不懂,你用一句话说一下。”我想了半天,没有回答上来。他嘿嘿一笑:“这问题太简单了,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遇到好老师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话讲得太精彩了,每一个为师者都应好好体会体会这句话。那么“好老师”意味着什么呢?记得在好些年前,我看到过这样一条消息说:一位班主任老师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关于一位老工人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小寒菜头饭     
小寒说到就到了,天冷得有点让人发颤,妈妈笑着对我们说,该吃菜头饭了. 我们也常问大人,为什么在小寒这天要吃菜头饭?大人们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想,除了习俗外,大概因为“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吃上菜头饭,就能很好地御寒.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1月总第287期有人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就等于没有灵魂。关爱学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就是没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也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或者说就不配当教师。由此可见,教师关爱学生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品质、素质、天职。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呢?根据目前学校情况,结合个人实践体会,我谈以下三点:一、爱生,就要全身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不要只爱优生不爱差生爱学生,所有的教师几乎都会说能做到,然而他从内心里自觉地爱后进学生就比较难了。于是,就出现了有选择的“爱”,或叫做“偏爱”的问题。由于…  相似文献   

19.
光阴似什么     
有这样一则故事:学生造了一个“光阴似炮弹”的句子,结果老师给判了错。学生很有些不服气地说:“古人能说‘光阴似箭’,难道我就不能说‘光阴似炮弹’吗?”在办公室里,我把故事讲给老师们听。老师们听后付之一笑,并且认为,语言的运用有个习惯和约定俗成的问题。“光阴似箭”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光阴似炮弹”则只能算是滑稽的杜撰,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这样的表达应该是不妥当的。显然,在老师的脑子里有着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势。我又把故事拿到教室里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定神听着,之后是一阵笑声。等笑定之后,我问:“你们认为…  相似文献   

20.
在一所学校里,对教师进行考核的话,总是会分出个一二三来的,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有最后一名。能被评在前面当然是好,可要是被评为最后一名,该怎么办?按照末位淘汰制的原则,当然是卷铺盖走人了。根据一般学校通行的做法,尽管考核教师有很多标准,比如德、职、勤、能、绩等等,但实际上也就是看所教的学生的成绩如何。因为末位淘汰制的原因,教师害怕自己会成为被淘汰者,所以教师不得不把这样的压力转移到学生的头上:不把你的分数逼出来,我就得下岗或转岗,不要说有什么奖金了,就是想好好地吃口饭,这钱也不知道在哪?我不逼你学生,不把你的分数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