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三个面向”四川渝州大学孟东方邓小平在一九八三年十月书赠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向面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高瞻远瞩,又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1.高等...  相似文献   

2.
“三个面向”与素质教育宁沈生李桂芝邓小平同志1983年曾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简称“三个面向”),这个题词是对我国教育方针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概括。作为战略方针,“三个面向”科学、严密、完整、高度概...  相似文献   

3.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5):F0002-F0002,I0001,I0002
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一所专门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革新发展计划的联系中心之一。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校50年以来.学校的全体干部和教师在“三个面向”指引下,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挥毫书写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十六个大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平同志著名的精辟论断:教育要“三个面向”。 一九九三年教师节,在首都纪念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十周年大会上,李岚清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  相似文献   

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核心。要使教育现代化,必须努力创建现代化的学校,而要创建现代化的学校,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机制、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6.
代俊 《云南教育》2009,(8):36-37
一、普及实验教学是落实“三个面向”的具体体现早在1983年,当我国改革开放刚起步时,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以历史的眼光,从战略的高度,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多年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教育理念,已成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它不仅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而且是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211-213
<正>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是由中宣部创立的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校63年来,学校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扎根首都教育沃土,开展教育创新实践,努力探寻落实“三个面向”的路径策略,取得了丰硕的教改成果。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题名20周年。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景山学校决定:特邀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稿,今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开辟中国教育的新航道》一书;9月15日,与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办“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纪念大会;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纪念“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国际论坛;与“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联合举办“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文摘撷英     
文摘撷英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的由来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邓小平同志为什么要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呢?原来,景山学校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60年春创办...  相似文献   

10.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转眼间,小平同志题词至今已经整整15年了。15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解放思...  相似文献   

11.
25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5年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少年儿童研究》2013,(5):F0003-F0003
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它是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试验的学校,是全国和北京市的重点学校,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新计划联系中心之一。1983年9月,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继承、借鉴、创新,全面发展打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题名20周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景山学校决定:特邀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撰稿,今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开辟中国教育的新航道》一书;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纪念“三个面向”题词20周年国际论坛;与“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联合举办“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三个面向”与创造性人才培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江昌林,王琴媛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以伟大的战略家的眼光,高瞻远瞩而提出来的。从空间上看,不仅着眼于全...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三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小平同志的《题词》,拨导及时,论断精辟,思想深邃,具有指导现实、高轩历史、推动实践、和丰富理论的深远意义。“三个面向”指明了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三个面向”提出了我国教育事业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战略任务,“三个面向”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经  相似文献   

16.
“三个面向”的本质含义 一九八三年九月九日,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绝不是只给景山学校的指示,而是对我国所有学校的指示。这个指示既是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当前教改的基本纲领。  相似文献   

17.
“三个面向”的历史由来与历史地位北京景山学校贺鸿琛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为我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5年来,“三个面向”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理论等方面,起...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再认识周振茂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著名题词.这一题词字数不多,但言简想赅,高瞻远瞩,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加速现代化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9.
北京景山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你们坚持下来了,这是很可贵的。1983年,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作了“三个面向”的题词,1993年是小平同志题词十周年纪念,我们将围绕“三个面向”开展一系列的教改活动,要研究毛泽东同志的教育思想;研究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用来指导我们各项教育改革工作。 北京景山学校的语文教改试验有一个发展过程。你们原来编的教材,我大致都看过,而且对这套教材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三个面向”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