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写作中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适应21世纪终身学习的需要.教师必须从初中生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意识的引发和培养,必须对作文的命题、立意、题材、布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就作文的命题来说.教师应立足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文题应起到逼使学生去创造的作用。在作文训练中,命出一个好题,学生一见也会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兴趣顿生,跃跃欲试.定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情感、气氛因素的积极作用.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境界。就作文的立意来说.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他们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心理研究表明,在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最高的时刻,教师恰到好处的质疑设问,能有效地触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动员起他们积极思维的内部诱因。收到事关功倍的效果,课堂提问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思维的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引导,这句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课堂提问的重要作用.从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的角度看,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其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有效思维。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提问,学生答问这样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起到开拓思路、启迪思维的目的,教师的巧妙设问,一是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二是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进射出耀眼的火花来,三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新物质的发现和发明无处不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光芒。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渗透到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型模式.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久思不得其解.因而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若能有效地答疑解难.则可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收到良好效果,但是面对学生的提问.有些教师要么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要么一步一步将答案做给学生看,一遍一遍讲  相似文献   

5.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而要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积极开展,还有赖于教师的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路去分析、判断和推理.且及时地回收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立即反思.对症下药,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一种复杂的双向互动过程,而提问与反馈是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并对学生的应答作出信息反馈,强化学生思维操作的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下面,笔者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定向奔放,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求异创造。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以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数.自己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处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教师。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教师不断探索创造性教学方式,营造创造性思维情境.才能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时.应从角度、难度、跨度、梯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开放的课堂,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现象:问题可由学生来提出,结论可由学生来探究,方法可由学生来摸索,结果也可由学生来评价,甚至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于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为主体绝对化,一切由学生说了算,而教师也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成了课改实践中的一大盲人.事实上开放的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增强,更需要教师有目的、有步骤、有艺术的激励、引导、调控.相反若放任自由,则“探究式”无异于“放羊式”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容易发生偏离,思维难以深入,钻研数学问题难免会缺乏深度和广度,需要教师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准确把握引导时机,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教师的引导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块块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洞察世界、分析问题.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思维品质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关键.下面谈谈本人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课堂是谁的?     
我听过这样一节历史与地理学科结合的综合课。学生就祖国统一这一问题的子问题分小组汇报、提问。主持人由学生担当,教师只是评述小组的发言,或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适时地站出来。学生的表现很精彩.真正让人看到了有个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活动中.问题情境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学生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思维的动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创设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又引人人胜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是激发求知欲的内驱力。课堂提问并非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而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引导。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科学的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面就如何使提问落到实处,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简论复杂性思维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校诸多关系中基本的关系之一,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的文化氛围。复杂性思维为我们在审视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沈恒 《教学月刊》2010,(12):40-4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很大的作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过许多同行的课,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很快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和愉悦的心情从事学习,一个个问题精彩地提出,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17.
陈志梅 《物理教师》2006,27(12):29-30
一个新的物理概念的引出往往意味着学生思维结构的一次变化.当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一时难以适应这一变化时,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寻找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与新概念间的联系,为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提高,这样形成的概念,学生容易接受而且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8.
数学解题教学设计,需要仔细突出思维活动的一系列过程,教师应该在决定问题思路的关键步骤上,带领学生依据思路的心理建构环节与途径,从而将外在客观信息与内在知识框架进行整合与贯通,教师不能将自己经由千辛万苦获得的问题思路的捷径宛若电脑“下载”文件一般地直接交给学生,那样必然会损伤数学知识的教育价值.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仔细斟酌,依据学生数学知识萌生的心理过程,精心设计好解题教学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代数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代数是通过推理演算应用数学符号和字母找到运算规律,对问题进行解答。从古至今的数学发展都离不开代数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深入体会代数思维,理解代数知识,构建学生的思维框架,学会通过问题看本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知道,数学教材有简约性,对数学问题的解答,往往只有思维结果,省去思维过程.与之相应的是:一方面教师们善于概括题型,把解题模式化,另一方面,教师们热衷于搞题海战术.模式化的数学解题教学,只能使学生思维僵化.而搞题海战术,不过是应试的一种侥幸心理,其效率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与模式化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