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什么是论说文?论说文是一切析事论理文章的总称。具体地说,论说文是以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政治思想、社会生活、生产流通,科学研究等实践活动,通过说理分析、阐述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内在联系以及表明作者的观点和见解的文章。随着人类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对一定的事物进行探讨。对某些问题发表意见,对某些事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主张,把自己的意见,认识和主张用分析说理的方法写成文章。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论说文。由此可见,论说文它不是如同叙事类文章那样借助于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直接阐明客观事理,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意见和认识的文章样式。  相似文献   

2.
论点,是文章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论说文三要素的第一点,也是分析讲解一篇论说文的关键和钥匙。只有找准这个关键,拿到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论说文这把锁。下面举两个例子,与有关同志商榷。辽、古两省使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语文参考书第一册》(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辽宁省教育学院编)三十四页,在分析讲解《谈谈实事求是》一文时,认为“文题标明了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3.
<正> 一、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诸子散文,是指先秦时期一种政治性、哲理性的论辩文,即诸子百家对自然和社会提出的各种不同观点,阐述各自的政治主张的论说文。  相似文献   

4.
论说文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方法,阐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文体.一般都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阐明观点,因而这种文体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很广.宣传某个观点,讲清某个道理,探讨某个问题,往往采用这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以说服读者.可以说这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应当掌握的一种文体.在中学里,一般地说,初中阶段偏重记叙文的练习,高中阶段偏重论说文的写作.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作文,基本上是论说文.讲好论说文,是指导写作论说文的重要手段,因此提高论说文教学质量,就觉得格外重要.现就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论说文讲析的几个问题,谈谈我的意见.(一)中心论点是在全篇的论述中表达出来的一篇论说文有一个中心论点.即使内容比较复杂的论说文,可能有几个论点,但其中也只有一个统领全篇的论点,其余的是为这个中心论点服务的从属观点——分论点.这个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纲.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安排的.而这个中心论点也是通过全篇的论证表达出来的,因此,讲析文章要围绕着说清这个中心论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在论及论说文的特点时指出,论说文应"理形于言,叙理成论",意思是说论说文是分析和说明事理的文章.那么这种论说文何时产生?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议论文呢?本文试图对此问题做一简要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英汉语篇衔接对比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普遍的层面,要深入到不同文体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论说文的广泛调查,发现英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89%,汉语论说文的显性衔接率为79%.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率并不因汉语重意合而很低;英语论说文也像汉语论说文一样可以省略部分句际连接性词语.英汉论说文衔接机制的最大区别是汉语论说文显性衔接度的不平衡性,有的语篇很高,少数语篇很低;英语论说文各种语篇的显性衔接度比较平衡.  相似文献   

7.
论说文是常用的基本文体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作文经常采用的文体。论说文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一、论说文的性质和特点什么是论说文呢?概括地说,以分析评论某人、某事、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为主要内容,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论说文。论说文的写作特点。从理论上讲,逻辑地分析论说客观事物的道理是其根本的特点。论说文主要发表作者对人、事、问题或现象的看法,在写作内容上虽然包罗万象,但总的来说以“说理”为基本内容。在结构上一般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按照人们认识和思维的规律,采取一种对客观事物分析、综合以揭示其内部联系的逻辑证明法;在表达上,  相似文献   

8.
“论文必须写得十分精密”人们都知道论说文必须写得十分精密,但这并非易事。有的论说文,虽然用流畅的语言提出了论点,列出了论据,但是却没有说服力。其所以造成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缺乏严密的逻辑性。这里,我们不妨以一篇学生习作为例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性质的论说文,抨击了"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评价极高,但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笔者却  相似文献   

10.
议论文亦称说理文、论说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那么议论文就是以理服人。考生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议论文写作的潜力和优势,在高考考场里  相似文献   

11.
《讲讲实事求是》的引证特色●新疆朱府南《讲讲实事求是》是一篇明白如话的论说文。对于高二学生来说,掌握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并不困难的,但该文在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一中心论点后,作者在论证方法上独辟蹊径,全文引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公输》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言记叙文。它的鲜明特点在于在记叙人物言行时,着重记叙的是人物的说理活动。一般来说,教学本篇往往把重点放在讲析人物的说理特点上,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这是一篇议论文的错觉,而从论说文的角度去理解、学习本文。因此,学习本文,首先必须指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篇,使学生明确这  相似文献   

13.
《鱼我所欲也》这是孟子文章中一篇比较长的专题议论文字.自学本文,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找出中心论点,说明孟子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而取义”.孟子没有象写其它论说文那样,开门见三、单刀直入地直接申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而是先来了一个小小的迂回——用一个比喻说明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都占有的情况下.必须择优而取之后,才提出中心论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比喻运用得巧妙、贴切,犹如设下一个圈套,易于使人就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又称论辩文、论说文,这是一种论证事理、阐明主张的文体。我们对客观世界丰富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运用语言文字,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便成为议论。所以,它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看待一篇议论文的优劣,主要看它能否以理服人,用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去折服读者,提高人们的认识,指导人们的行动。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意思是说,作者论辩问题,必须依照事物原本的道理去剖析是非,辨明曲直,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就像劈柴,只有依照树木的自然纹理下斧,才能斧到薪裂,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一篇翻案性质的论说文,抨击了“鸡鸣狗盗之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历代文论家对它的评价极高,但王安石提出的观点笔者却不敢苟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逻辑分析,使学生在发展思维能力方面,潜移默化,受到深刻的教育呢?这里就论说文而言,尽管论说文的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为表现文章内容服务的论证结构千变万化,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但是一篇论说文大体上是由开头、论证、结尾三个部分组成的,因此一般须从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入手,即先确定逻辑段,明确段意,然后,按结构顺序,揭示内容,分析推理、判断形式及有关概念。论说文的逻辑结构一般就是一个复式连锁论证,是通过一系  相似文献   

17.
要理解《逍遥游》这篇课文,须要把握两点:一是庄子的观点是惊世骇俗的,二是庄子处于百家争呜之际,以雄辩之才驳难对方,树立自己的观点与主张,是道家学派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表现在这篇文章中,庄子就显得对自己很自以为是,对别人很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的方式除文艺作品外,主要有两大类,即记叙文和论说文。论说文是我们在工作、学习、斗争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我们差不多天天在读,还经常要写。为了更好地运用这种文体,首先要具有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要深入三大革命斗争实际,同时也要掌握一些有关论说文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9.
《留侯论》是苏轼早期论说文的代表,该文是1061年(宋仁宗嘉祐六年),作者为答御试策而写的一批论策中的一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这篇文章很典型地表现出了苏轼早期论说文的特色。其中纵横捭阖、雄辩畅达的文风,层层深入、鞭辟入里的论证,新颖独特,自成一家的观点都是本文的闪光之处。同时,客观上我们也能看到其有失偏颇之处。通过对此文的分析,能够使我们对苏轼的论说文风格有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古代论说文具有突出的思辨性特征,在发展思辨思维、引导理性表达、促进德性养成方面有其独特价值。当前,高中古代论说文教学存在思维训练碎片化、资源整合不足、学生阅读兴趣匮乏等问题,而思辨性阅读教学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古代论说文的应有价值。立足文体特征,设计思辨性阅读教学理论框架,并依据文体发展演变情况,系统化设计各时代论说文专题,以进阶性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运用思维技能进行合理质疑、辩证分析、理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