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天课间休息,教语文的柳老师忽然叫我和孟壮壮、米拉拉,一块儿到她办公室去。“你们看看,上次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审题的?你们写的是有意义的事吗?主题是什么?”柳老师把三本作文本递到我们面前。上周的作文题目叫《记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写的是观察黑天鹅的事情。我们不敢抬头看柳老师。“审题”呀,“主题”呀,都是柳老师上作文时最喜欢强调的。我在写作文时,尽写那些观察过程中有趣的事情,把题目中的“有意义”三个字忘到九霄云外去了。大概孟壮壮和米拉拉写的作文也差不多吧,真是难兄难弟。“这篇作文,你们都要重写!”柳老师说,“别玩疯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换新教室了!"同学们兴奋不已。刚走进教室,那整齐的桌椅、洁白的墙壁立刻映入眼帘,正如我所料,新教室真的焕然一新。今天的作文主题竟是这些桌椅,真让我们大吃一惊。桌椅都是旧的呀?有的同学开口了:"要写童话还是做桌椅游戏?"哎,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对我们说:"你们要搬桌椅会怎么搬?"我暗暗想:难道让我们去搬桌椅?真不知道老师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老师又问道:"假如你们是搬家公司的准备怎么  相似文献   

3.
上课铃响了,柳老师抱着一叠作文本走进教室。这节课,柳老师讲评上周写的作文,题目叫《愿望》。老师让何小菲朗读洪保林  相似文献   

4.
CAI是“盐”     
2000年秋,学区在我校举行优质课大赛,其中有两堂课让我至今难忘。课前10分钟,一位老师忙碌地搬这搬那,很是热闹;一位老师在操场上散步,显得很轻松,胜似闲庭信步。第一堂课: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师:上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谁的诗句?生:陶渊明。师:好,今天我们来学  相似文献   

5.
六年级的徐小明最怕上作文课了,因为他一遇到写作文就知道咬笔头,搜索枯肠,半天也憋不出几行字来.老师每次看到他的作文都要大摇其头道:"徐小明呀,你要写好一篇作文真是比登天都难啊!" 最近,学校新来了个柳老师,她教徐小明班的作文.柳老师梳着马尾辫,一笑就有俩酒窝,徐小明觉得她很亲切很和善,就像自己的大姐姐一样.柳老师布置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要求大家在课堂上就把作文写好.  相似文献   

6.
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我们看完《雷锋之歌》的电影,从大礼堂缓缓地走出来。我看见文教局分煤。我们的刘老师也分到了一堆。我想也师搬这堆煤,怕夜幕降临的时候也搬不完,我们应该帮老师搬一些。想完,我们大家就帮老师搬煤了。  相似文献   

7.
黄名海 《广东教育》2005,(11):31-32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谈作文教学经验时说:“教两个班,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把两座大山搬走了。可我们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我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大山。并且,作文成绩提高得很快。”  相似文献   

8.
柳老师的童话班,一开始就让学生编童话,大家也因此都学得有滋有味的。特别是遇到吹牛童话,同学们准会笑得前俯后仰的,而且让老师也跟着一起笑痛肚子。于是,柳老师就想:能不能把编童话的乐趣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同样可以写得有滋有味?于是,作文题目《这就是我》,就出现在童话班的黑板上。同学们却奇怪了:“这也能写童话?”当他们知道今天写作文时,全都不高兴了,说:“不是童话班么,怎么也写作文?”其实,童话本身也是一种作文。柳老师说:“想一想,是不是有人把在童话班里学到的本领,带到学校,带到家里,让没有参加童话班的人也同样享受童话的…  相似文献   

9.
渠江水,清凌凌。小船儿,荡悠悠。师生一起把课堂搬到船上,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在明媚的春光里,现场练兵,口头作文,操练观察能力。老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是春江里的鱼,天空里的鸟,海阔  相似文献   

10.
杭燕 《成才之路》2010,(22):I0014-I0014
时下常听老师感叹作文难教.说作文课上如同老鼠搬鸭蛋无从下手,也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不会写作文而当抄人,甚至还有一些快毕业的学生都不会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毫无条理和情趣。我们应该从三年级的时候就加以引导,注重积累,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前或下午离园后,我都会安排几个早到园或晚离园的幼儿,帮老师把小板凳轻轻放到桌子上,以便于老师打扫卫生。久而久之,许多孩子都以帮老师搬放板凳为荣,甚至有的孩子为了能帮老师搬板凳,要求早入园、晚离园。班内出现了幼儿争先恐后帮老师搬板凳、打扫卫生的现象。可最近几天,我发现多数孩子不愿搬板凳了,我很纳闷。一天,我问几个正不情愿地搬着板凳的幼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以前都抢着帮老师搬板凳,可现在怎么都不愿搬了呢?”“老师……”琪琪欲言又止。“为什么?大胆告诉老师!”在我的鼓励下,红红说话了:“老师,搬板凳不是好孩子做的事情。那天做游戏,凯凯不听话,您不是罚他到教室搬板凳了吗?”我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丹丹妈发言摘要:我的女儿丹丹特别害怕写作文。每次老师布置写作文,她都会搬一堆作文书在旁边参考,就这样还愁眉苦脸,看得我这个当妈的真心疼,又不知道怎么帮她,只好给她买作文书,现在家里的作文书都能论米了。我觉得她的作文写得还是不错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作文对于学生的学或教师的教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在为作文而作文。每次教师布置的作文后,许多同学要参考或模仿作文选;把作文选看做写作文的"法宝"。另外,部分同学对作文具有畏惧心理,也就是"怕"写作文。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写命题作文《放学路上》,他写了在放学的路上,看到一只小蚂蚁找到一个食物搬不动,叫来伙伴们一起搬的事,作文写得还算生动,记事也较完整。但老师却给了0分,评语是"毫无意义"。分析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手段不合理,教师批改作文呆板、守旧、不灵活。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评改是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人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感觉作文就是一座拦在学生面前的搬不动的山.无论老师如何煞费苦心地指导、训练,又是方法技巧的传输,又是身体力行,下水作文的示范,又是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是不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CAI是盐     
教办在我校举行优质课大赛,其中有两堂课让我至今难忘。一位老师上课前10分钟在操场上散步,很是悠闲,一位老师上课前10分钟搬这搬那,很是忙碌。前者课堂片断简录:《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谁的诗句? 生:陶渊明。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谈作文教学经验时说:“教两个班,每班作文都收上来,就是两座大山。愚公移山,还感动了上帝把两座大山搬走了。可我们这两座山搬去又搬回,真不知何年何月有尽头。我发动我的上帝——学生们一起来搬这两座大山。并且,作文成绩提高得很快。”一语道破了语文老师批改作业的艰巨性,以及由学生来批改作文的可行性。几年来,我结合学生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教师批改逐步过渡到让学生批改,使学生在批改中增长写作知识,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各有差异,且文无…  相似文献   

17.
18年前,吴劲松走进了凤凰县最边远的苗区乡村小学——柳薄乡盘干村小学。盘干村小学是一所规模小且教学设备匮乏的村级小学,简陋的校舍,陈旧的课桌椅,令作为该校唯一教师的他深感心酸。吴劲松多次和村委会向驻村扶贫工作队申请修建学校操坪、厕所和花坛。领导们被他的执著打动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日记》2014,(6):47-47
搬玉米1959年8月12日中午广播台上响起:“三、四、五、六年级同学回学校搬玉米了……”我们立即朝学校奔去,王秀兰老师回来了,管树高老师也来了。他们将学校在湾崖的玉米割倒了,我们纷纷前来搬回学校。搬运的队伍就像一条长龙似的。  相似文献   

19.
一、“熟面孔”的启示在作文的改、评上 ,许多语文教师都有同感 ,就是经常碰到“熟面孔”作文。“熟面孔”作文的出现大抵有两种情况 :一是搬用别人的 ,二是搬用自己的。这两种“搬用”情况不仅差生有 ,优生也有。过去 ,我们曾普遍视这些“搬用”作文的学生是“不动脑”、“不勤奋”。为此 ,笔者曾对一些“搬用”作文的学生进行了深入地了解。的确不乏懒惰之生 ,但更多的则是教师忽视了他们的作文心理。一名优生搬用别人的作文 ,并非平时不用功 ,而是认为人家的作文比自己写得好 ,搬用来既可以超过“竞争对手”的作文 ,又能得到老师的好评得…  相似文献   

20.
[故事1]刘佳看书从不注意别的,专"抠"字眼儿,从书里"抠"出的"优美词句"就抄了两大本,写作文时一套一套往外搬。她觉得,词句"优美"了,作文当然能上档次。可惜,老师很少给她的作文打高分,评语中还批评她不该"堆砌词藻"。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