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晚报》遵循“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坚持“面向基层读者,倡导写身边事,议热门话,抒人间情,力主写凡人,凡人写,为凡人以外,还决定通过开展为广大读者办实事、谋福利的活动,吸引大家关心报纸,参与版面工作。”报纸的发行量急剧上升,达到170多万份。这是传播工作者强化了受众意识,为满足受众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所作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看到,受众不愿看、不爱看的报纸还为数不少。不受欢迎的新闻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闻制作者、传播者心中没有受众,不甚了解受众的新闻需求。 由客观事实→发现并采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编辑并传播新闻→受众新闻消费→新闻信息反馈。在这个开放的大众传播系统中,新闻来自客观事实,又流向受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的社区,正在成为蒸腾澎湃的城市生活中一个非常活跃的因子。作为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报纸传媒理所当然地要把新闻的触角延伸至这方热土上。而且,从传播受众的理念出发,“社区人”也是一个巨大的买报与读报群体。因此,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增强社区报道的阅读魅力,应是党报加强报纸可读性、扩展报纸阅读面及提高报纸发行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1991年第11期发表的《“怪胎新闻”》一文,把报纸报道新闻竞赛评选结果,往往只提本报获奖情况的现象,称为“怪胎新闻”。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有失偏颇。上述现象大部分属于“正常胎儿”,是新闻的“接近性”使然所谓新闻的“接近性”,是指读者(受众)对在地域等方面越接近自己的新闻信息,越感兴趣,反之亦然一张报纸,大致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读者对自己经常看的报纸,自然而然地有一种亲近感,对这些报纸在新闻竞赛中的得奖情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改革是多方面的,两年来,我们在报纸新闻版的版面创意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对新闻版的版面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我们的根本宗旨是根据新闻受众的变化,满足广大志的需求,竭诚为读效或,我们把这些思考和探索称之为新闻版面模式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5.
娱乐新闻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羽  李卫 《新闻知识》2001,(10):23-24
一近年在我国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新闻品种——“娱乐新闻”。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以其为主要内容;娱乐性、服务性电台和电视台也以其作为主打节目;就连一些严肃性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也有意识地加大了娱乐新闻的报道量。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它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受众通过大众传媒在获得信息、增加知识的同时可以此养身怡性、消遣娱乐;二是传媒可以藉此扩大发行量,提高覆盖率,这种传受双方的良性“链动”,是当今大众传媒所极力追寻的。娱乐新闻;新闻是最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它有…  相似文献   

6.
最贴近城市市民生活的晚报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除整体风格和“好看”的内容外,很大程度取决于读者拿到报纸的“第一印象”和“第一眼”感受,也就是晚报的版面视觉效果,而这个视觉效果的关键就是新闻图片的运用。读者透过版面上有视觉惊喜和视觉冲击的“新闻图片”,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以及这张报纸的特色与个性。  相似文献   

7.
《广州日报》与《羊城晚报》国际新闻版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各地方报纸都加强了对国际新闻的报道,这是我国新闻报纸媒介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由于来稿渠道的相对增多,办报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各地方报纸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热情空前高涨,国际新闻版已经成为各家报纸争夺读的重要版块之一。从受众方面来看,国际新闻报道也已经成为最吸引读的板块,“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际新闻在大中城市居民中的阅读率列首位,大大高于本地新闻及副刊版。”  相似文献   

8.
<正>网络普及不仅使受众随时随地获知资讯,也使得过去各自独立运作的新闻机构,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得不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甚至在相互抄袭中竞争,这种竞争既导致了每日新闻的同质化,更在新闻伦理层面提出了新闻机构的整体抄袭问题,当这种抄袭日常化并且合理化后,其负面影响就会严重侵蚀新闻界的多元性,进而侵害受众的知情权。以一份当地发行量最大的城市晚报为例。每天早晨,作为为数不多的下午才发行的报纸,这家晚报各个版面的责任编辑首先要浏览当天的早报,确认哪天消息是早报报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在有关新闻工作的多次谈话中,高瞻远瞩地对新闻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读观点是其新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报纸—记—读三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为我们今天发展受众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个从帮人打字、收发信件的学徒,成为美国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新闻企业家。他,就是著名的纽豪斯报系的创始人塞缪尔·L·纽豪斯。纽豪斯在他六十八年的报业生涯中,呕心沥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新闻王国,成为亿万富翁。他的“王国”拥有三十家报纸,十家杂志,八家广播、电视台。这三十家报纸的总发行量占各大报系的第二位,超过了著名的赫斯特报系和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纽豪斯在创立这个“王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个新闻企业家的非凡才能,被认为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成功的报纸出版人”,名副其实的“报业巨头”。  相似文献   

12.
一个从帮人打字,收发信件的学徒,成为美国新闻史上赫赫有名的新闻企业家。他,就是著名的纽豪斯报系的创始人塞缪尔·L·纽豪斯。纽豪斯在他六十八年的报业生涯中,呕心沥血,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新闻王国,成为亿万富翁。他的“王国”拥有三十家报纸,十家杂志,八家广播、电视台。这三十家报纸的总发行量占各大报系的第二位,超过了著名的赫斯特报系和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纽豪斯在创立这个“王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个新闻企业家的非凡才能,被认为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成功的报纸出版人”,名副其实的“报业巨头”。  相似文献   

13.
马全应 《青年记者》2006,(14):39-39
报纸刊发的新闻是经记者加工呈现给受众的,新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记者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然而,笔者在编辑稿件、阅读报纸时发现,有的记者仿佛在新闻稿中“刻意”表现自己,不恰当地存在于其作品中。这种情形往往会影响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接受,也降低了新闻的品位。笔者愚见,记者  相似文献   

14.
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对媒介的最大改变是在消费领域确立了新闻产品的消费——受众的主体地位,在生产领域确立了媒体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的地位。对受众的“迎合”和市场理念,使传媒在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娱乐化产生和发展源于深刻而复杂  相似文献   

15.
报纸——发行量大、知识水平高,不敢碰硬日本人是极大的新闻迷。经常看报的日本人占日本人口总数的93%,以人口平均计算,日本报纸销售量远远高于除瑞典之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在美国一些日报的发行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日本地方出版物却继续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国性日报也继续畅销。日本三家全国性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是大报。《每日新闻》发行量有450万份,《朝日新闻》发行量将近750万份,《读卖新闻》发行  相似文献   

16.
一、省级党报面临新闻改革的紧迫课题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省级党报在发行中遇到严峻挑战,碰到严重困难;但省级党报所办的晚报、都市类报纸却异军突起,发行量一路飚升,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引来新闻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什么会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呢?具体分析,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党报在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同时,对受众的阅读心理研究不够,重视不够,站在读者角度考虑新闻宣传选题、写作、表述不够。现在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报纸铺天盖地长文章、大块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而晚报、都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追求经济效益报纸“有效发行”的内涵进行界定。文章认为,“有效发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受众定位与发行量的控制。受众定位应以使报纸目标受众与强势广告主们的目标消费者重叠度最大为基本原则,发行量则是使报纸达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18.
端上新闻这碗饭,“染”上一种“新闻癖”,见了报纸,读到自认为好的新闻、好的标题总要多看几眼,多读几遍。手头的活儿多时,先把好题好文的报纸悄悄藏起来,稍有空闲,抽出来细读,赏析一番,吧咂个中“滋味”。 “品”报纸,可以从中学到新闻写作方法。比如:1993年12月,首都钢铁公司自办银行开张。《中国青年报》的消息导语,写得就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9.
时下,在新闻传播领域,“落地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因为受地域性限制,地方报纸不可能将国内外新闻一网打尽,又不能不报道,于是就催生出“落地新闻”。从另一角度看,地方报纸大都把新闻“本土化”作为赢得受众认同、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方式,强化新闻落地就成为报纸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20.
凡读报纸、听广播和看电视的人,不论是报纸读者、广播听众,或是电视观众,在传播学中统称为受传者或受众。作为新闻传播者,他们当然希望自己提供的新闻为受众所欢迎。如何沟通供需之间的情况,使新闻报道更有针对性、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呢?必不可少的是对受众进行调查研究。过去常用的方法是在不同层次不同的对象中召开调查会、座谈会,深入到机关、街道、工厂、农村或家庭作个别访问,编辑部还可以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