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烷的重要化学性质之一就是它的光氯取代反应。据我所知,教师们对这个反应都有丰富的理性认识,从反应原理到实验过程都能够讲得一清二楚,可一到具体做此实验,就会觉得心中无数,没有绝对成功的把握。有的甚至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不敢下手,最终又回到教师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记实验的应试套路。笔者认为,这除了教师本身业务素质不高,操作技能不精湛的原因以外,再就是这个实验本身有很高的难度还未引起同行们的足够重视。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未必都有足够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色散光合成白光实验是三百多年前牛顿一系列光学实验中的著名实验,也是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继光的色散实验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实验,它对学生认识光的组成,以及对白光既可以色散成七色光,七色光又可以重新合成白光的了解起到了直观的教学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物理中,有关光的衍射及干涉实验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最重要实验。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只能做两个传统的学生实验:一个是“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另一个是在光具座上的遮光筒里“观察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现象”。这两个实验都只能作为学生实验,实验现象只能由学生本人观察到,不能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和教师解说介绍用。虽然在近年来出版的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也介绍了诸如“泊松亮斑”之类的一些自制教具,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且大部分不能做为教师课堂演示实验讲解用。  相似文献   

4.
用平板玻璃作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杨枫(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长春130024)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露了光的波动性,因此干涉和衍射实验是物理光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实验,因为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所以用激光进行干涉和衍射实验现象明显,用波长6328埃的氦—氖激光...  相似文献   

5.
“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理模型,孩子们喜欢荡秋千,喜欢在自己的卧室里挂置风铃……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摆”模型做了几个力学实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兴趣浓厚,实验现象明显。现与大家做如下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高二物理教学中,因通常情况下小孔衍射现象不易观察,有关电磁场和电磁波理论、光电效应规律比较抽象,如果仅靠照本宣科的讲授,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讲授高一物理课本的机械波一节中,如果按照课本上图做绳上横波实验效果不佳,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体一些,使学生对这些现象和规律感到信服,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接受起来容易,笔者设计了学生实验-小孔衍射;演示实验-周期性变化磁场周期空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改进演示实验-光电效应和绳上横波;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破坏性实验对教学是大有好处的。众所周知,中学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要搞好物理教学,必须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因而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等也要相应增多。学生做实验时,必须明白实验原理、目的、使用仪器、器材、步骤等。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们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电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依靠“黑板上的实验”来体验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由于缺少感性经验,学生在构建比较复杂的运动情形时面临许多困难。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的虚拟实验,学生不但可以体验生动的磁场中粒子运动现象,而且还可以开展物理探究学习,构建各种复杂的运动变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理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依靠实验仪器来完成。由于实验仪器大多是专用的,所以,各学校能开多少实验,基本上取决于仪器的数量。而实验成功与否取决于仪器的性能质量、实验的难度和实验的环境等。传统的实验方式从空间上来说,学生必须到实验室操作;从时间上来说,学生必须在实验时间才能做。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围绕《碰撞中的动量守恒》这个学生实验,各种刊物上近几年已发表了多篇文章。从刊物上所载使用斜槽导轨所做的诸多实验及笔者自己、学生所做的无数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共同性问题,即: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绝大多数都是增大!笔者曾仔细调整斜槽导轨水平段的水平度,仍无法改变动量增大的现象。但用气垫导轨作两滑块的完全非弹性碰撞实验,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从对比这两种实验方式及它们产生的不同效果中,终于找到了症结:不是碰后系统的动量增大了,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教材的一些章节中,一节课要演示多个实验,若按部就班去操作,教师们常常为完成实验而手忙脚乱地赶时间;而学生往往因过久注意而“神游它方”。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演示实验的尴尬局而,对实验创新是必由之路,作者发现对这些实验进行串联或并联能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气压强测定实验方法的探讨朱帜,梁子明,李云波(齐齐哈尔市教育学院)(讷河四中)意大利科学家托利拆利首次用大气压强支持一定高度水银柱的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托利拆利实验,这个实验,一直在教学中普遍被采用。在教学中为了使演示更直观...  相似文献   

13.
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借助实验仪器、实验手段等,将实验对象的某些属性呈现出来,进而揭示其本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文就如何提高实验的质量,优化实验过程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学化学对于卤化银的认识多停留在物理性质层面上,主要是颜色和水溶性。但从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来看,卤化银见光易分解的化学性质却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而现行的化学教学用书中,对这个性质基本上是只提理论,少有实际的或简便易行的实验演示或操作上的说明。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把开展探究式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改革方向,因而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设计与开展探究性的实验已成为教师们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溴乙烷的水解实验为例,介绍把教材实验重新设计和创新成易于学生独自探究的微型实验并按科学发现的模式组织教学的过程,意在探讨如何挖掘实验素材中所蕴含的探究内容和成分,以更好地加强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教学,力求让学生不仅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且了解与掌握微型实验的概念与操作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应用,学生反应良好,特此小结,望有关老师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初中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 ,营造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进行教学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 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创新动机演示实验的直观性、示范性是学生认识实验、接触实验的第一步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激发创新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长期传统封闭式的教学不仅造就了大批缺乏创新意识的学生 ,也使教师惰于创造。为此 ,在教学中我从自身做起 ,潜心挖掘教材 ,对演示实验中存在的缺憾大胆改进。图 1例如 ,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  相似文献   

17.
实验水墨从1990年之后发展到现在历经20年的成长过程,目前被美术教学领域广泛借鉴,将实验水墨引入到高校国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们实验的态度,激发创造力。通过对国画教学中,实验水墨引用内涵的诠释、实验水墨运用在国画教学中所突出的特点和实验水墨在国画教学中重要性的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学校教育中的国画教学改革,为拓宽国画教学实验和效果做出一个初步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价值取向定位有一定偏差,其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侧重于未来的化学专家。在技能训练上过于专业、刻板。在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出现了“三多三少”:学科本位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着重于认知性实验的多,注重过程体验的少。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际,我们若能认真学习《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就能发现化学实验的地位及教学功能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教材改革大大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的实验主要有演示性实验、技能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几个类型。生物实验的创新主要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设计等几个方面的优化。根据教学实践,现例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的生物理论都建立在实验的框架上。新课标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从实验项目看,原大纲在必修课部分只有5个实验,新课标在必修课部分则安排了25个实验,另外选修课部分也安排了6个实验。从实验类型看,原大纲多为验证性实验,新课标则设计为6种实验类型:①观察实验,如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②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如生物组织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几种果蔬维C含量的测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③模拟与探究性实验,如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猿之间亲缘关系的实验;④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如植物向性和感性现象的实验设计与观察、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实验;⑤基本技术实验,如学习自生固氮菌的分离、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实验;⑥课外实验,如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杂交试验、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调查。此外,新课标将实验的教学要求划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目标层次,这也是原大纲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